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理性流涎是儿童康复科常见疾病,主要病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配合等特点,针对病理性流涎的评估、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同时家长甚至医务人员更关注患儿基础疾病治疗,容易忽视病理性流涎给患儿带来的痛苦。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就儿童病理性流涎的成因、评估(包括主观评估及客观评估)及治疗(如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康复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进展情况进行简要综述,希望能提高医务人员对病理性流涎的重视程度。

  • 标签: 病理性流涎 诊疗进展 肉毒毒素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梳理了近年来前庭康复各项新兴技术,重点对人工前庭植入、直流电/电噪声前庭刺激、感觉增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述评,并对前庭康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与思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多本关于肿瘤的国际分类陆续出版,带来了很多信息,中国病理工作者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正确解读,既要认真学习,又不要过于盲从,时刻抱着一颗虚心学习之心,又要以批判性思维去接受,只有坚持科学理性地去解读,才能使我们一直保持不断发现、不断进步的进取状态。

  • 标签:
  • 简介:摘要坚持理性主义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传统,理性主义向来是经济学家的信条,从“经济人”假设这个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最初的理性主义载体产生之时起,理性主义就不断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怀疑和指责,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为了分析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而现实中经济行为主体往往因为情感、欲望、爱好、制度等因素而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这些降低了经济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为促使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经济理性发展模式。

  • 标签: 理性主义 经济理性化发展模式 经济全球化
  • 作者: 魏文斌 董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病理性近视眼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人们对病理性近视眼认识普遍不足,常将病理性近视眼和高度近视眼相混淆,未充分认识到病理性近视眼不只是一类屈光不正性疾病,更是一类可致盲的眼底疾病。病理性近视眼眼底并发症是导致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后巩膜葡萄肿、黄斑退行性病变以及继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均与眼轴长度密切相关,可终身进展,且治疗手段有限。当下近视眼防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病理性近视眼是近视眼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全社会都应重视病理性近视眼眼底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大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共同呵护国民眼健康。(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01-405)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巩膜疾病 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早期医疗干预
  • 简介:摘要胰腺腺泡细胞异常钙信号是AP最早期的细胞内事件,在AP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腺泡细胞内钙信号的转导受细胞内钙信号元件严格调控,主要包括细胞内钙库上表达的钙释放通道如三磷酸肌醇受体和兰尼碱受体、细胞膜上的钙库操纵型钙内流通道以及参与回补胞内钙库的肌质网膜钙ATP酶和参与钙外排的胞膜钙ATP酶等。目前研究提示这些钙信号元件或可作为AP早期治疗的干预靶点。本文围绕钙库操纵型钙内流通道及钙信号下游效应分子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索靶向钙信号的新型AP早期治疗的药物靶点。

  • 标签: 胰腺炎 腺泡细胞 钙信号 钙调神经磷酸酶 导管上皮细胞
  • 作者: 张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20
  • 简介:摘要近十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斜视与小儿眼科领域不断有新的手术方式出现。这些新的手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对于恢复、重建斜视患者双眼单视功能、改善外观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新术式的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在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迫切需要梳理并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临床上较受关注的新术式的设计原理、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进行综合介绍和分析,以期为国内同道合理开展斜视新术式提供参考。

  • 标签: 斜视 眼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且未完全明了,不同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可能有相同或类似的症状和(或)体征。本文针对NP的发病机制强调寻找疼痛传导通路上的关键靶点,针对靶点进行治疗。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靶点治疗 周围敏化 中枢敏化 抗痛调节剂
  • 简介:摘要本次年鉴包括三叉神经痛与创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研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以及脊髓电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等。

  • 标签: 神经痛 机制 治疗学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关键基因。方法在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大鼠神经病理性痛脊髓组织的基因组数据(GSE18803),确定神经病理性痛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得到关键基因。通过Tabula Muris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免疫炎症单细胞分布和表达情况的分析。结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得到10个关键基因,包括Tyrobp、Clec4a3、C1qc、Ptprc、Laptm5、Csf1r、C1qa、C1qb、Fcgr3a和Cd53。Cd53、Laptm5和Ptprc主要在巨噬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中存在表达;Clec4a3和Csf1r主要在单核细胞中表达,Fcgr3a主要在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中存在表达;Tyrobp主要在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和多能祖细胞中存在表达。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相关的10个关键基因,并获得了其在脊髓免疫炎症细胞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 标签: 神经痛 基因 计算生物学
  • 简介:摘要氧化应激是机体活性氧产生过多和/或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导致活性氧及其相关代谢产物过量聚集,从而对某些分子、细胞甚至整个机体产生多种毒性作用的病理状态。研究显示,氧化应激参与许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病理性瘢痕在人群的发病率高,治疗困难,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但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预防和治疗成为临床难题。近来有研究显示,氧化应激相关通路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表达异常,说明氧化应激可能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

  • 标签: 氧化应激 活性氧 病理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 简介:摘要通过对1例病理性赌博共病双相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的报道,介绍了病理性赌博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双相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两者共病的影响因素及共病的治疗和预后。

  • 标签: 赌博 双相情感障碍 共病现象
  • 简介:摘要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临床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表现为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而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psychogenic erectile dysfunction,pED)是ED中最常见的类型,既往认为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大脑特定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网络异常已得到广泛证实。脑网络分析提示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脑结构性网络和功能性网络存在默认网络、认知控制网络、情绪/额叶-边缘系统和突显网络的拓扑连接模式异常,可能是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这一发现为pED的中枢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 脑网络 结构网络 功能网络
  • 简介: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是指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NP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免疫调节有关。巨噬细胞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在体内通过自身极化和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参与神经损伤后的外周及中枢敏化形成过程,促进NP的发展。文章对巨噬细胞在NP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研究巨噬细胞在NP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为治疗NP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后巩膜葡萄肿(PS)是指眼球后极部局部向后膨隆,通常被认为是病理性近视(PM)最主要的特征性病变之一。PS与黄斑裂孔、视网膜劈裂与脱离、脉络膜视网膜变性萎缩等密切相关。P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有效防治方法。了解PS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诊断检测方法、分类与分级、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可为PS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巩膜疾病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综述
  • 简介:摘要为阐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改善疼痛治疗效果,应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基础研究。而现有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种类繁多,优劣不一。据此,本综述将对几种常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进行比较,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基础实验选择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动物模型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手术治疗中评估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iOCT)的可行性,并探讨其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行玻璃体切除术的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黄斑劈裂及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等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患者。所有患眼术中均行iOCT检查,定性评估术中视网膜变化,包括术中微损伤、手术技术准确性及裂孔边缘改变等,探讨其术中应用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例(29眼),男9例,女20例;年龄(58.8±10.3)岁;眼轴长度(28.9±2.0)mm。其中,黄斑前膜14眼,黄斑裂孔8眼,黄斑劈裂4眼及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3眼。iOCT显示:7眼(7/29)确认术中存在微损伤或异常情况,其中神经纤维层异常6眼,内层视网膜抬高1眼;黄斑前膜患眼中4眼(4/14)确认剥膜后前膜残留;黄斑裂孔患眼中3眼(3/8)剥膜后观察到孔缘形态改变;黄斑劈裂患眼中均未观察到剥膜后全层黄斑裂孔的发生,其中1眼术前未明确的黄斑裂孔经iOCT确认;术中行保留中心凹内界膜或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式的3眼在iOCT图像中均得到确认。结论:iOCT有助于术中实时评估剥膜的完整性、术中微损伤情况及手术技术的精确性,帮助主刀医师提高黄斑裂孔的诊出率,并可在术中观察到黄斑裂孔剥膜后孔缘形态的特殊改变,提示iOCT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手术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探工作的精密程度不断提高,为地质勘探工程与地下建筑物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所以,对地质勘探工程的测量过程就伴随着新科技的应用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当下地质勘探工程中所出现的测量问题,对地质勘探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地质勘探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理论性的支持,从而促进我国地质企业的发展。

  • 标签: 地质勘探 工程测量 问题思考 理性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引起视力下降的影像学病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诊断为病理性近视合并视力下降110例138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彩色眼底照相判断漆裂纹,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SD-OCT评估黄斑区视网膜劈裂(MRS)、黄斑萎缩、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并分析病理性近视合并视力下降的不同眼底病变比例和年龄分布。结果在病理性近视引起视力下降的影像学病因中,近视性CNV(MCNV)患者占63.0%(87/138),比例最高;其次为漆裂纹患者,占38.4%(53/138),MRS和黄斑萎缩分别占34.8%(48/138)和31.9%(44/138),黄斑前膜占30.4%(42/138),黄斑板层裂孔占10.1%(14/138),黄斑全层裂孔占13.8%(19/138),PIC占2.2%(3/138)。MCNV患者平均年龄(53.00±1.51)岁;漆裂纹患者平均年龄(53.00±1.77)岁;MRS、黄斑萎缩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8.00±1.64)岁和(57.00±1.76)岁;黄斑前膜患者平均年龄为(59.00±1.48)岁;黄斑板层孔、黄斑全层裂孔伴视网膜脱离(RD)和黄斑全层裂孔不伴RD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1.00±3.90)、(59.00±3.39)和(67.00±0.50)岁;PIC患者平均年龄为(31.00±8.50)岁,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病理性近视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黄斑区结构的明显异常改变,以MCNV最常见。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病理性近视 病因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