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尘肺临床特征分类,以指导各类工尘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法于2018年3月至5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住院的工尘肺患者121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各期别工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划分临床变量,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从其16个临床变量中[年龄、抽烟指数、井下接尘作业年限、尘肺分期、工种、家族史、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症状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影像学表现、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 pred)、呼吸衰竭合并症、肺心病合并症]提取出2个主成分、8个相关变量,根据"立方聚类条件"值(cubic clustering condition value,CCC值)将工尘肺患者分为3型,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总结其临床资料特征。结果3型工尘肺患者中1型病例73例(占60.3%),以中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小,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单一,壹、贰期尘肺为主;2型病例18例(占14.9%),以中老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多以弥散功能下降为主,临床症状较重,影像学表现复杂,壹、贰、叁期尘肺均有;3型病例30例(占24.8%),以中老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多(通气、弥散功能均下降),临床症状严重,影像学表现复杂,以贰、叁期尘肺为主。结论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根据临床特征将工尘肺患者分为3型,根据不同分型制定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标签: 煤工尘肺 临床 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矿业集团工尘肺所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和经济损失,为尘肺病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3至10月,选择某矿业集团1972-2013年入矿且已被诊断为工尘肺的劳动者,共1 262例。用分步模型法分别计算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及交通费等;间接经济损失包括社会生产力损失、补充新职工培训费、陪护家属交通费、陪护家属社会生产力损失、停产和减产损失等。寿命表法计算工尘肺造成的社会生产力损失。结果1 262例工尘肺患者均为男性。尘肺壹期所占比例较大(95.40%,1 204/1 262),七级伤残所占比例较大(42.63%,538/1 262)。确诊年龄22.02~71.33岁,平均47.38岁。1 262例工尘肺患者总共造成9 068.54年健康寿命损失,其中残疾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YLD)占93.56%(8 484.69/9 068.54);工尘肺患者YLD 0.06~33.30年,人均损失6.70年。1 262例工尘肺患者的总经济损失为2 842 185 447.70元,人均2 252 127.93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81.59%(2 318 990 168.46/2 842 185 447.70),是间接经济损失的4.42倍。人均直接经济损失中医疗费所占比例较大(50.04%,919510.84/1 837 551.64)。人均间接经济损失为414 576.29元,其中社会生产力损失232 908.95元(56.18%)。结论工尘肺的发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生产力损失。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疾病负担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工种工尘肺壹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工尘肺壹期的347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作业岗位将患者划分为采煤工、掘进工和混合工3类工种,分析不同工种患者的接尘工龄、开始接尘年龄、诊断年龄、潜伏期、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及肺区分布。结果347例患者中采煤工216例(62.2%)、掘进工77例(22.2%)、混合工54例(15.6%)。采煤工、掘进工、混合工的接尘工龄分别为(14.5±7.0)、(16.3±8.2)、(19.0±8.8)年,不同工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患者的诊断年龄、开始接尘年龄和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煤工、掘进工、混合工X射线胸片表现为圆形小阴影者分别占50.9%(110/216)、96.1%(74/77)、96.3%(52/54)。48.1%(104/216)的采煤工和38.9%(21/54)的混合工X射线胸片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双中和双下4个肺区,48.1%(37/77)的掘进工小阴影分布范围为双下肺区;不同工种患者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分布和肺区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工种工尘肺壹期患者的接尘工龄、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和肺区分布范围存在差异。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工种 接尘工龄 X射线胸片 小阴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与煤矿粉尘所致肺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对肺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探索细胞外组蛋白在工尘肺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5月,选取2012至2015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科门诊就诊的220例煤矿粉尘接触者(包括煤矿接尘工人和工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小阴影密集度0、1、2、3级者分别61、65、56、3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H4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浓度。通过体外细胞试验研究工尘肺患者血浆和小牛胸腺组蛋白(CTHs)对肺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效果以及抗组蛋白抗体的拮抗作用。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195例(88.6%,195/220),女性25例(11.4%,25/220),年龄(55.1±7.2)岁,接尘工龄(16.3±4.4)年。小阴影密集度分别为0、1、2、3级的煤矿粉尘接触者的血浆细胞外组蛋白H4浓度分别为(3.92±1.75)、(9.84±4.17)、(14.35±5.52)和(17.83±7.69)μg/m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煤矿粉尘接触者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H4浓度与PDGF浓度呈正相关性(r=0.769,P<0.01)。与正常血浆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浆组(272%±87%)、外源CTH组(283%±84%)的细胞增殖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血浆组相比,患者血浆+抗H4抗体组细胞增殖百分比明显下降(18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源CTH组相比,外源CTH+抗H4抗体组细胞增殖百分比明显下降(16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的细胞外组蛋白浓度与煤矿粉尘接触者的肺纤维化程度相关,细胞外组蛋白对肺成纤维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提示细胞外组蛋白可作为煤矿粉尘所致肺纤维化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细胞外组蛋白 炎症 肺纤维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是ILD的血清无创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变化与ILD的活动性及治疗效果相关,近年来受到了临床上的关注。本文就KL-6在ILD诊断、监测和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进行阐述。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涎液化糖链抗原6 生物标记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erbs von den lungen-6, KL-6)在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诊断和治疗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型IPF患者68例,其中老年患者36例(老年IPF组)、非老年患者32例(非老年IPF组),另择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32例(老年健康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KL-6表达水平,记录所有IPF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并对其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病变程度进行评估。比较各组血清KL-6的表达水平及肺部高分辨率CT(HRCT)评分,分析KL-6与肺功能指标和肺部HRCT评分的相关性。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3组患者KL-6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425,P<0.05),其中老年IPF组明显高于非老年IPF组和老年健康组(P<0.01)。ROC曲线显示,KL-6诊断老年IPF的临界值为516.21 U/ml,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4.4%和87.5%。无论是老年IPF组还是非老年IPF组,急性加重患者血清KL-6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患者(t=2.843、2.215,P<0.05或0.01);老年IPF组中急性加重患者血清KL-6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老年IPF组(t=2.657,P<0.05)。相关分析显示,无论是68例IPF患者还是老年IPF组患者,其KL-6水平与HRCT评分均呈正相关(r=0.748、0.699,P<0.01)。老年IPF患者血清KL-6表达水平与部分限制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指标呈负相关(r=-0.515、-0.393、-0.384,P<0.05)。结论血清KL-6对诊断IPF有一定临床意义,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呈现一定相关性。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肺功能 高分辨CT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烟煤、烟煤、褐煤呼吸性粉尘与尘肺病累计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为科学制定职业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9处国有煤矿采煤工人的接尘和尘肺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寿命表法分别计算出无烟煤、烟煤、褐煤呼尘累计接尘量对应的累计患病率,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单侧区间统计控制,得到呼尘接触浓度限值。结果9处煤矿共21 000名采煤工人纳入研究,其中无烟煤、烟煤、褐煤煤矿采煤工人尘肺病检出率分别为11.27%、21.32%、6.00%,平均接尘工龄为20.12、22.88、25.21年。无烟煤、烟煤、褐煤煤矿采煤工人呼尘累计接尘量与尘肺病累计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分别为线性回归方程y=5.788x-16.043(R2=0.949)、y=5.679x-16.837(R2=0.904)、y=6.465x-19.573(R2=0.944)。当接尘30年尘肺累计患病率≤1%时,以安全系数为1.2计算,三者呼尘接触浓度限值分别为1.7、2.3、3.9 mg/m3。结论不同种的尘肺病检出率、平均接尘工龄、呼尘接触浓度限值均不同,在煤尘累计接尘量相似情况下,的挥发分越低(含碳量越高),累计患病率越高(无烟煤>烟煤>褐煤)。建议按照不同种分别制定国家职业卫生煤尘标准。

  • 标签: 尘肺病 煤炭 剂量-反应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湖北省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和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新发工尘肺的分布特征,及其与1986-2015年湖北省生产总值(GDP)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9月,收集湖北省2006-2015年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报告的新发工尘肺病例资料以及1986-2015年全省GDP资料,分析新发工尘肺的时间、地区、行业、企业规模和经济类型分布及其与GDP的相关性。结果2006-2015年湖北省共报告新发工尘肺病例3 807例,时间分布呈波浪型趋势,2013年病例数最多(722例)。1986-1995年、1996-2005年、2006-2015年湖北省GDP呈持续增长趋势,2006-2015年GDP增长趋势明显。新发工尘肺病例主要分布在黄石市、宜昌市和恩施州,共占总病例数的82.40%(3 137/3 807)。黄石市新发工尘肺病例数构成比高于宜昌市和恩施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2.66、243.19,P<0.05)。新发工尘肺病例主要分布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 103例,81.51%)、中小型(1 675例,44.00%)、私营企业(1 621例,42.58%)。2006-2015年湖北省新发工尘肺病例数与1986-1995年、1996-2005年、2006-2015年GDP的秩相关系数(rs)分别为0.157、0.144、0.2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北省工尘肺病例集中在中小型私营企业,地区分布集中在黄石市、宜昌市和恩施州,病例的集中与当地煤矿数及产能量有着密切关系。GDP的持续增长与新发病例的分布无相关性。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国内生产总值 相关性 报告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