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咽鼓管声测(Sonotubometry,STM)和螺旋CT观察健康人咽鼓管开放状态下的功能和形态,通过STM训练咽鼓管开放动作并优化CT参数,以期对咽鼓管做出更全面的评估。方法13名健康志愿者(男10名,女3名,年龄22~26岁)经STM监测下的咽鼓管主被动开放训练后,在立位和仰卧位下测得吞咽、捏鼻鼓气(Valsalva动作)时的咽鼓管开放持续时间和声压最大值。CT设置参数A(扫描层厚6.0 mm,层厚手动重建为0.6 mm,三维重建层厚0.6 mm)和参数B(扫描层厚0.4 mm,三维重建层厚0.4 mm);在参数A下行静态扫描和Valsalva扫描,在参数B下行Valsalva扫描。多平面重建后测量咽鼓管骨部和软骨部的面积。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体位下,Valsalva动作较吞咽动作的咽鼓管开放持续时间更长,开放声压最大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立位比仰卧位Valsalva动作咽鼓管开放持续时间更长(P<0.05)。在CT参数A条件下,Valsalva动作下测量的软骨部面积比静态下测量的面积大(P<0.05);Valsalva动作下,参数A所测得的软骨部面积大于参数B所测得的面积(P<0.05);参数B的扫描时间长于参数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Vasalva动作下的STM测试配合CT参数A下的Valsalva扫描,可以Valsalva被动咽鼓管开放为共通点,互补反映咽鼓管形态及功能,既可呈现常规CT无法获得的咽鼓管开放管腔影像,又可对照观察咽鼓管的开闭过程,为咽鼓管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 标签: 咽鼓管 声测法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60例,均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和MSCT诊断,统计MSCT诊断不同组织病理学的检出率和不同组织病理学MSCT征象,分析MSCT征象和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MS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总检出率为97.50%(156/160),鳞癌检出率为95.71%(67/70),腺癌检出率为98.61%(71/72),腺鳞癌检出率为100.00%(9/9),小细胞癌检出率为100.00%(9/9)。鳞癌患者多存在深分叶征,腺癌患者多存在空泡、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深分叶征(r=0.741)和鳞癌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空泡(r=0.649)、毛刺征(r=0.712)、空气支气管征(r=0.0691)、支气管血管集束征(r=0.637)和腺癌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MS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较高,且MSCT征象和鳞癌、腺癌发生率显著相关,临床可结合MSCT诊断鉴别组织病理学类型,为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影像学支持。

  • 标签: 肺癌 多层螺旋CT 组织病理学 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新西兰兔梅毒螺旋体感染体内扩散模型。方法新西兰兔睾丸内复苏梅毒螺旋体标准株(Nichols),并连续分离传代,收集第2代梅毒螺旋体菌株悬液接种于新西兰兔背部皮肤。感染21 d后麻醉处死新西兰兔,收集血液,无菌分离感染部位组织以及肝脏、脾脏、睾丸和淋巴结。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织器官梅毒螺旋体扩散情况。结果新西兰兔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第21天所有接种部位均出现皮肤损伤(硬结和溃疡),病理检查显示感染部位出现大量炎症细胞,主要包括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实时定量PCR显示肝脏、脾脏、睾丸等组织器官存在大量梅毒螺旋体。结论新西兰兔背部皮肤接种梅毒螺旋体后能通过血液和淋巴结扩散到肝脏、脾脏、睾丸等组织器官,成功构建新西兰兔梅毒螺旋体感染体内扩散模型。

  • 标签: 苍白密螺旋体 疾病模型,动物 病理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对梅毒螺旋体(Tp)的吞噬作用及Tp刺激后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方法用Tp Nichols株作用人单核细胞THP-1来源的M0型巨噬细胞后,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对Tp的吞噬作用及巨噬细胞内结构的变化。Tp作用M0型巨噬细胞12 h后,继续培养24 h、48 h、72 h和6 d,分别通过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CD86、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CD16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 p70、干扰素γ、趋化因子配体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1β水平,以及M2型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Dunnett-t检验进行组间数据比较。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Tp刺激巨噬细胞后,巨噬细胞伸出伪足将Tp吞噬进细胞内,引起内质网肿胀、明显不规则增生和线粒体体积增大。而且,Tp刺激巨噬细胞后,继续培养24 h、48 h、72 h及6 d后巨噬细胞均高表达CD86,但低表达CD163,且24 h时上清液中IL-12 p70、干扰素γ、趋化因子配体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1β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但TGF-β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吞噬Tp后内质网、线粒体结构发生变化;Tp可诱导M0型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且在6 d内不发生M1/M2型巨噬细胞再转化。

  • 标签: 苍白密螺旋体 巨噬细胞活化 细胞分化 细胞因子类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异位胰腺(GEP)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特点。方法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邵逸夫医院收治的21例GEP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分析病灶大小、部位、生长方式、有无囊变及瘤周脂线;测量病灶CT值[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强化比值(强化幅度/平扫CT值)],并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21例GEP病灶长径(20.80±11.44)mm,短径(15.14±5.96)mm,长径/短径比值1.34±0.25;多呈类圆形[12例(57.1%)],多位于胃体[12例(57.1%)],多呈腔外生长[12例(57.1%)];6例(28.6%)可见瘤周脂线;仅1例(4.8%)见囊变。GEP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模式,平扫CT值为(40.99±8.51)HU,动脉期CT值为(78.11±18.27)HU,静脉期CT值为(93.87±15.14)HU,强化比值1.41±0.75。平扫CT值与强化比值呈负相关(r=-0.74)。结论多排螺旋CT可很好地显示GEP大小、部位、生长方式、囊变、瘤周脂线及强化特点等,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

  • 标签: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胃异位胰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异位胰腺(GEP)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特点。方法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邵逸夫医院收治的21例GEP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分析病灶大小、部位、生长方式、有无囊变及瘤周脂线;测量病灶CT值[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强化比值(强化幅度/平扫CT值)],并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21例GEP病灶长径(20.80±11.44)mm,短径(15.14±5.96)mm,长径/短径比值1.34±0.25;多呈类圆形[12例(57.1%)],多位于胃体[12例(57.1%)],多呈腔外生长[12例(57.1%)];6例(28.6%)可见瘤周脂线;仅1例(4.8%)见囊变。GEP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模式,平扫CT值为(40.99±8.51)HU,动脉期CT值为(78.11±18.27)HU,静脉期CT值为(93.87±15.14)HU,强化比值1.41±0.75。平扫CT值与强化比值呈负相关(r=-0.74)。结论多排螺旋CT可很好地显示GEP大小、部位、生长方式、囊变、瘤周脂线及强化特点等,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

  • 标签: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胃异位胰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腔型肺癌的多层螺旋CT特征性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2-2019年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囊腔型肺癌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分期、病理结果和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结果27例均为周围型肺癌,形态学分型中Ⅵ型12例,占44.44%;腺癌17例,占62.96%;TNM分期Ⅰa期18例,占66.67%。70%以上的CT征象包括:囊腔不规则形占70.37%(19/27),多囊占74.07%(20/27),囊腔内部结构有血管穿行占70.37%(19/27);90%以上的CT征象包括:囊腔内壁不光整92.59%(25/27),囊腔边缘模糊96.30%(26/27)。结论囊腔型肺癌的诊断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当出现囊腔壁增厚、周围边界不清及血管集束征和胸膜凹陷征象等周围型肺癌基本征象时应考虑到这种不典型肺癌。

  • 标签: 肺肿瘤 癌,腺样囊性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临床 肿瘤分期 形态发生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儿童Abernethy畸形Ⅰb型并肝移植一例。患儿因反复解血便3年于2019年10月6日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CT血管成像显示门静脉主干呈“残端状”改变,肠系膜下静脉与右侧髂内静脉交通,其门静脉血绝大部分通过肠系膜下静脉与髂静脉异常沟通,继而汇入下腔静脉。患者行肝移植术重建门静脉,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诊断:慢性肝炎2级,纤维化程度2期改变。

  • 标签: Abenethy畸形I型 CT血管成像 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HP-CagA)、HP分离株空泡形成毒素基因A(HP-VacA)与胃癌发生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胃癌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良性胃部病变患者80例作为良性对照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临床资料、HP-CagA、HP-VacA阳性表达率,分析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价HP-CagA、HP-VacA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有胃癌家族史、高盐饮食、喜好烫食、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降低、合并脂肪肝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吸烟、情绪抑郁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HP-CagA、HP-VacA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对照组、健康对照组[82.93%(73/88)比62.50%(50/80)和26.25%(21/80)、30.68%(27/88)比7.50%(6/80)和0](P<0.05)。HP-CagA、HP-VacA与胃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P-CagA、HP-VacA阳性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HP-CagA、HP-VacA阳性HP感染与胃癌关系密切,加强对HP-CagA、HP-VacA阳性的HP感染患者的治疗,对切断胃癌早期发生环节、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及社会意义。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胃肿瘤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分离株空泡形成毒素基因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HP-CagA)、HP分离株空泡形成毒素基因A(HP-VacA)与胃癌发生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胃癌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良性胃部病变患者80例作为良性对照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临床资料、HP-CagA、HP-VacA阳性表达率,分析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价HP-CagA、HP-VacA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有胃癌家族史、高盐饮食、喜好烫食、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降低、合并脂肪肝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吸烟、情绪抑郁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HP-CagA、HP-VacA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对照组、健康对照组[82.93%(73/88)比62.50%(50/80)和26.25%(21/80)、30.68%(27/88)比7.50%(6/80)和0](P<0.05)。HP-CagA、HP-VacA与胃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P-CagA、HP-VacA阳性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HP-CagA、HP-VacA阳性HP感染与胃癌关系密切,加强对HP-CagA、HP-VacA阳性的HP感染患者的治疗,对切断胃癌早期发生环节、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及社会意义。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胃肿瘤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分离株空泡形成毒素基因A 预后
  • 简介: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进入循环系统进行血行播散导致的多系统损害,但目前其全身播散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基于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本文从梅毒螺旋体黏附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间连接和细胞骨架系统破坏、血管生成、炎症细胞浸润等多方面探讨梅毒螺旋体血行播散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梅毒 苍白密螺旋体 血液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怀疑肠结核,行MSCTE检查并最终确诊肠结核的病例22例,对肠结核的MSCTE影像学征象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本组病例中病变肠壁增厚表现为对称性均匀增厚或不均匀非对称性增厚,增厚肠壁呈均匀性强化、分层样强化、局灶性不均匀强化,以分层样强化多见,局灶性不均匀强化是指中度或明显强化的肠病内见不强化或低强化小灶。部分病例合并腹膜、系膜、网膜、腹腔淋巴结的累及可以辅助诊断。病变肠管与正常肠管壁的厚度及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E可以全面评估肠结核的受累肠管及肠外组织、器官的CT改变,与常规检查相比可以获得病变更多的信息,有利于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小肠造影 肠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怀疑肠结核,行MSCTE检查并最终确诊肠结核的病例22例,对肠结核的MSCTE影像学征象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本组病例中病变肠壁增厚表现为对称性均匀增厚或不均匀非对称性增厚,增厚肠壁呈均匀性强化、分层样强化、局灶性不均匀强化,以分层样强化多见,局灶性不均匀强化是指中度或明显强化的肠病内见不强化或低强化小灶。部分病例合并腹膜、系膜、网膜、腹腔淋巴结的累及可以辅助诊断。病变肠管与正常肠管壁的厚度及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E可以全面评估肠结核的受累肠管及肠外组织、器官的CT改变,与常规检查相比可以获得病变更多的信息,有利于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小肠造影 肠结核
  • 简介:摘要急性胸痛是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起病急,可危及生命,最常见的病因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夹层,对病因进行早期明确及对高危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筛查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多层螺旋CT具有成像速度快、对急性胸痛早期诊断准确度高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胸痛三联征检查一次扫描可同时观察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为进一步规范急诊胸痛三联征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牵头组织国内相关技术专家,结合国内外专家共识和参考文献,经国内专家多次讨论,对胸痛三联征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检查前准备、扫描方案、图像后处理、图像质量控制以及辐射剂量控制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急性胸痛三联征中多层螺旋CT检查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制定临床诊疗策略。

  • 标签: 胸痛三联征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84例,均行128层MSCTA、CT肺动脉造影(CTPA)及MRI检查。以CTPA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对照分析128层MSCT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能。结果8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CTPA结果示,肺动脉栓塞阳性64例,阴性20例。128层MSCT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准确度为95.24%(80/84),灵敏度为96.88%(62/64),阴性预测值为90.00%(18/20),高于MRI相应值(P<0.05)。结论128层MSCT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较高。

  • 标签: 肺动脉 栓塞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对胆总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扩张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对胆总管扩张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的成像率为100.00%(80/80),定位准确率为100.00%(80/80),诊断准确度为92.50%(74/8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75%(75/80)。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对胆管系统的显示评分为(4.59±1.24)分,对胆道解剖结构与胆管壁的显示评分为(4.12±0.64)分。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能较好显示胆道结构,有利于对胆总管扩张病变进行定性、定量及定位分析。

  • 标签: 胆总管扩张 多层螺旋CT 曲面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在缺乏科学证据而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在某个问题上存在相互矛盾证据的情况下面临着如何决策的问题,制订共识是其解决手段之一。本文回顾2种常用的共识制订方法即德尔菲(Delphi process)和名义小组(nominal group technique)。德尔菲是通过问卷收集相关专家关于给定问题的看法并进行反复评估;名义小组是通过结构化会议收集相关专家关于给定问题的看法并进行反复评估。(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69-373)

  • 标签: 共识制订 德尔菲法 名义小组法 研究方法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MSCT)对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慈溪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将临床结果与MSCT影像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0例胃癌患者术后标本显示均为单发癌,其中贲门胃底13例(16.25%)、胃体21例(26.25%)、胃窦部46例(57.50%);累及胃底+胃体21例(26.25%)、累及胃窦+胃体34例(42.50%)、累及胃底+胃体+胃窦共13例(16.25%)。胃癌患者病理结果显示Borrmann Ⅰ型12例(15.00%)、Ⅱ型28例(35.00%)、Ⅲ型27例(33.75%)、Ⅳ型13例(16.25%)。术前MSCT Borrmann Ⅰ型准确率为83.33%、Ⅱ型准确率为78.57%、Ⅲ型准确率为77.78%、Ⅳ型准确率为84.62%,总准确率为80.00%;进展期胃癌患者MSCT术前Borrmann分型诊断观察者内一致性、观察者间一次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883、0.853,均 P<0.001。结论MSCT对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且重复性好。

  • 标签: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胃肿瘤 Borrmann分型 病理 诊断 准确率 一致性 重复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螺旋断层治疗技术下进行全身皮肤照射(TSI)的可行性。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TSI治疗的3例蕈样霉菌病患者分别采用低温热塑高分子材料俯卧位固定、潜水衣结合负压真空袋仰卧位固定、低温热塑高分子材料结合真空袋仰卧位固定方法,观察固定效果并计算平均摆位误差、靶区适形指数(CI)、靶区均匀性指数(HI)和靶区Dmean。结果3种体位固定方式均起到良好固定效果,设计的放疗计划各参数均能达到临床要求。3例患者平均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分别为(0.26±3.40)、(-2.63±4.63)、(6.13±4.86) mm,靶区CI为0.56±0.09、HI为1.186±0.059、Dmean为(2586.56±63.28) cGy。结论低温热塑高分子材料或潜水衣都可以联合真空袋进行TSI治疗的体位固定。通过补偿膜剂量建成效应提高表皮剂量达临床要求,为螺旋断层治疗技术进行TSI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体位固定方法。

  • 标签: 螺旋断层治疗 全身皮肤照射 体位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窝螺旋桨皮瓣整复腋窝皱襞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6年7月—2020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11例腋窝前皱襞或前后皱襞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8~48岁,病灶累及单侧腋窝9例、双侧腋窝2例,患肢肩关节外展25~100°。对腋窝皱襞挛缩瘢痕进行切除及松解,形成面积为8 cm×5 cm~24 cm×20 cm创面。根据腋窝残余正常皮肤的情况,设计面积为5 cm×3 cm~24 cm×10 cm的2、3、4叶螺旋桨皮瓣修复瘢痕切除及松解后形成的创面。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不能完全缝合的残余创面游离移植大腿内侧或腹部全厚皮片。记录2、3、4叶螺旋桨皮瓣应用情况及术后即刻患侧肩关节外展角度,观察术后皮瓣和皮片成活情况,随访观察瘢痕挛缩复发情况、皮瓣外观、患侧肩关节外展角度、患侧肩关节及上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1例患者移植的13个腋窝螺旋桨皮瓣中,双叶螺旋桨皮瓣9个、3叶螺旋桨皮瓣2个、4叶螺旋桨皮瓣2个。术后即刻患侧肩关节外展达110~165°。术后皮瓣全部成活;9个皮瓣供区游离移植皮片修复,术后7个供区皮片全部成活,2个供区切口瘢痕糜烂且移植皮片小块坏死,其中1个创面经清创后移植大腿内侧刃厚皮修复,1个创面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腋窝瘢痕挛缩无复发;皮瓣颜色与受区匹配,弹性良好;患侧肩关节外展达120~165°,患侧肩关节旋前旋后、上臂上举及环转运动均良好。结论应用腋窝螺旋桨皮瓣整复腋窝皱襞瘢痕挛缩效果较佳,术后患者皮瓣外观较佳,肩关节的活动及上臂功能恢复较好。

  • 标签: 外科皮瓣 瘢痕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