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腔镜甲状腺切除(ET)和开放式甲状腺切除(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效果。方法抽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8例DT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T组(采用ET治疗)和OT组(采用OT治疗),每组4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围期指标、术后疼痛情况、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T组总有效率(91.84%,45/49)高于OT组(75.51%,37/49),P<0.05。ET组手术时间长于OT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ET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OT组(P<0.05),两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ET组Tg及VEGF水平低于OT组(P<0.05)。ET组并发症发生率(4.08%,2/49)低于OT组(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与OT相比,DTC患者采用ET治疗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临床效果确切,可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度,改善甲状腺功能和VEGF表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舟山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2 d应激反应变化,术前和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9.82±18.49)min]长于对照组的(63.24±17.28)min(t=7.35,P < 0.05);观察组中出血量[(10.32±2.28)mL]、术后引流量[(29.25±3.17)mL]均少于对照组的(15.42±3.56)mL、(40.52±4.95)mL(t=8.44、13.42,均P < 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χ2=5.01,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5.62±0.41)×109/L]、空腹血糖(FPG)[(4.77±0.38)mmol/L]、C反应蛋白[(13.25±2.79)mg/L]均低于对照组的(8.71±0.98)×109/L、(5.75±0.45)mmol/L、(20.84±3.86)mg/L(t=20.36、11.64、11.26,均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87.64±4.35)分,高于对照组的(81.29±4.02)分(t=7.58,P < 0.05)。结论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癌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对应激反应影响小,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应激,心理学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侧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治疗,41例)及观察组(肝侧切除,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及结石残留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7.8%,44/15)高于对照组(91.1%,35/4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侧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减轻肝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肝侧叶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切除(TUR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BPH)伴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BPH伴BOO患者,均行TURP。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术前残余尿量(PVR)、BOO程度、逼尿肌收缩强度、术前最大尿流率、术前膀胱初感容量、术前初始尿意容量、术前强烈尿意容量。根据患者的术后疗效分成良好组与不良组,经临床判断为治疗有效者纳入良好组(74例),判定为治疗无效者纳入不良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TURP的疗效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TURP治疗BPH伴BOO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有34例(37.78%)治愈,40例(44.44%)有效,16例(17.78%)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不良组的前列腺体积≥55 cm3、术前PVR≥236 mL、BOO程度为Ⅳ~Ⅴ级、逼尿肌收缩强度弱、术前最大尿流率<2.66 mL/s占比分别为75.00%、68.75%、75.00%、75.00%、62.50%,显著高于良好组的39.19%、33.78%、29.73%、32.43%、29.73%(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前列腺体积≥55 cm3、术前PVR≥236 mL、BOO程度为Ⅳ~Ⅴ级、逼尿肌收缩强度弱、术前最大尿流率<2.66 mL/s是TURP治疗BPH的疗效影响因素(P<0.05)。结论TURP治疗BPH伴BOO患者的疗效与前列腺体积、术前PVR、BOO程度、逼尿肌收缩强度、术前最大尿流率有相关性。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尿道梗阻 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梁切除与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洛阳博爱眼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外伤性青光眼120例(120眼)分为两组:小梁切除60例作为观察组,激光周边虹膜切除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有效率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χ2=5.89,P=0.015);观察组视力(logMAR)优于对照组(t=33.87,P<0.001),眼压低于对照组(t=22.03,P<0.001);观察组治疗后Hcy、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5.00%(9/60)(χ2=4.90,P=0.027)。结论小梁切除较激光虹膜切除能更好地改善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缓解其眼压及炎症反应,还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青光眼,外伤性 小梁切除术 虹膜切除术,周边,激光 疗效,临床 视力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接受根治性前列切除(RP)患者的前列前脂肪垫(PAFP)中淋巴结及肿瘤转移情况,初步探讨PAFP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接受RP的28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6±7)岁(范围:42~83岁),术前前列特异性抗原[M(IQR)]为16.00(29.64)μg/L(范围:0.01~99.90 μg/L)。244例患者为局限性或局部晚期,43例为转移性前列腺癌。所有患者中常规切除PAFP并单独病理学送检;PAFP切除范围:尾侧至前列尖部,头侧至膀胱颈,两侧至前列与盆内筋膜连接处。217例患者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所有PAFP病理标本均经泌尿系肿瘤亚专科的病理科医师阅片及报告。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87例患者中,23例(8.0%)PAFP存在淋巴结,11例(3.8%)PAFP存在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PAFP存在淋巴结转移而无其他盆腔淋巴结转移。4例患者的PAFP存在脂肪结缔组织受侵。PAFP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前列特异性抗原[M(IQR)]更高[48.2(73.0)μg/L比15.4(26.5)μg/L,Z=3.158,P=0.002],临床T分期和N分期更晚(Z=2.977,P=0.003;Z=2.780,P=0.005),术前Gleason评分更高(Z=2.205,P=0.027)。结论RP中常规切除 PAFP并单独送病理学检查,可能检出更多的盆腔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可能获得更准确的病理学N分期。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前列腺前脂肪垫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早期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前列根治性切除。如何在前列根治性切除中保证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减轻性功障碍和促进术后尿失禁恢复,对泌尿外科医生来说是非常复杂和棘手的问题。本文对前列相关解剖理论新进展和各种针对促进尿控早期恢复和保护性功能的手术新技术进行综述。

  • 标签: 前列腺切除术 排尿 性功能障碍,生理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肾部分切除被更多地应用于复杂肾肿瘤的治疗。本文分别对大体积肾肿瘤、完全内生型肾肿瘤、肾门/肾窦肿瘤,以及特殊组织类型的肾肿瘤展开述评,并对复杂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的现状、技术难点和风险等进行深入阐述,以更加理性地看待复杂肾部分切除

  • 标签: 肾肿瘤 复杂型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传统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对其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减重代谢手术不仅旨在减轻体质量,同时可改善或解决多种代谢合并症,例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高脂血症等,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减重代谢手术的不断发展,其式也在更新迭代,目前主流式中,超过50%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LSG)。应用LSG要注重精准的手术操作及适应证的掌握,来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减重代谢手术效果的最大化。同时,规范的术后管理,多学科团队(MDT)及院内数据库建设,出院后的饮食营养及运动指导、规律随访复查仍是减重效果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袖状胃切除术 肥胖症 减重手术 精准
  • 简介:摘要盆腔器官脱垂(POP)是施行子宫切除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子宫切除也可能是未来发生POP的原因。本文主要阐述子宫切除与POP之间的关系、子宫切除后是否行预防性或治疗性阴道顶端悬吊(ASP)、盆底修补手术是否同时行子宫切除等热点问题。子宫切除与POP,从盆底解剖结构到式选择及治疗预后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因非POP良性疾病适应证切除子宫而无预防阴道顶端脱垂手段的妇女未来可能有发生POP的风险;而因POP适应证切除子宫的妇女,大多数情况下阴道顶端支撑结构已经受损,脱垂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多个指南建议子宫切除同时行预防性或治疗性ASP以减少术后阴道顶端脱垂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选取70例行甲状腺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入院时、术后第1、2、3天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分别为(51.6±3.1)、(16.7±1.7)、(19.5±2.1)、(20.8±2.3)pg/ml,血清钙分别为(2.381±0.013)、(2.105±0.023)、(2.071±0.020)、(2.074±0.020)mmol/L。术后血清PTH明显低于入院时,术后第1天下降百分比>82.00%时出现低钙血症,下降百分比>88.35%时出现低钙症状。PTH在术后第3天开始恢复,而血钙的恢复时间滞后于血清PTH。术后第1天血清PTH下降程度可作为术后出现低钙血症或低钙症状的预测指标,为术后是否需要补钙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ood技术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切除(RARP)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4例采用Hood技术行RA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67.8(57~76)岁,体质指数平均25.17(18.31~32.54)kg/m2,术前总前列特异性抗原平均18.36(4.21~67.57)ng/ml。所有患者术前穿刺均明确诊断,Gleason评分平均7.3(6~8)分。术前临床分期T1c期1例,T2a期5例,T2b期4例,T2c期14例。所有患者均行RARP,中采用Hood技术,其特点为经前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手术操作层面紧贴膀胱前壁,耻骨后骨盆结构及前列外膜轮廓均不显露。分析患者手术结果、术后病理及随访情况。结果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机械臂操作时间)平均84.5(63~110)min,出血量平均75.3(20~180)ml。术后19例留置引流管,平均留置3.7(3~5)d,5例未留置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1(4~11)d,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平均7.3(6~9)d。23例拔除尿管后即刻实现尿控,1例术后2周实现尿控。术后病理:pT2a期4例,pT2b期6例,pT2c期14例;Gleason评分平均7.9(6~9)分。无切缘阳性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因手术并发症再次入院病例,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肿瘤复发。结论RARP中应用Hood技术,可简化Retzius间隙保留步骤,手术切缘阳性率低,术后即刻尿控效果好。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手术 Hood技术 即刻尿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对样体切除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40例年龄在3~1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七氟烷全身麻醉下行样体切除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及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泵注组(L组),每组各20例。N组男7例、女13例,年龄6(5,8)岁;L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7(5,8)岁。患儿在诱导后,L组先静脉注射1 mg/kg利多卡因,继而以2 mg/(kg·h)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N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主要结局指标包括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期麻醉药物追加次数;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拔管后30 min疼痛评分,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 Chi-Square检验。结果L组患儿苏醒期WATCHA躁动评分较N组患儿低[1(0,2)分比3(0,4)分,P<0.05],L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低于N组[20%(4/20)比50%(10/20),P<0.05],L组患儿苏醒期麻醉药物追加率低于N组[15%(3/20)比60%(12/20),P<0.01]。L组患儿拔管时间短于N组[(13.00±7.33)min比(19.40±7.39)min,P<0.01],L组患儿恢复室停留时间短于N组[(42.00±7.85)min比(50.15±7.14)min,P<0.01],L组患儿拔管后30 min疼痛评分低于N组[0(0,2)分比2(0,2)分,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可以减少样体切除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对加速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利多卡因 腺样体切除术 麻醉苏醒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自制肝左悬吊装置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TLTG)中的应用及其优势。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胃肠外科接受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治疗的57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W"型肝左悬吊方法:建立气腹并沿肝脏脏面离断肝胃韧带后,将16#橡胶导尿管剪取3段,长度分别为6 cm、6 cm和12 cm,按照短-长-短的顺序依次穿入荷包线上。通过12 mm Trocar将带有3段导尿管的荷包线送入腹腔内,在预定位置将荷包针穿出腹腔。利用2枚Hemolock夹,在保持长段导尿管弯曲的状态下,于长段导尿管两侧将荷包线与肝胃韧带肝脏侧边缘固定,腹壁外提拉荷包线打结固定后,完成肝左悬吊,整个悬吊装置类似于字母W形状。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LTG,显露效果良好,肝左悬吊时间(3.3±0.4)min;总手术时间(270.4±56.5)min;中出血量(41.2±15.8)ml;无出现肝左滑落,中无需助手拨挡肝左进行显露。有3例患者在悬吊肝左过程中出现小的肝包膜下血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第1、3和7天肝脏天冬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W"型自制肝左悬吊装置操作简便、安全可行、显露良好。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全胃切除术 肝左叶悬吊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