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60岁女性因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80万U/粒),每晚置阴道穹隆处1粒。首次用药后5 h,患者出现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发热(体温38.5~38.9 ℃)等流感样症状;24 h后再次用药1粒,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停用该药并行物理降温。停药第2天患者体温降至37.5~37.9 ℃,第3天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减轻,第4天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干扰素α 投药,阴道内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防控科收治的113例手足口病患儿,男65例,女48例,年龄(2.31±0.85)岁,年龄范围为1~5岁。用抽签法随机分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n=57)和利巴韦林组(n=56)。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水平、神经功能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计数(WBC)、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患儿口腔溃疡消退时间[(2.81±0.63)d]、退热时间[(2.61±0.52)d]、厌食改善时间[(2.32±0.56)d]、手足皮疹结痂时间[(2.78±0.64)d]均早于利巴韦林组[(3.22±0.72)d、(3.37±0.70)d、(2.89±0.71)d、(3.17±0.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患儿嗜睡、易惊、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2.21±1.13)d、(2.34±1.19)d、(2.31±0.82)d、(2.26±0.90)d]早于利巴韦林组[(2.74±1.34)d、(3.18±1.25)d、(2.87±0.96)d、(3.06±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NSE水平[(13.14±1.67)mg/L]低于利巴韦林组[(21.98±2.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患儿ALT、AST、WBC、CK-MB水平[(33.79±4.86)U/L、(42.19±3.86)U/L、(7.19±0.76)×109/L、(24.38±2.86)U/L]均低于利巴韦林组[(37.65±5.37)U/L、(47.07±4.76)U/L、(8.13±0.86)×109/L、(29.68±3.1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能够通过抑制病毒细胞增殖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肌功能和肝功能,并通过增强中枢神经供血和供氧,改善神经功能。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手足口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B(histone lysine-K specific methyltransferase 2B,KMT2B),也称为混合谱系白血病2(mixed lineage leukemia 2,MLL2)蛋白,属于哺乳动物组蛋白H3赖氨酸4(histone H3 lysine-K 4,H3K4)特异性的甲氨基转移酶家族,在广泛的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KMT2B蛋白本身及其介导转录的某些特定基因启动子、强化子或附近顺式调节位点上的H3K4甲基化(H3K4me)的修饰,均能引起表观遗传修饰异常的改变,从而通过调控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随着国内外近年来对KMT2B蛋白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发现KMT2B与早期生长迟缓、胚胎死亡、自主运动的控制和儿童肌张力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关。此外,MLL家族的MLL2在肝细胞癌、白血病、结肠直肠癌和神经胶质瘤等肿瘤里高表达,表现出有促肿瘤功能。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KMT2B基因、KMT2B蛋白特征和生物学功能,还强调了基因调控、组织发育、先天性疾病和肿瘤疾病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疾病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KMT2B 组蛋H3赖氨酸4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 肿瘤 H3K4me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细胞增强因子2B(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B,MEF2B)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亚型、结构亚型、SOX1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年1月至2019年5月60例M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石蜡组织,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进行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MCL,男性占优势(男女比为3∶1)。组织学分组,经典型MCL居多(经典型48例,变异型12例)。结构学分组,非全网型比例高(非全网型50例,全网型10例)。经典型MCL的患者多见于>60岁老年人(29例)。无论病理亚型还是结构亚型MCL,病变多为结内、结外共存病变。SOX11(+)MCL常见于经典型(P=0.040),倾向于全网型(P=0.086)。MEF2B在MCL的表达率为60.0%(36/60),MEF2B在经典型、全网型、SOX11(+)MCL中表达率高,分别显著高于变异型、非全网型、SOX11(-)MCL(P<0.05)。MEF2B阳性及阴性组MCL临床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OX11(-)MCL相比,SOX11(+)MCL的瘤细胞表达MEF2B百分比显著增高(P=0.027)。MEF2B表达与瘤细胞增殖无关(P=0.341)。MEF2B及SOX11不同表达组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304,P=0.819)。变异型(母细胞/多形性)MCL的2年内病死率明显高于经典型MCL(P<0.05)。结论MEF2B在MCL的表达与病理亚型、结构亚型、SOX11的表达有关,但与增殖及预后无关。2年内病死率高仅见于变异型MCL。然而有关MEF2B在MCL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淋巴瘤 病理学,临床 肌细胞增强因子2B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NUVB治疗成人水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这段时间内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和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收治的水痘患者124例,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分为4组。对照1组(n=31)实施单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对照2组(n=31)实施单纯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照3组(n=31)实施单纯NUVB治疗;治疗组(n=31)实施盐酸伐昔洛韦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NUVB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2组及3组[61.29%(19/31)比35.48%(11/31)比29.04%(9/31)比32.26%(1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分别与3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90%(4/31)比6.45%(2/31)比3.23%(1/31)比3.23%(1/31)](P=0.523)。结论观察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NUVB治疗成人水痘的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适于临床使用。

  • 标签: 水痘 盐酸伐昔洛韦片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NUV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在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2B (sodium channel-voltage-gated-beta 2B,SCN2B)介导的学习记忆认知功能改善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将SCN2B基因敲除小鼠(SCN2B-/-)与APP基因敲除小鼠(APP-/-)、APP基因杂合子(APP+/-)以及APP基因过表达小鼠(APP+/+)配对杂交,用PCR基因检测技术对同窝小鼠尾组织进行基因分型,分为SCN2B-/-APP-/-组,SCN2B-/-APP+/-组以及SCN2B-/-APP+/+组,C57BL/6野生型小鼠则为野生型(wild type,WT)组,每组9只。并将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SCN2B-/-APP-/-、SCN2B-/- APP+/-、SCN2B-/-APP+/+转基因小鼠和同龄野生型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与Y迷宫行为学实验来检测每组之间的认知功能;取6、12、18月龄SCN2B-/-APP-/-、SCN2B-/- APP+/-、SCN2B-/-APP+/+的三种转基因小鼠和同龄野生型小鼠进行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起的检测,同时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基底及远端突起数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行为学实验结果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1)水迷宫实验数据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数据显示18月龄小鼠中逃避潜伏期的组别和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时间×组别=3.63,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18月龄小鼠中,与SCN2B-/-APP+/-组和SCN2B-/-APP-/-组小鼠比较,SCN2B-/-APP+/+组小鼠第4~6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第4天:(47.00±2.00)s,(43.11±1.96) s,(41.89±3.06)s,t=-4.16,1.00,均P<0.05;第5天:(45.22±2.54) s,(36.33±2.78) s,(37.00±2.45)s,t= -7.08,-0.54,均P<0.05;第6天:(38.11±2.03)s,(34.11±2.32)s,(33.00±2.91)s,t=-3.90,0.90,均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18.00±1.73)s,(25.56±1.33)s,(24.33±1.94)s;t=10.37,1.56,均P<0.05]。(2)Y-迷宫结果显示,与SCN2B-/-APP-/-组和SCN2B-/-APP+/-组小鼠比较,18月龄SCN2B-/-APP+/+组小鼠新颖臂进入次数减少[(50.22±3.68)次,(57.22±3.74)次,(58.44±5.14)次;t=3.40,-0.48,均P<0.05],在新颖臂内停留时间减少[(10.89±0.62)min,(14.33±0.59)min,(13.89±0.74)min;t=8.16,0.44,均P<0.05]、在新颖臂活动距离明显减少[(37.26±2.01)m ,(45.67±2.45)m,(46.11±3.27)m ;t=7.81,0.91,均P<0.05]。(3)Golgi染色结果显示,与SCN2B-/- APP-/-组和SCN2B-/-APP +/-组小鼠比较,18月龄SCN2B-/-APP +/+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顶端树突数量[顶端树突数量:(1.78±0.37)个,(3.67±0.81)个,(3.00±1.21)个;t=3.36,1.41,均P<0.05]和基底树突数量[基底树突数量:(1.11±0.50)个,(3.11±0.50)个,(2.56±0.69)个;t=4.06,1.21,均P<0.05]均显著减少。结论SCN2B敲低可以改善老年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而过表达APP可以部分抵消SCN2B敲低引起的小鼠认知功能改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基底及远端的突起数量而发挥作用的。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2B 淀粉样前体蛋白 认知障碍 转基因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常规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脑炎(VE)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VE患儿5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24/25)较对照组76.00%(19/25)高(P<0.05);观察组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搐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2/25)与对照组4.00%(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常规抗病毒治疗VE患儿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病毒性脑炎(VE)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患儿 女,8日龄,因“血小板减少5 d”于2020年4月收入北京儿童医院。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外院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血小板输注暂时有效,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可见巨大血小板,低浓度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阳性,二代测序提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基因c.3946G>A(p.V1316M)杂合突变,诊断为血管性血友病2B型。本例系自发性突变,我国尚无该突变位点报道。本病以预防出血为主要处理原则,患儿无活动性出血,病情平稳,未输注血制品(含成分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IFNα-2b)及5-氟尿嘧啶(5-FU)治疗眼表鳞状细胞肿瘤(OSSN)后角膜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6例(16眼)OSSN以IFNα-2b (100万IU/mL)及1% 5-FU每日4次滴眼,用药前后以活体共焦显微镜(IVCM)观察瘤体及瘤体下方角膜的改变。结果治疗后4个月瘤体细胞的多形性明显减轻、反光明显降低,病变区域异常细胞与正常上皮细胞边界模糊不清;基底细胞"星空外观"减少甚至消失;上皮下神经纤维重新出现并逐渐增多。另外,角膜树突状细胞明亮的伴有小突起的细胞颗粒变为高反射密集、较大分支结构的细胞。结论IVCM观察到了局部应用IFNα-2b及5-FU后OSSN上皮细胞的多形性减轻、反光降低及角膜树突状细胞密度增加。

  • 标签: 肿瘤,鳞状细胞,眼表 细胞,树突状 显微镜,活体,共聚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性脑白质病(megalencephalic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ubcortical cyst,MLC)2B型患儿及其家系的临床特征与HEPACAM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例HEPACAM基因变异导致的MLC2B型患儿的临床、影像资料及患儿母亲、舅舅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1岁7个月,因抽搐就诊,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头围异常增大,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两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呈广泛性长T1长T2信号、右前颞囊肿、脑回增宽、脑沟浅平。基因测序提示HEPACAM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c.437C>T错义变异,其母携带相同变异,父亲未发现异常。母亲及舅舅幼时有头围增大史,成年后母亲头围正常、舅舅头围仍大于正常成年人。结论该患儿携带HEPACAM基因一个杂合变异,诊断为MLC2B型。上述变异来源于母亲,MLC2B可能存在外显不全。

  • 标签: 巨颅 囊肿 脑白质病 HEPACAM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口咽部喷雾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参加本研究的安徽省内11家三甲医院共收集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80例,按住院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利巴韦林对照组。在清热解毒和抗感染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儿咽部喷洒rhIFNα2b 9 g/L盐水溶液[100万IU/mL,10万IU/(0.1 mL·揿)],对照组患儿咽部喷洒利巴韦林喷剂(0.5 mg/揿,150揿),2组治疗方法相同,均为每次3揿,每日4次,连续给药5 d,提前痊愈者不再给药治疗。所有患儿观察至临床痊愈,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并评估口咽局部喷洒rhIFNα2b的安全性。结果180例患儿均完成研究,其中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和就诊前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治疗组显效率[63.3%(57/9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8.9%(35/9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4,P=0.00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87/90例),与对照组[92.2%(83/90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24,P=0.169)。治疗组发热[(32.59±20.73) h比(45.72±26.96) h]、充血[(76.48±23.12) h比(92.44±24.31) h]、疱疹[(72.99±25.77) h比(85.09±26.62) h]、流涎[(45.44±24.96) h比(54.42±31.20) h]和畏食[(62.70±23.99) h比(78.71±30.54) h]等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前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3.02±4.41) ng/L比(13.57±9.27)ng/L]、白细胞介素-6(IL-6)[(26.48±11.31) ng/L比(30.15±15.55) ng/L]和C反应蛋白(CRP)[(19.34±14.11) mg/L比(19.83±14.57) m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7.26±1.99) ng/L和(2.42±0.73) ng/L,均低于对照组[(12.09±6.39) ng/L和(7.32±11.51)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患儿血清CRP水平[(2.21±3.34) mg/L比(2.99±4.81) 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咽拭子治疗前后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5.3%(32/49例)和40.6%(13/32例),与对照组[66.7%(36/54例)和41.0%(16/39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90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5/90例);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hIFNα2b口咽部喷雾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相对利巴韦林可明显提高临床显效率,加快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缩短总病程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利巴韦林 咽部喷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与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干扰素α2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75.56%,34/45),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咳嗽、呼吸困难、憋喘、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与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IL-6、CysLTs、ECP、SP-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应用孟鲁司特钠与干扰素α2b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康复进程,改善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孟鲁司特钠 干扰素α2b 呼吸道合胞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B反义RNA 1(CDKN2B-AS1)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534例UC患者,以及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6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静脉血CDKN2B-AS1(rs1063192、rs10757274、rs10757278、rs1333048、rs2383207)的基因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U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CDKN2B-AS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差异,以及对UC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应用Haploview 4.2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UC患者rs1063192的变异基因型AG+GG和变异等位基因G的频率均高于健康对照者[32.4%(173/534)比24.8%(139/560)、18.1%(193/1 068)比13.7%(153/1 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45、1.40,95%置信区间(95%CI) 1.12~1.89、1.11~1.77,P=0.006、0.004,校正P=0.030、0.020]。UC患者rs10757274的变异等位基因G的频率低于健康对照者[34.7%(371/1 068)比39.5%(442/1 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82,95%CI 0.69~0.98,P=0.025),但经Bonferroni法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0.05)。蒙特利尔分型为广泛结肠炎的患者rs1063192的纯合子变异基因型GG的频率高于直肠炎+左半结肠炎患者[6.6%(14/211)比1.9%(6/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2,95%CI 1.47~10.42,P=0.006,校正P=0.030)。CDKN2B-AS1基因的rs10757274、rs2383207、rs10757278和rs1333048彼此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UC患者单倍型GGGC的频率低于健康对照者[33.3%(355.5/1 068)比37.8%(423.4/1 120)],而单倍型AGGC的频率高于健康对照者[6.7%(71.7/1 068)比3.6%(40.3/1 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1.16,P=0.028、<0.001)。结论CDKN2B-AS1基因的rs1063192变异可能增加UC发病风险,其纯合子变异基因型GG携带者发生广泛结肠炎的风险可能增高。由rs10757274、rs2383207、rs10757278、rs1333048构成的单倍型中,携带单倍型GGGC可能降低UC发病风险,而携带单倍型AGGC可能增加UC发病风险。rs10757274变异与U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 标签: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B-AS1 结肠炎,溃疡性 多态性,单核苷酸 单倍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干扰素α-2b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急性期患儿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金翘颗粒。两组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心肌酶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咽峡部疱疹消退时间[(3.05±0.74)d]、流涎消退时间[(2.31±0.68)d]和发热消退时间[(1.36±0.39)d]均短于对照组[(4.38±0.98)d、(3.83±1.07)d、(2.54±0.71)d](t=7.773、8.562、10.40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A[(1.49±0.16)g/L]、IgG[(10.29±0.89)g/L]和IgM[(1.26±0.14)g/L]均高于对照组[(1.13±0.12)g/L、(9.35±0.72)g/L和(0.98±0.13)g/L](t=12.855、5.864、10.46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74.29±2.15)%]、CD4+[(40.85±1.65)%]和CD4+/CD8+(1.87±0.23)均高于对照组[(67.96±2.43)%、(38.02±1.20)%和(1.49±0.14)](t=13.933、9.906、10.07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147.86±15.42)U/L]和乳酸脱氢酶[(128.64±14.25)U/L]均低于对照组[(176.95±13.15)U/L和(184.32±18.98)U/L](t=10.251、16.754,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16%(47/51)]高于对照组[74.51%(38/51)](χ2=5.718,P<0.05)。结论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干扰素α-2b对急性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疗效明显,可改善患儿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减轻心肌损害。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CD4阳性T淋巴细胞 CD4-CD8比值 小儿金翘颗粒 干扰素α-2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在手足口病患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14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方法对症支持治疗,均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对症护理干预,两组均进行1个月护理。记录并统计两组护理后退热、疱疹结痂、疱疹消退、初次进食及住院时间;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护理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护理前后1个月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TNF-γ)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记录并统计两组护理后感染、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绞痛及嗜酸粒细胞增多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感染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退热、疱疹结痂、疱疹消退、初次进食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1个月CRP、IL-6、TNF-r和IL-1β水平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治疗、护理后1个月CRP、IL-6、TNF-r和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感染、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绞痛及嗜酸粒细胞增多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用于手足口病患者中有助于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对症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 高压氧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是一种具有良性细胞学特征、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肿瘤,国内外文献有对胸腺瘤远处转移的报道,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肺、肝、纵隔等,发生于腹壁的转移罕见报道,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1例B2/B3混合型胸腺瘤腹壁转移病例进行报告,并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总结晚期转移性胸腺瘤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腹壁转移灶的放疗,联合GM-CSF的应用,患者腹壁病灶退缩明显且不良反应轻微。该病例为合并肌无力的晚期转移性胸腺瘤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胸腺瘤 肿瘤转移 放射疗法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α-2b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给予α-2b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HBV-DNA不可检测率、HBeAg转换率和HBeAg阴转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HBV-DNA不可检测率、HBeAg转换率、HBeAg阴转率分别为50.0%(17/34)、67.6%(23/34)、61.8%(21/34),均高于对照组23.5%(8/34)、41.2%(14/34)、35.3%(1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分别为(47.2±9.8)%、(2.9±1.3),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为(23.4±5.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34),低于对照组35.3%(1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α-2b干扰素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减轻患者不适感,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临床可推广使用。

  • 标签: α-2b干扰素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百分比
  • 简介:摘要例1,男,6岁,因间断鼻衄4年余入院,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低浓度瑞斯脱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阳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基因c.3916C>T(p.R1306 W)杂合错义突变。例2,女,8日龄,因血小板减少5 d入院,予以人免疫球蛋白输注无效,低浓度瑞斯脱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阳性,vWF基因c.3946G>A(p.V1316M)杂合错义突变,为自发突变。例3,因间断鼻衄3年余入院,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外院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低浓度瑞斯脱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阳性,vWF基因c.3946G>A(p.V1316M)杂合错义突变,为自发突变。3例患儿均确诊为血管性血友病。例1及例3应用含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人血源性凝血因子Ⅷ可止血,血小板可升至正常。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