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甲蝶呤(HD-MTX)治疗后甲蝶呤(MTX)排泄延迟的影响因素及MTX排泄延迟、HD-MTX减量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按照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CCCG)-ALL 2015方案诊治的242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低危、中高危患儿分别接受3、5 g/m2 MTX化疗4次,监测血清MTX浓度,以给药44 h血清MTX浓度>1 µmol/L为排泄延迟,并分为轻度(>1 µmol/L且≤5 µmol/L)、中度(>5 µmol/L且≤10 µmol/L)和重度(>10 µmol/L)排泄延迟。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TX排泄延迟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儿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42例ALL患儿共完成962例次HD-MTX化疗,给药44 h血清中位MTX浓度[M(Q1,Q3)]为0.45 µmol/L(0.33 µmol/L,0.72 µmol/L),MTX排泄延迟总发生为17.7%(170/962),轻、中、重度排泄延迟发生分别为13.8%(133/962)、2.6%(25/962)、1.2%(12/96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岁(OR=1.68,95% CI 1.17~2.41,P=0.005)、单次MTX剂量>3 g/m2(OR=2.14,95% CI 1.52~3.03,P<0.001)及首次HD-MTX化疗(OR=2.05,95% CI 1.43~2.93,P<0.001)为MTX排泄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中位随访50个月(34个月,68个月),12.8%(31/242)患儿复发,中位复发时间30个月(30个月,39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免疫表型、危险度、MTX排泄延迟发生次数、HD-MTX化疗完成度(MTX平均剂量与初始计划剂量的比值)患儿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LL患儿发生MTX排泄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7岁、单次MTX剂量>3 g/m2及首次HD-MTX化疗,MTX排泄延迟及HD-MTX减量对疾病复发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白血病,淋巴样 儿童 甲氨蝶呤 药物监测 复发 药物排泄延迟
  • 简介:摘要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 PSD)包括卒中后发生的所有类型痴呆,可能是脑血管病变、阿尔茨海默病变和脑白质改变累积效应的结果。PSD的发病和患病很高,其危险因素主要是血管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心房颤动和糖尿病;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脑小血管病影像学表型,例如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脑萎缩等。PSD的临床评价应在卒中发病后至少3~6个月时进行。对PSD的预防应着眼于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和预防卒中。

  • 标签: 卒中 痴呆 痴呆,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测定肾小球滤过(mGFR)与临床常用方法评估估算肾小球滤过(eGFR)的准确性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自愿参加测试的145例研究对象,根据eGFR值进行分组:1期[eGFR≥90 mL·(min·1.73 m2)-1,37例]、2期[eGFR 60~90 mL·(min·1.73 m2)-1,39例]、3期[eGFR 30~60 mL·(min·1.73 m2)-1,47例]、4期[eGFR 15~30 mL·(min·1.73 m2)-1,17例]、5期[eGFR <15 mL·(min·1.73 m2)-1,5例],所有研究对象通过静脉注射碘海醇5 mL后,在注射后0、2 h和4~6 h间取血浆样本3次,测量血浆清除,进行肾功能评估,并与常用的肾功能评估公式[MDRD、内生肌酐清除(Ccr)、CKD-EPI、Cockcroft-Gault]进行比较。结果Ccr、MDRD公式计算eGFR值高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计算的mGFR值(均P<0.05),而Cockcroft-Gault、CKD-EPI公式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计算的mGFR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计算的mGFR值的相关性依次为CKD-EPI公式(r=0.923)、Cockcroft-Gault公式(r=0.832)、Ccr公式(r=0.798)、MDRD公式(r=0.738)。MDRD公式在1、2、3、4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计算的mGFR值(均P<0.05);Cockcroft-Gault公式在1、2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计算的mGFR值(均P<0.05);CKD-EPI公式在3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计算的mGFR值(P<0.05);Ccr公式在3、4期中的eGFR值高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计算的mGFR值(均P<0.05)。在1~3期中,CKD-EPI公式与碘海醇血浆清除计算mGFR值的相关性最高(P<0.001)。CKD-EPI公式有相对较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偏差中位数及偏差四分位间距均较少,P20和P30符合相对较高。结论CKD-EPI公式与碘海醇血浆清除公式计算的mGFR具有相关性,准确性高,其次为Cockcroft-Gault公式,而Ccr、MDRD公式在本研究中的相关性及准确性较差,在mGFR≤30 mL·(min·1.73 m2)-1中,各公式可能均与碘海醇血浆清除计算的mGFR的相关性较差。

  • 标签: 肾小球滤过率 碘海醇 肌酐 代谢清除率
  • 作者: 卢凤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04-07
  • 出处:《东方药膳》2021年 第22期
  • 机构: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苯磺酸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收治的共计1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9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的90例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而针对观察组的90例患者则采用苯磺酸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平均血压下降水平。结果:采用了苯磺酸氯地平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于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且采用了苯磺酸氯地平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平均血压下降程度比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更为显著,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氯地平治疗的疗效确切,患者的不良反应更少,预后的血压情况更为稳定,生活质量更佳,临床上更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不良反应;生活水平
  • 作者: 何明光 王宁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06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优先战略事项。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全球范围内眼健康服务的使用和质量,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全民健康覆盖总体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在第 7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建议将以人群为基础的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eCSC)和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eREC)作为新的眼健康指标,并通过决议将指标的目标设定为2030年各国的eCSC增加30%,eREC增加40%。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将这2个指标纳入《“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中。本文将解读这2个指标的定义、计算、考量因素以及实际收集和报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助力眼健康服务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这是一项伦敦的13年单中心研究,比较患与未患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早产儿,住院期间病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败血症、脑室内出血(IVH)发生及有创通气时间的差异。方法于2004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为期13年的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纳入247例CHD早产儿,494例未患CHD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CHD患儿在院期间死亡风险显著增加(OR值7.39,95%CI:4.37~12.5;P<0.001)。CHD早产儿患NEC(OR值2.42,95%CI:1.32~4.45;P=0.005),败血症(OR值1.68,95%CI:1.23~2.28;P=0.001)及有创通气时间≥28天(OR值2.34,95%CI:1.19~4.58; P=0.017)风险较高,而IVH风险较低(OR值0.22,95%CI:0.11~0.42;P=0.0001)。结论与对照组相比,CHD早产儿有着较高的院内病死,NEC、败血症发病风险增加及有创通气时间延长,但IVH发生较低。患CHD的中晚期早产儿院内病死仍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2020年2月4日入住河北省儿童医院的1例鞘醇磷酸裂解酶不全综合征(SPLIS)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患儿从婴儿期开始出现水肿,伴鱼鳞病、肾上腺钙化、听力下降。实验室检查:血白蛋白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量蛋白尿,肝功能、肾功能异常,低钠血症,放弃治疗后在家中死亡。全外显子测序(WES):SGPL1基因2个杂合突变:chr10:72604336,c.134G>A,p.W45X;chr10:72629563,c.719G>T,p.S240I。SPLI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婴儿期起病,有肾脏、皮肤、内分泌、神经、免疫等多系统受累,建议基因检查,及时诊断,适当干预。可尝试应用维生素B6治疗,部分有效。腺相关病毒介导的SGPL1基因置换疗法可作为治愈SPLIS的新研究方向。

  • 标签: 鞘氨醇磷酸裂解酶不全综合征 1-磷酸鞘氨醇裂解酶缺乏症 肾病综合征14型
  • 简介:摘要甲环酸可以通过多个环节治疗黄褐斑,包括抑制真皮血管形成,减少肥大细胞数目并抑制其活性,减少基底膜带损伤,抑制表皮黑素合成和转运,促进皮肤屏障功能恢复等。本文综述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机制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

  • 标签: 黄褐斑 药物疗法 氨甲环酸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比例和的含义多重而交叉,这模糊了其概念的准确性。本文围绕事件的发生和状态的存在及其测量过程,首先指出了二者的计数有统一的基础——状态,提出了“时点状态累积数”的概念。基于数学上“”的一般含义,结合指标计算元素的单位,提出了“时点状态累积数的变化量”即通常认为的“(观察期)事件发生数”或“绝对”,并建立了相对和比例。比例有3种类型:时点(或型)构成比例、时期发生比例及由前二者综合而成的时期构成比例。相对和时期比例的区别在于观察期是否被视为一个观察单位并移位,与时点比例的来源人群均为观察期起点人群。由此本文建立人群分类资料基本指标——比、比例和统一的识别路线。这些论述同样地适用于关闭队列、固定队列或动态人群。本文旨在明确指标的内涵及可行的认识路线,供人群研究工作者参考。

  • 标签: 事件 比例 时点 时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2年间胎龄小于24周早产儿的存活和患病。方法获取瑞典国家出生队列中2007年至2018年间出生、胎龄小于24周的早产儿医疗数据,按时间顺序进行评估。结果2007年至2018年间,共出生胎龄22周活产儿282例,23周460例。活产儿(胎龄22、23周)出院时存活分别从20%升至38%(P=0.006)、从45%升至67%(P<0.001)。胎龄22周婴儿剖宫产比例从12%升至22%(P=0.038)。活产儿矫正胎龄40周(n=399)时的总体患病保持不变,而胎龄22周早产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从0升至33%(P=0.017),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男婴中更常见,男女发生分别为90%和82%(P=0.044)。总体来看,存活至矫正胎龄40周的婴儿数量较前翻倍。结论出生胎龄小于24周的婴儿存活提高,导致未成熟儿数量增加、新生儿患病增加,可能对远期预后有负面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急诊急性心力衰竭单元在国内逐渐开展,分析急诊急性心衰单元对于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出院后6个月内的病死和再入院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收治的AHF病例,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慢性肾脏疾病分期4~5期、自动出院及病史资料不全的患者,从基线资料、既往病史、入院病情、辅助检查等方面收集资料,患者出院后通过临床数据中心门诊就诊病历或电话咨询等方式收集出院口服药物、再入院及死亡信息。根据患者治疗地点不同分为接受急诊急性心衰单元治疗的(急诊AHFU组)、接受急诊常规诊疗的(急诊AHFU外组)和接受心内科治疗的心内科组。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入选238例AHF患者,院内死亡28例,随访出院患者共210例。排除随访过程中发生恶性肿瘤患者4例,失访6例。纳入急诊AHFU组40例,急诊AHFU外组67例,心内科组93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83例,预后良好组145例。入院时急诊AHFU组与急诊AHFU外组患者年龄、性别、生命体征、心功能基本一致,治疗时AHFU组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比例更高(52.5% vs. 32.8%,P<0.05);出院后急诊AHFU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口服药物使用率更高;患者的随诊也更规律(95.0% vs. 79.1%,P<0.05);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15.0% vs. 40.3%,P<0.05),急诊AHFU组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和病死复合结果(17.5% vs. 43.3%,P<0.05)。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急诊AHFU诊疗组较急诊AHFU外组治疗后患者的再入院减低(OR=2.882, 95%CI:1.267~6.611, P=0.12)。AHFU组与心内科相比收缩压更高、心率更快、NT-proBNP水平、心功能NYHA Ⅳ级、Killip Ⅲ级的比例也更高(均P<0.05);治疗上急诊AHFU组无创机械通气的比例高于心内科治疗组(52.5% vs. 30.1%,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6个月的再入院和病死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急诊AHFU组与心内科组治疗对患者的再入院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AH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急诊AHFU外组、高龄、女性、患冠心病、BUN峰值。结论急诊急性心衰单元是急性心力衰竭的独立保护因素,可以降低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以及再入院和病死复合结果。高龄、女性、患冠心病、BUN峰值升高均是影响AH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早期识别并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急诊心衰单元 再入院率 病死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式警示教育对新护士护理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正确的影响。方法将清远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职的护士1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对照组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教学。比较两组护士对警示教育内容的知晓情况、对安全事件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正确情况及对教学方法的支持等。结果观察组对警示教育内容的知晓情况、安全事件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正确、教学方法支持情况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护士安全警示教育,可明显提高新护士警示教育的教学成效,对增强护士对医疗、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规避能力具有明显作用,同时还提升了护士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 标签: 翻转课堂 新护士 安全 警示教育
  • 简介:摘要对于甲蝶呤在治疗RA时常见的不良反应,诸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损伤等风湿免疫专科医师非常熟悉。然而,甲蝶呤尚可以引起一类速发皮肤结节性改变——甲蝶呤结节,目前国内尚无报道,容易被误判为RA的皮肤血管炎或与类风湿结节相混淆。现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出现甲蝶呤结节的RA患者,以提高风湿科医师对甲蝶呤结节的认知。

  • 标签: 甲氨蝶呤 关节炎,类风湿 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异常对受精影响的原因,为畸形精子症患者受精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深圳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的助孕周期,根据精子正常形态(normal sperm morphology rate,NSMR)分为4组,A组:IVF精子形态正常(NSMR≥4%,750个周期),B组:IVF轻度畸形精子症(2%≤NSMR<4%,277个周期),C组:IVF中度畸形精子症(1%≤NSMR<2%,110个周期),D组:IVF重度畸形精子症(0%≤NSMR<1%,49个周期),比较各组的正常受精、受精失败(受精<30%)、完全受精失败(受精=0)以及受精功能相关指标:2 h酪氨酸磷酸化、透明质酸结合试验(hyaluronan-binding assay,HBA)阳性、顶体酶含量、自发顶体反应、诱发顶体反应。结果①D组IVF正常受精[52.4%(18.3%,69.0%)]显著低于A组[60.0%(45.5%,75.0%),P=0.008]和B组[60.0%(42.9%,75.0%),P=0.028)];IVF受精失败[22.4%(11/49)]显著高于A组[5.5%(41/750),P<0.001]和B组[8.3%(23/277),P=0.018];IVF完全受精失败[14.3%(7/49)]显著高于A组[2.7%(20/750),P=0.00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也显示D组 IVF正常受精显著低于A组(OR=0.433,P=0.008),受精失败风险(OR=5.426,P<0.001)、完全受精失败风险(OR=8.194,P<0.001)显著高于A组。②B、C、D组HBA阳性[75.0%(62.3%,83.0%),71.0%(58.0%,81.0%),68.0%(48.0%,76.5%)]均显著低于A组[80.0%(71.0%,85.0%),均P<0.001];C、D组诱发顶体反应[32.3%(26.5%,40.8%),28.8%(24.2%,43.0%)]均显著低于A组[37.8%(30.5%,46.8%),P<0.001,P=0.009]。③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子正常形态与HBA阳性(r=0.259,P<0.001)和诱发顶体反应(r=0.202,P<0.001)正相关。④以精子HBA阳性、诱发顶体反应、NSMR为自变量,对NSMR<4%的IVF周期受精(IVF受精<30%)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BA阳性的截断值是73.5%,敏感度为51.4%,特异度为73.8%,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95% CI)=0.643(0.559~0.726),P=0.002;诱发顶体反应的截断值是28.9%,敏感度为72.1%,特异度为50%,AUC(95% CI)=0.599(0.497~0.700),P=0.036;正常形态的截断值是1.45,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42.9%,AUC(95% CI)=0.605(0.509~0.701),P=0.025。结论畸形精子可能通过影响受精功能指标HBA阳性、诱发顶体反应从而影响IVF受精,建议对于畸形精子症患者,尤其重度畸形精子症(0%≤NSMR<1%)患者,进入促排卵周期后,男方行精子受精功能检测,包括HBA阳性、诱发顶体反应,如果取卵当日处理后精液符合常规IVF受精的要求,但前期受精功能检测HBA阳性<73.5%,诱发顶体反应<28.9%,建议行短时受精观察、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或half-ICSI,以降低IVF受精失败的风险。

  • 标签: 顶体反应 透明质酸结合试验 精子正常形态率 受精,体外 受精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儿童腹股沟斜疝发病、手术及自然治愈情况。方法调查对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市、3个县24所幼儿园、18所小学和9所初中4~14岁儿童。基线流行病学调查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儿童进行现场体格检查。观察指标:(1)问卷调查结果。(2)参与调查儿童患病与治疗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对象为问卷调查时已确诊未手术治疗患儿,随访内容为5年疾病进展及治疗情况。如随访时症状已消失,嘱家长陪同患儿至医院行体格检查和B超检查,明确诊断后再次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计算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19 132份问卷,收回完整有效问卷19 132份。参与调查的儿童19 132例,其中男9 670例,女9 462例。(2)参与调查儿童患病与治疗情况。①患儿不同性别发病情况:19 132例儿童中,确诊腹股沟斜疝498例,男童腹股沟斜疝368例,患病为3.806%(368/9 670);女童腹股沟斜疝130例,患病为1.374%(130/9 462);男女童患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1.54,P<0.05)。腹股沟斜疝发病情况男童占比73.896%(368/498);女童占比26.104%(130/498),男女童发病之比为2.8∶1。男童患病高于女童(比值比=2.84,95%CI为2.32~3.48)。②患儿首次发病年龄情况:4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首次发病年龄为1~4岁59例(男54例、女5例),5~8岁264例(男196例、女68例),9~12岁148例(男104例、女44例),13~14岁27例(男14例、女13例),男童和女童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7.33,P<0.05)。③患儿腹股沟斜疝诱发因素情况。4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中,家族史和啼哭史完整457例,41例缺失。家族史:457例腹股沟斜疝家族史完整患儿中,有家族史175例,无家族史282例;同期调查健康儿童478例中,有家族史25例,无家族史45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15.89,P<0.05)。啼哭史:457例腹股沟斜疝啼哭史完整患儿中,有明显啼哭史194例,无明显哭啼史263例;同期调查健康儿童496例中,有明显啼哭史99例,无明显哭啼史39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6.51,P<0.05)。④手术治疗情况:4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中,233例施行手术治疗(男童217例、女童16例);265例未行手术治疗(男童151例、女童114例),行随访观察。男童和女童腹股沟斜疝手术分别为58.967%(217/368)和12.308%(16/1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4.01,P<0.05);男女童手术之比为13.6∶1。男童手术高于女童(比值比=10.24,95%CI为5.83~17.98)。(3)随访情况。265例未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均获得5年随访。随访期间,151例男性患儿中,施行手术治疗142例,未行手术治疗9例,无自然治愈患儿;114例女性患儿中,施行手术治疗27例,未行手术治疗87例(自然治愈55例、腹股沟斜疝仍存在32例);两者自然治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43.79,P<0.05)。结论新疆地区女童腹股沟斜疝发病和手术均低于男童,自然治愈高于男童。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手术率 自然治愈率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科急诊入院患儿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该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采集2020年4月-7月入院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以及阳性结果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共纳入924例儿童(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4岁[1~9];男孩占55%),908例(98.3%)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3份样本检测结果为阳性(0.3%,95%可信区间:0.1~1),均无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836份样本(90%)进行其他呼吸道病毒检测,其中129份(15.4%)为阳性(主要为鼻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在年幼儿及呼吸道症状伴发热的儿童中更加常见。结论急诊入院患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低。相反,即使保持社交距离和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仍居高不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溴索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20年10月潞城区中医院内科收治的7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男29例,女47例,年龄(71.02±2.44)岁,年龄范围为60~8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注射组与联合注射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补液、抗感染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单药注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注射组在单药注射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溴索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hEF)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联合注射组有效率[92.1%(35/38)]高于单药注射组[73.7%(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联合注射组痰液EOS百分比[(2.35±0.46)%]、NEU百分比[(25.41±4.28)%]、ChEF水平[(2.44±0.34)ng/L]均低于单药注射组[(3.67±0.57)%、(30.88±5.31)%、(3.18±0.56)ng/L],联合注射组血清CRP[(51.44±4.22)mg/L]、降钙素原[(0.14±0.01)μg/L]、NT-proBNP[(468.93±48.57)pg/ml]均低于单药注射组[(81.45±7.93)mg/L、(0.32±0.04)μg/L、(1 123.74±121.5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13.2%(5/38)]与联合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5.3%(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溴索辅助治疗可减少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液堵塞,改善患者炎症反应,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 盐酸氨溴索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1例77岁男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医嘱予甲蝶呤10 mg口服、1次/周,雷公藤多苷20 mg口服、2次/d,甲泼尼龙8 mg口服、1次/d,但患者将甲蝶呤的用药频次与雷公藤多苷混淆,误服为甲蝶呤5 mg、2次/d。服药4 d后(服用7次,共35 mg)出现严重口腔溃疡、全身皮疹、发热、咳嗽、咳痰。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21×109/L,血清肌酐288 μmol/L,γ-谷氨酰转移酶163 U/L,丙氨酸转氨酶82 U/L,碱性磷酸酶235 U/L。6 d后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0.1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01×109/L,血清肌酐317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18 ml/(min·1.73 m2),C反应蛋白233.8 mg/L,降钙素原14.31 μg/L。诊断为甲蝶呤中毒,骨髓抑制,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立即停用所有药物,给予血液灌流,亚叶酸钙静脉注射,以及抗感染、升白细胞、输血、补液和口腔护理等对症治疗。但患者感染和骨髓抑制持续加重,12 d后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 标签: 甲氨蝶呤 用药错误 多器官衰竭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对甲状腺功能正常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antibody,TPO-Ab)阳性[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hyroid autoimmunity,TAI)]孕妇流产及早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系统性搜索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TAI孕妇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本研究最终纳入6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共计1427例患者;②与对照组相比,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不能降低TAI孕妇的早产和流产;③进一步按照受孕方式将数据进行亚组分析后显示,自然妊娠的TAI孕妇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可有效降低早产(RR=0.54,95% CI=0.31~0.95,P=0.03),但不能降低孕妇流产(RR=0.86,95% CI=0.69~1.06,P=0.15)。辅助生殖受孕的TAI孕妇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不能降低流产(RR=0.80,95% CI=0.47~1.36,P=0.41)。结论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不能降低TAI孕妇的流产,但可以降低自然受孕的TAI孕妇早产的风险,无法评价是否能降低辅助生殖受孕的TAI孕妇早产。因此自然受孕的TAI妇女孕期可以起始予25~50 μg/d的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而辅助生殖受孕的TAI妇女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不能获益。建议临床上将两组患者分开管理,并告知患者治疗的局限性,避免过高的期望值。

  • 标签: 碘化物过氧化物酶 自身抗体 流产 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