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译作"慕课",其作为一种在线教学模式实现了医学教育线上全程教与学的融合,带来了医学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为现代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首个《核医学》线上慕课资源库不仅是线上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力支撑,进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该文根据《核医学》慕课应用于多校本科生教学的结果,阐述慕课作为线上教学资源库对学生知识内化的明显优势,为进一步深化本科生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 标签: 教育,远程 教育,医学,本科 核医学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妇产科教学门在本科医学生实习阶段的恢复建设与实践探索。本文选取2021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实习的2017级五年制和2015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9名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以本科医学生为主体的妇产科门诊教学。教学门实习过程中,通过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实施形成性评价和反馈,实习教学结束后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标准化病人问诊评分表实施终结性评价,并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学反馈。结果显示,形成性评价评分偏低的项目内容为体格检查[(5.48±1.33)分]、医疗面谈[(5.90±0.80)分]和沟通技能[(5.93±0.69)分]。标准化病人考站得分率为(79.4±22.0)%,得分率为0的项目为按照项目的顺序系统地问诊和问诊过程中有小结。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提高病历书写、体格检查、沟通技能和组织能力4项内容中,100.0%(29/29)的学生评分均为5分;在临床思维方面,93.1%(27/29)的学生评分为5分,6.9%(2/29)的学生评分为4分;总体满意度评分100.0%(29/29)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妇产科教学门的实施对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培养提供了教学平台,但仍然需要反复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实习 教学门诊 本科教学
  • 简介:摘要分子核医学是利用核医学技术研究生物体中分子水平的变化,从而了解其功能变化的新型学科。2021北美放射学会年会有40余篇以分子核医学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有新型显像剂和新影像学显像方法在肿瘤(前列腺癌、乳腺癌、直肠癌等)以及其他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中的应用。该文将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核医学 分子显像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为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尝试将专业文献解读教学与《实验核医学》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对文献进行部分精读、整体汇报和教师点评总结完成文献解读,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实验核医学技术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 标签: 文献解读教学 实验核医学 科学素养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春梦 罗亚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核医学分子靶向诊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陈春梦现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宜宾 6440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核医学分子靶向诊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供评价与设计核医学槽式衰变池容积的计算方法,为医疗机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管理部门等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并推导计算式,建立槽式衰变池容积与废水放射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医疗机构的核医学科患者诊疗量、核素使用量以及废水产生量等存在差异,槽式衰变池的评价与设计的结果也不相同,但结果均应符合GB18871-2002和HJ1188-2021标准要求:每月排放的总活度≤10 ALImin,每一次排放的活度≤1 ALImin;总α≤1 Bq/L、总β≤10 Bq/L、131I活度浓度≤10 Bq/L。放射性废水注满后暂存时间≥10倍最长半衰期,131I住院治疗废水暂存时间≥180 d。结论本文提供的计算方法可用于核医学槽式衰变池容积的评价与设计。

  • 标签: 核医学 放射性废水 槽式衰变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简称质控)中心体外分析室间质评结果,以进一步加强体外分析实验室的检测质控及管理。方法对2004至2018年参加上海市核医学质控中心室间质评活动的41家单位的质评结果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分别计算历年所有项目[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总体合格率和单项指标合格率。结果2004至2018年,室间质评所有项目的总体合格率依次为84.0%(356/424)、90.1%(381/423)、94.8%(399/421)、94.8%(291/307)、96.6%(308/319)、97.2%(280/288)、96.6%(224/232)、97.8%(225/230)、98.7%(224/227)、100.0%(221/221)、99.5%(218/219)、98.6%(215/218)、99.5%(217/218)、99.5%(189/190)、100.0%(90/90);各年单项指标合格率也呈上升趋势,但仍有体外分析实验室室间质评未达"合格",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潜在风险因素。结论2004至2018年上海市核医学体外分析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逐年上升,对质评结果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实验室潜在的风险,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 标签: 临床实验室技术 质量控制 核医学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