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原发性肝癌的人群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重要的卫生健康问题。外科手术一直是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也是部分中晚期肝癌的可选治疗方式。最近几年肝癌药物治疗获得重要进展,人们已开始探索药物治疗进入早期和中期领域,与现有的治疗手段结合。现重点讨论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以及二者结合的方式和对未来肝癌治疗格局的影响。

  • 标签: 肝细胞癌 药物疗法 免疫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晚期或不可切除的患者,全身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仍是晚期一线标准化疗方案,同时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亦是一线治疗可选择的方案。研究证实免疫治疗作为后线治疗生存获益优势明显,其中纳武单抗疾病控制率达61%,且中位总生存期超过1年。此外,针对FGFR2、IDH1/2、HER-2等胆道肿瘤主要驱动基因的靶向药物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成为晚期胆道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对晚期胆道肿瘤系统化疗、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 标签: 胆道肿瘤 药物疗法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固定系统(OBS)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应用OBS治疗的64例胫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46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44.3岁;骨折类型:闭合性粉碎性骨折或多段骨折38例,伴有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缺损、胫骨外露的患者2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20 d,平均13.6 d;根据骨折术后愈合时间、皮肤软组织缺损覆盖愈合情况、术后功能康复情况评估疗效。结果64例患者术后获12~50个月(平均26.3个月)随访。术后3~8个月骨折端开始有明显的骨痂形成,术后9~18个月已达骨性愈合,踝关节及膝关节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皮肤缺损患者在行固定术后3~6周达完全愈合,皮肤完全覆盖骨面。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评分系统评定患肢功能:优28例,良30例,中6例,优良率90.6%。结论OBS对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粉碎性、多段性等复杂胫骨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胫骨骨折 软组织损伤 外固定器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 简介:摘要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率逐年升高,青少年时期(10~19岁)是其第二个发病高峰。本文报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介入血管瘤科2021年7月至8月连续收治的3例青少年急诊VTE病例,均完成AngioJet药物机械血栓清除治疗(PMT),2例存活,1例死亡。同时对AngioJet装置在青少年VTE疾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

  • 标签: 青少年 静脉血栓栓塞症 药物机械血栓清除治疗 治疗
  • 简介:摘要肝癌手术切除率偏低和术后复发率较高是当前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寻求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治疗有望打破传统局部治疗的局限性,在肝癌术前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一些新型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肝癌新辅助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有学者探讨了系统治疗方案在肝癌术后的应用,但由于选择患者的标准不同,其有效性仍未达成共识。目前,系统治疗在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流程,对于靶向药物及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知之甚少。本文就系统治疗在肝癌术前与术后的可行性,以及围手术期需要关注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肝癌围手术期的系统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肝脏肿瘤 系统治疗 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able-Ready索绑系统应用于不同类型股骨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H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79例患者,根据初次THA所使用的股骨假体类型,分为生物型假体组(47例)、骨水泥假体组(32例)。t检验或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χ2=0.855)、年龄(t=-1.132)、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温哥华分型(χ2=0.349)、住院时间(t=-0.872)、骨折愈合时间(t=-1.336)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生物型假体组的手术时间(t=-5.860)、术中出血量(t=-50.128)比骨水泥假体组少(P<0.05)。两组患者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前的髋关节Harris疼痛评分(t=-1.897)、功能评分(t=1.7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年评估Harris评分,疼痛情况(Z=-1.157)、功能情况(Z=-0.540)与受伤前比较,评分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Harris畸形评分(t=-0.858)、关节活动度评分(t=-1.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访期间生物型假体组出现共计7例并发症;骨水泥型假体组出现共计6例并发症,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6,P>0.05)。结论Cable-Ready索绑系统应用于生物型假体和骨水泥型假体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基本一致,但应用生物型假体的患者可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 标签: 髋假体 骨折固定术,内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ngioJet流变抽栓系统(ART)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伴有溶栓禁忌证或溶栓失败的21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大面积肺栓塞(MPE)10例和次大面积肺栓塞(sMPE)11例,均急诊行ART治疗。根据手术造影结果和严重并发症情况观察技术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休克指数(SI)、Miller指数(MI)、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动脉氧分压(PaO2)的变化,评估ART清除肺动脉内血栓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ART治疗APE的技术成功率为100%(21/21),术中4例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1例患者术后出现颅内出血,手术成功率为71.4%(15/21)。所有MPE和sMPE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手术后SI、MI、MPAP较手术前降低,PaO2较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患者因病情严重并自动离院外,20例患者顺利出院,随访时间(5.3±1.2)个月,随访期间2例MPE患者分别因癌症和心肌梗死死亡,其他患者无明显肺栓塞症状,肺动脉血栓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ART治疗APE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APE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肺栓塞 血栓切除术 AngioJet流变血栓清除术
  • 作者: 杨成林 李建彬 王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济南 250117,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与国家肿瘤临床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70
  • 简介:摘要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合理布局术后放疗与辅助系统治疗既可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又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部分系统治疗与放疗的最佳时序已经证实,但仍有方案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新辅助化疗者术后巩固化疗与术后放疗同步治疗的安全性、HER-2阳性患者术后双靶治疗与术后放疗同步治疗的安全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同步放疗的安全性等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本文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与术后辅助系统治疗的顺序选择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放疗 术后系统治疗 顺序选择
  • 简介:摘要慢性创面现代治疗方法发展快速,在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上起到积极作用;但慢性创面传统治疗方法也具有潜在优势,应对这些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相关认识,并且积极将这些方法应用于临床以发挥其治疗作用。本文主要就创面清洁、保守性清创、中医中药、蛆虫疗法和酶清创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医学,中国传统 清创术 慢性创面 传统治疗 蛆虫疗法 创面清洁
  • 简介:摘要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rucellosis spondylitis)是布鲁杆菌病的一种,占布鲁杆菌病发生率的2%~53%。近年来我国因养殖业的发展和城市宠物饲养的增加,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有流行的趋势。目前,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病变特点认识不足,治疗不规范。因此,就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规范、鉴别诊断、治疗规范等问题,结合诊疗的经验及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为临床工作中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布鲁杆菌性脊柱炎规范的临床诊断还依赖于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仅从疾病的某个方面进行诊断,容易产生误诊或漏诊。尽管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有一些较为特殊的临床特征,但在临床中有时需与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尤其需要与脊柱结核进行鉴别。药物治疗是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最基本环节或最主要环节,手术治疗是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重要治疗手段。国内关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缺乏高质量的研究,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研究多为临床经验总结,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故进行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多中心研究,对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规范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尽管近年来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与手术安全性显著提高,但患者远期预后仍无显著改善。在目前多学科诊断与治疗的背景下,胰腺癌作为系统性疾病,传统“surgery first”的治疗策略面临质疑与挑战。对于局部进展期、交界可切除及合并有高复发风险的可切除胰腺癌,提倡先行系统治疗即“surgery last”的治疗策略;对于生物学行为良好的可切除胰腺癌,宜行“surgery first”治疗策略。

  • 标签: 普通外科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 Surgery first Surgery las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脉冲电场是近来年新兴的心房颤动(房颤)消融能量来源。相较射频和冷冻消融而言,脉冲电场消融具有快速且特异性损伤心肌的优势,尤其适用于肺静脉隔离。本团队于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4月7日,使用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完成3例阵发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本文报道这3例的急性期及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

  • 标签: 心房颤动 脉冲电场消融 肺静脉隔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aveflex半刚性内固定系统联合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51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65.5±5.6)岁(范围58~73岁)。术前行椎间隙退变的影像学分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价标准及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23例主要责任节段行减压固定融合,邻近次要责任或退变节段行Waveflex半刚性内固定(联合组);28例双节责任节段均行减压固定融合(融合组)。于摄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术后及随访时的半刚性内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DHI)及椎间孔高度(intervertebral foramina height,IFH),头侧邻近节段椎间隙的DHI及IFH,头侧邻近节段椎体的水平位移(horizontal displacement,HD);融合组测量头侧邻近节段椎间隙的DHI及IFH,头侧邻近节段椎体的HD。并行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疗效。结果51例随访时间(5.4±0.3)年(范围5.2~6.3年)。联合组与融合组腰腿痛及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1年及5年末次随访时SF-MPQ及ODI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半刚性内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指数术前,术后3个月、1年及5年分别为37.8%±7.6%、37.9%±7.4%、36.5%±6.9%、36.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刚性内固定节段椎间孔高度术前,术后3个月、1年及5年分别为(21.5±2.8)、(21.4±2.8)、(20.4±2.7)、(19.4±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刚性内固定头侧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指数术前,术后3个月、1年及5年分别为37.1%±9.3%、36.8%±9.1%、35.2%±9.1%、33.9%±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刚性内固定头侧邻近节段椎间孔高度术前,术后3个月、1年及5年分别为(21.9±3.0)、(21.4±3.0)、(20.4±2.9)、(19.5±2.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刚性内固定头侧邻近节段椎体水平位移术前,术后3个月、1年及5年分别为(2.2±0.7)、(2.3±0.5)、(2.5±0.5)、(2.8±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联合组1例半刚性钛棒断裂,1例半刚性内固定节段螺钉松动,3例术后麻木症状缓解不明显,2例半刚性固定节段关节突关节自发性融合。结论Waveflex半刚性内固定对术前退变的腰椎间盘起到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椎间融合后半刚性内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但仍需更长期的随访研究。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急性膝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12月山西汾西矿业集团职工总医院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水肿、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与对照组(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5%)与对照组(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0.08±3.33)d,对照组为(13.89±2.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3,P<0.05)。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急性膝关节损伤效果显著,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损伤 射频消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系统性疾病,随着治疗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RA治疗药物出现,但如药物副作用、治疗效果等问题依旧存在,这阻碍了RA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目前来说,有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被发现,这类药物递送系统在提高目的药物的靶向性、利用度、缓释性等方面表现优异。其中,水凝胶药物递送系统因其特殊的作用特点与结构,使其相较于其他药物递送系统拥有独特优势,这对于RA的药物治疗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将重点对几种水凝胶载药体系在RA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药物疗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以下简称人工肝)治疗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纳入2020年1月31日至2月18日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中心病房收治的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其中重型3例,危重型3例。根据患者病情制订人工肝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变化。结果截至2020年2月24日,2例重型患者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9 d;2例危重型患者仍在院治疗中,1例死亡。3例重型患者均采用血液滤过治疗;2例危重型采用血浆置换+血液滤过治疗模式,1例采用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治疗前6例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分别为6.42、2.63、15.00、15.09、12.04和30.41,治疗后分别为4.77、6.05、4.86、5.43、32.77和23.46,变化无规律。6例患者淋巴细胞绝对数在治疗前偏低,中位数为382/μL,人工肝治疗后淋巴细胞绝对数上升,中位数为476/μL。检测3例危重型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2例在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分别从26 042.00 ng/L和282.03 ng/L下降至226.85 ng/L和26.15 ng/L,1例患者IL-6水平持续升高,从30.14 ng/L上升至709.25 ng/L,该例患者最终死亡。结论人工肝治疗可改善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提升其淋巴细胞和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IL-6水平与疾病进展有关,或能作为早期鉴别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后因素。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不稳定性骶骨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导致脊柱骨盆力学传导结构受损,引起行走功能障碍。由于骶骨复杂的局部解剖、独特的生物力学和较差的骨质量,骶骨骨折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钉棒固定系统在治疗变异骶骨骨折及较为严重骶骨骨折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技术的引入,钉棒固定系统已衍变出多种结构类型,根据固定范围是否延伸至脊柱分为脊柱骨盆稳定技术和骨盆稳定技术两大类。笔者从生物力学性能和临床疗效方面对骶骨骨折治疗相关钉棒固定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内固定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骶骨 骨折固定术,内 椎弓根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