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同性水平斜视患者水平直前血管(ACV)的数量及解剖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征集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拟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共同性水平斜视患者,排除既往有眼部手术史者。截取斜视矫正手术视频中水平直中ACV图像,观察ACV的形态特点,比较内、外直中ACV数量以及形态上分布的差异。在不保留ACV的肌肉截除手术后,选择长度约4 mm、带有完整鞘的手术截除内直或外直组织,HE染色后观察ACV的动静脉属性以及其在肌肉和筋膜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387例共同性水平斜视患者(内斜视176例、外斜视211例),其中男性198例,女性189例;年龄1~68岁(中位数为13岁)。383例患者的742条水平直的ACV图像显示,351条内直中分别有24条(6.8%)、163条(46.4%)、164条(46.7%)内直含有1、2、≥3根(或束)ACV;391条外直中分别有161条(41.2%)、156条(39.9%)、74条(18.9%)外直含有1、2、≥3根(或束)ACV,ACV在内、外直中数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7,P<0.01)。根据ACV的数量及形态学特点,内、外直中ACV可分别分为4类3型3亚型及3类3型2亚型;31.6%(25/79)的患者双眼内直中ACV属于同一类型,26.1%(29/111)的患者双眼外直中ACV属于同一类型,内、外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P=0.41),但同一患者左、右眼中同一类型的ACV,其具体形态也不完全相同。内、外直中存在交通支的ACV比例分别为3.7%(13/351)和24.3%(95/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7,P<0.01)。4例患者的内直或外直组织HE染色显示,ACV中包含了动脉和静脉,内直中ACV分布于肌肉组织和筋膜组织,外直中ACV仅分布于筋膜组织。结论与外直不同,共同性水平斜视患者中近50%的内直包含3根(或束)以上的ACV。内、外直中ACV形态具有多样性,外直中ACV交通支比例更高。ACV中动、静脉共存,内直中ACV分布于肌肉和筋膜组织,外直中ACV仅分布于肌肉表面的筋膜组织。(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97-204)

  • 标签: 斜视 动眼肌 血管 解剖学,局部 横断面研究 睫状前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环喷托酯、复方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对不同年龄、屈光状态及调节性内斜视儿童的麻痹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3~12岁屈光不正儿童283例(566眼)行麻痹验光。所有患儿均先使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后电脑验光,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2组均按年龄分为3~<6岁组和6~<12岁组,3~<6岁组和6~<12岁组再分为无内斜近视组、无内斜远视组和伴内斜视组3个亚组。5周后,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恢复正常,A组使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点眼后电脑验光,B组使用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后电脑验光。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1%阿托品麻痹前后电脑验光等效球镜度(SE)差值、不同药物麻痹后电脑验光差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阿托品散瞳后SE较散瞳前偏正,SE差值为1.75(1.00~2.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2,P<0.001)。差异在3~<6岁儿童、无内斜远视儿童及伴内斜视儿童中更明显(P<0.001)。A组使用1%阿托品散瞳后SE较使用1%盐酸环喷托酯后偏正,SE差值为0.25(0.13~0.50)D(Z=-11.49,P<0.001)。3~<6岁组使用1%阿托品后和使用1%盐酸环喷托酯后的SE差值在无内斜近视组、无内斜远视组和伴内斜视组分别为0.25(0.25~0.25)D、0.38(0.25~0.50)D、0.50(0.38~0.75)D(Z=-3.34、-7.36、-4.95,均P<0.001)。6~<12岁组的SE差值在3组为0(0~0.12)D、0.25(0.12~0.25)D、0.44(0.28~0.69)D(Z=-0.83,P=0.405;Z=-5.30,P<0.001;Z=-3.53,P<0.001)。B组使用1%阿托品散瞳后SE较使用0.5%复方托吡卡胺后偏正,SE差值为0.25(0.13~0.50)D(Z=-15.46,P<0.001)。3~<6岁组使用1%阿托品后和使用0.5%复方托吡卡胺后的SE差值在无内斜近视组、无内斜远视组和伴内斜视组分别为0.25(0.19~0.25)D、0.38(0.25~0.75)D、0.69(0.30~1.03)D(Z=-3.15,P=0.002,Z=-9.89,P<0.001,Z=-4.79,P<0.001)。6~<12岁组的SE差值在3组分别为0(0~0.12)D、0.32(0.13~0.38)D、0.50(0.41~0.50)D(Z=-1.37,P=0.171;Z=-7.15,P<0.001;Z=-4.37,P<0.001)。结论: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或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后散瞳验光SE与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后散瞳验光的SE在6~<12岁无内斜视的近视儿童中相近,在3~<6岁和6~<12岁远视及伴内斜视儿童中存在差异。

  • 标签: 盐酸环喷托酯 复方托吡卡胺 阿托品 睫状肌麻痹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6~12岁儿童单独使用1%环喷托酯和1%环喷托酯-复方托吡卡胺联合用药的麻痹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8年7─9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进行麻痹验光的6~12岁屈光不正儿童98例(98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独用药组给予1%环喷托酯点眼3次;联合用药组给予1%环喷托酯点眼3次和复方托吡卡胺点眼2次。分别于点眼前,第1次点眼后30、45、75 min测量等效球镜度(SE)和瞳孔直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基线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不同给药方法在不同时间SE和瞳孔直径的影响进行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麻痹程度与瞳孔散大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2组SE值均在点眼后30 min内向正值方向发展,45 min达到最佳效果,45~75 min基本保持平稳,不同时间点麻痹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06,P<0.001)。不同给药方式对麻痹效果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时间延长,不同给药方式麻痹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点眼后2组瞳孔直径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时间因素引起瞳孔直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87,P<0.001)。联合用药组瞳孔直径大于单独用药组(F=30.63,P<0.001),随时间延长,联合用药组瞳孔直径均大于单独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3,P<0.001)。2组点眼后75 min SE改变值与瞳孔直径增加值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在我国6~12岁儿童中,1%环喷托酯-复方托吡卡胺联合用药在麻痹效果、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方面均未优于1%环喷托酯单独用药,而联合用药后瞳孔散大的不良反应明显大于单独用药。

  • 标签: 睫状肌麻痹 环喷托酯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晶状体后囊支撑的人工晶状体两点式沟悬吊术与四点式沟悬吊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晶状体后囊支撑行人工晶状体沟悬吊术患者59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两点式人工晶状体沟悬吊术组29例(30只眼),四点式人工晶状体沟悬吊术组30例(30只眼),所有患眼均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比较两组视力、散光度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结果术后两组3个月视力均提高,较术前视力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点式组:t=8.355,P=0.000;四点式组:t=7.227,P=0.000)。术后3个月视力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P=0.348)。四点式组较两点式组术后散光度变化小(t=2.431,P=0.018),术后人工晶状体偏斜较少(P=0.026)。结论人工晶状体两点式悬吊与四点式悬吊均可提高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四点式悬吊术后散光等症状更轻,且术后更不易发生人工晶状体偏斜。

  • 标签: 晶状体,人工 悬吊术,睫状沟,两点式,四点式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巩膜瓣下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外伤性晶状体脱位60例(6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组30例,行传统沟缝线固定植入术;改良组30例,行改良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行UBM检查。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视力、人工晶状体偏心量、倾斜度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改良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传统组的70.00%(21/30)(χ2=5.455,P=0.020)。手术后改良组的视力(BCVA,logMAR)为-0.12±0.01,优于传统组的0.01±0.003(t=68.201,P<0.001)。重复测量结果显示,术后1周、1、6及12个月改良组患者的平均偏心量及平均倾斜度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发生、偏心量≥1 mm及倾斜度>5°为晶状体脱位患者影响疗效的因素。结论改良沟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脱位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平均偏心量≥1 mm及平均倾斜度>5°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疗效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晶状体半脱位 晶状体,人工 晶状体植入,眼内 固定,缝线,睫状沟,改良 并发症 因素,影响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背阔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皮鳞细胞癌(鳞癌)切除后创面的效果,探讨两种皮瓣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头皮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CT检查,未见癌转移,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无血管疾病,实施肿瘤扩大切除后创面采用背阔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2种皮瓣的术中血管变异情况,吻合血管直径,血管蒂的长度,皮瓣切取面积、切取时间,吻合血管时间,手术时间,供区和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测量或记录。结果共纳入21例病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2~61岁。其中11例采用背阔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0例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随访1~2年,21例皮瓣全部成活。背阔皮瓣组无血管变异病例,而股前外侧皮瓣组有2例血管变异。背阔皮瓣组吻合动脉血管直径为(2.14±0.09) mm,静脉为(2.49±0.10) mm;血管蒂的长度为(6.14±0.28) cm;皮瓣切取面积(135.0±20.8) cm2、切取时间(114.8±3.0) min;吻合血管时间(20.8±0.8) min;手术时间(6.5±0.2) h。股前外侧皮瓣组吻合动脉血管直径为(2.15±0.14) mm,静脉为(2.45±0.15) mm;血管蒂的长度(6.80±0.31) cm;皮瓣切取面积(159.9±16.4) cm2、切取时间(119.8±3.6) min;吻合血管时间(21.5±0.9) min;手术时间(6.9±0.2) h。2种皮瓣手术中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别。背阔皮瓣组供区总体并发症发生(7例)较股前外侧皮瓣组(4例)多;受区总体并发症发生(1例)较股前外侧皮瓣组(2例)少。结论背阔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皮鳞癌切除后创面均能取得良好效果。背阔皮瓣血管恒定,手术相对简单、风险低,更适合初学者;股前外侧皮瓣较薄,供区并发症发生少,患者易接受,并可在仰卧位下完成手术操作,更适合老年患者。

  • 标签: 外科皮瓣 游离组织瓣 肿瘤,鳞状细胞 肌皮瓣,背阔肌 股前外侧皮瓣
  • 简介:摘要报道改良下位斜方皮瓣制作修复放疗后侧颅底复发性肿瘤术后缺损1例。患者34岁男性,因"右眼外斜及复视3个月"行增强CT检查发现右侧筛窦、额窦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细胞癌,术后肿瘤复发3次,分别利用颞瓣、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缺损,第3次手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出现坏死,行皮瓣切除后创面缺损大,且患者有根治性放疗史,修复难度高,最终选择应用改良下位斜方皮瓣修复创面。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皮瓣一期愈合,外观较好,肩功能保留完好,术后1年因颅底鳞细胞癌复发死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背阔瓣游离移植治疗头顶部鳞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伴颅骨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0年1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头顶部鳞细胞癌伴颅骨侵袭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50~65岁,原始病变面积为5 cm×4 cm~15 cm×8 cm。术前根据颅骨CT三维重建结果预估颅骨切除范围并采用三维打印技术预制钛网。Ⅰ期行肿瘤扩大切除后,头皮软组织缺损面积为8 cm×7 cm~18 cm×11 cm,采用预成形钛网修补,并采用面积为10 cm×9 cm~20 cm×13 cm的背阔瓣覆盖钛网,将胸背动静脉与一侧颞浅动静脉吻合,对供区肌肉断端行拉拢缝合或缝扎处理,将背部皮肤重新覆盖回供区。Ⅰ期术后第10天进行Ⅱ期手术,取患者股前外侧薄中厚皮片覆盖背阔瓣。统计Ⅰ期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观察Ⅰ期术后瓣及Ⅱ期术后皮片存活情况,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头部外观、肿瘤有无复发。结果患者平均Ⅰ期手术时长为12.1 h,且术中出血量不超过1 200 mL,Ⅰ期术后瓣和Ⅱ期术后皮片全部存活良好。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钛网外露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头顶部受区外观形态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应用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背阔瓣游离移植加中厚皮覆盖修复头顶部鳞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伴颅骨缺损的创面,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该方法可在有效覆盖创面的同时,使受区和供区均获得良好的功能及外观。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颅骨 打印,三维 修复外科手术 背阔肌 肌瓣 游离移植
  • 简介:摘要探讨眼轮匝蒂颞部岛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切除后下眼睑缺损的效果。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眼睑分裂痣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4~29岁,平均20.45岁。上眼睑切除后缺损行推进皮瓣或植皮,下眼睑分裂痣切除后根据皮肤缺损形态及面积行眼轮匝蒂颞部岛皮瓣修复。11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2个月,11例患者双眼外形对称、眼睑开合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无下眼睑外翻、外眦角形态对称、肿物均无复发。睑缘及睑结膜侵及2例患者无改变,术后效果满意。眼轮匝蒂颞部岛皮瓣可一期修复轻中度下眼睑分裂痣切除缺损,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 标签: 眼睑分裂痣 眼轮匝肌蒂皮瓣 颞部 岛状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脊柱-骨盆矢位形态Roussouly分型下椎旁群在腰椎不同节段的分布特点,探讨椎旁退变在不同Roussouly分型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责任节段:L2,3 3例(2.9%)、L3,4 14例(13.7%)、L4,5 58例(56.9%),L5S1 27例(23.5%)。依据脊柱-骨盆矢位形态的Roussouly分型进行分组,Ⅰ型组29例(28.4%),年龄为(57.0±11.7)岁(范围43~72岁);Ⅱ型组31例(30.4%),年龄为(56.9±10.3)岁(范围40~77岁);Ⅲ型组28例(27.5%),年龄为(53.5±12.9)岁(范围42~70岁);Ⅳ型组14例(13.7%),年龄为(59.7±9.5)岁(范围51~70岁)。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选取L1-2、L2-3、L3-4、L4-5及L5S1正中椎间盘水平的轴位MRI,分别测量椎旁群(背伸群及腰大)和相应节段椎间盘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计算肌肉的相对横截面积(relative cross-sectional area,RCSA)。四组患者椎旁群RCSA的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四组患者的年龄(F=1.067,P=0.367)、性别(χ2=2.412,P=0.491)和体质指数(F=0.326,P=0.48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ussoulyⅠ型组患者SF-36生理功能为(31.5±6.5)分(F=3.207,P=0.047),心理功能为(33.9±5.7)分(F=3.409,P=0.031),均低于其他三型。各型间腰痛VAS评分(F=0.140,P>0.05)、下肢痛VAS评分(F=0.622,P>0.05)及ODI(F=1.075,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L1-2~L5S1椎间盘水平,Roussouly Ⅳ型患者的腰大RCSA均明显低于其他三型(P<0.05),而Ⅰ、Ⅱ和Ⅲ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oussoulyⅠ型、Ⅱ型患者背伸群RCSA在L1-2~L5S1椎间盘水平明显低于Ⅲ型、Ⅳ型(P<0.05),而Ⅰ型与Ⅱ型、Ⅲ型与Ⅳ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四组患者腰大与背伸群RCSA在L1-2~L5S1椎间盘水平均呈递增趋势,但Ⅱ型患者比值较高,而Ⅳ型较低。结论不同Roussouly分型患者椎旁群RCSA存在明显差异,提示椎旁群与脊柱矢位形态相关,矢位形态可能在椎旁群退变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脂肪瘤"蘑菇"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腹腔镜 肾肿瘤剜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弓韧带上腰方前侧阻滞(SA-A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优化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80例,年龄28~64岁,体重52~78 kg,身高154~166 cm,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全身麻醉组(G组)和SA-AQLB联合全身麻醉组(SG组)。SG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SA-AQLB,分别注入0.4%罗哌卡因25 ml+地塞米松5 mg。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毕采用舒芬太尼2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行PCIA,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于术后1、6、12、24和48 h时记录腹部、盆腔和肩部的疼痛VAS评分,VAS评分>4分时,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中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气管拔管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SG组术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降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升高,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气管拔管时间缩短,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长,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减少,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各时点腹部、盆腔和肩部的疼痛VAS评分降低,恶心呕吐、尿潴留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相对于单纯全身麻醉而言,SA-A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时,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抑制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痛敏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腰肌 神经传导阻滞 弓状韧带 麻醉,全身 妇科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淋巴水肿-双行综合征(lymphedema-distichiasis syndrome,LDS)家系患者的FOXC2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患者的致病原因。方法采集家系成员血液样本并提取DNA和蛋白,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可疑致病变异后应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和患病母亲均携带FOXC2基因c.177C>G(p.Tyr59X)杂合无义变异,该变异目前尚未被报道过,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FOXC2蛋白表达下降。其母在早孕期B超提示胎儿NT增厚,孕21+1周行羊水穿刺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产前基因诊断结果提示胎儿也携带c.177C>G变异。结论FOXC2基因c.177C>G无义变异是患儿的致病原因,并导致Foxc2蛋白表达下降,胎儿NT增厚可能和Foxc2表达量下降有关。本研究结果扩大了FOXC2基因变异谱。

  • 标签: FOXC2基因 淋巴水肿-双行睫综合征 颈项透明层增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阔瓣在电烧伤后肩周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20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3例伴有肩周严重损伤的电烧伤患者,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9~55岁,对其进行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受伤肢体为左上肢8例、右上肢5例,均为Ⅲ~Ⅳ度焦痂创面,其中伴有肱二头缺损6例、三角缺损3例、肱三头缺损2例、肩周多条肌肉复合缺损2例。手术分2个阶段进行,Ⅰ期行肩周电烧伤创面清创探查,在保证全身状况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局部组织、保存肢体。最后1次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0 cm×6 cm~40 cm×15 cm,肌肉缺损面积为8 cm×4 cm~19 cm×12 cm,7例患者伴有肱骨外露。Ⅱ期根据残留肢体缺损程度,采用背阔瓣行肩周力重建,背阔瓣切取面积为15 cm×6 cm~20 cm×18 cm,剩余创面采用自体头部刃厚皮修复,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术后瓣成活和创面封闭情况及随访时供受区外观。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参照肩关节简明测试评分系统,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肩部外观及功能恢复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3例患者肩周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片移植区域残余创面,其中1例患者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换药后再次行自体头部刃厚皮移植后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肩周瓣外形饱满、不臃肿,修复区域萎缩性瘢痕质地柔软,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接近。瓣供区遗留线性缝合瘢痕,不影响整体外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60~90°,上举120~180°,力恢复Ⅳ级以上8例、Ⅲ级5例;肩关节功能评定为优8例、良5例;10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非常满意,3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背阔瓣的应用为肩周电烧伤后力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佳选择,术区外形好,上肢功能预后较佳。

  • 标签: 烧伤,电 肩周 肌力重建 背阔肌肌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