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12~15岁青少年恒牙龋病状况,为开展青少年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城乡12~15岁青少年共3 771人。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牙冠龋病情况,计算不同特征人群患龋率、龋补填充比、窝沟封闭率等。结果贵州省12~15岁青少年恒牙患龋率为29.62%(1 117/3 771),龋补充填比2.53,窝沟封闭率2.17%。城市青少年恒牙患龋率31.43%,高于农村青少年的2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1,P<0.01);女性恒牙患龋率33.16%,高于男性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26,P<0.01)。结论贵州省12~15岁人群患龋率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且龋补充填比及窝沟封闭率均较低。贵州省青少年的恒牙患龋情况严峻,应提高口腔公共卫生预防管理能力,有效控制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龋齿 青少年 流行病学调查 横断面调查 窝沟封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15个省份城乡成年男性居民吸烟状况与睡眠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有完整吸烟状况和睡眠时间的18~64岁成年男性共计4 419人,其中城市1 713人(38.8%),农村2 706人(61.2%)。依据调查对象是否吸烟以及吸烟者每日吸烟数量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吸烟、轻度吸烟(1~14支/d)、中度吸烟(15~24支/d)和重度吸烟(≥25支/d)4组。根据睡眠时间长短将研究对象的睡眠状况分为睡眠不足(<7 h/d)、睡眠适宜(≥7 h/d且<9 h/d)和睡眠过多(≥9 h/d) 3类。利用两水平混合效应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成年男性吸烟状况和睡眠时间的关系。结果城乡男性的吸烟率分别为45.7%和53.8%。城乡男性重度吸烟者中,睡眠适宜的人群比例最低(分别为66.7%和68.1%),而睡眠不足人群比例最高(分别为15.3%和20.3%)。农村男性重度吸烟者的平均每日睡眠时间比不吸烟人群减少了0.21 h (β=-0.21,95%CI:-0.44~-0.01),且重度吸烟者患睡眠不足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1.83倍(OR=1.83,95%CI:1.03~3.23)。结论重度吸烟与我国农村地区成年男性居民睡眠时间减少及睡眠不足的风险增加存在关联。

  • 标签: 吸烟 重度吸烟 睡眠时间 睡眠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成年居民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状况。方法本文数据来自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将参加本次调查并有完整调查数据的8 217名18~59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使用德国罗氏尿酸试剂检测盒,通过酶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德国罗氏C701/702)统一检测调查人群空腹血清尿酸。分析研究对象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下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结果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18~59岁成年居民血清尿酸平均水平为288.0 μmol/L,加权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9.8%。其中男性血清尿酸平均水平为329.7 μmol/L,加权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5.1%,女性血清尿酸平均水平为254.3 μmol/L,加权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5.8%;城市居民血清尿酸平均水平为298.5 μmol/L,加权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0.9%,农村居民血清尿酸平均水平为281.9 μmol/L,加权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9.1%。男性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女性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的趋势。结论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的成年居民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建议针对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因素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成年居民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15~49岁女性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和聚集性。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数据,分析15~49岁女性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TG升高、HDL-C降低和危险因素聚集的流行特征。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于2005年发布的定义判定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具有≥2项危险因素定义为危险因素聚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与各代谢性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 991名15~49岁女性,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TG升高、HDL-C降低、存在≥1项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聚集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44(47.4%)、464(23.3%)、123(6.2%)、327(16.4%)、1 025(51.5%)、1 501(75.4%)、874(43.9%)。与15~19岁组相比,25~、30~、35~、40~、45~49岁年龄组中心性肥胖和30~、35~、40~、45~49岁年龄组血压升高的危险性较高,25~29岁血糖升高的危险性较低,45~49岁存在≥1项危险因素和聚集的危险性较高。BMI≥24.0 kg/m2者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TG升高、HDL-C降低、存在≥1项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性分别是BMI 18.5~24.0 kg/m2者的14.16、3.05、2.46、2.49、2.42、9.79、7.39倍。西部地区15~49岁女性血糖升高、TG升高和东部地区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的危险性高于中部地区。未发现收入水平、城乡地区与各代谢性危险因素及聚集存在显著关联。结论年龄、BMI水平和地域分布是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针对危险因素的不良变化采取精确的防控措施。

  • 标签: 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长艳 胡婷 段恬筱 任仙 简文 罗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阳 550025 贵州医科大学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贵州省食品营养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贵阳 550025,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阳 550025 贵州医科大学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竹荪多糖(DIP)对亚砷酸钠(NaAsO2)诱导人肝细胞(L-02细胞)中PINK1/Parkin途径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且状态良好的L-02细胞分为对照组、NaAsO2组(10 μmol/L)、DIP组(80 μg/ml)、DIP + NaAsO2组(80 μg/ml DIP + 10 μmol/L NaAsO2)、活性氧(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5 mmol/L)、NAC + NaAsO2组(5 mmol/L NAC + 10 μmol/L NaAsO2)。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PINK1、Parkin的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及自噬体,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AsO2组p62、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均较高(P均< 0.05);与NaAsO2组比较,DIP、DIP + NaAsO2、NAC、NAC + NaAsO2组p62、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均较低(P均< 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与对照组比较,NaAsO2组L-02细胞线粒体损伤明显,自噬小体数量增多;与NaAsO2组比较,DIP + NaAsO2组线粒体肿胀程度减小,空泡变性减少,自噬小体数量减少。与对照组(33 110.00 ± 2 191.28)比较,NaAsO2组细胞内ROS水平较高(48 000.00 ± 2 395.31,P < 0.05);DIP + NaAsO2组细胞内ROS水平(38 670.00 ± 2 620.56)与NaAsO2组比较明显降低(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改变(P > 0.05)。结论NaAsO2可以诱导L-02细胞内PINK1/Parkin途径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发生,DIP可以缓解NaAsO2诱导的线粒体自噬。DIP可能通过对ROS的调控来影响NaAsO2诱导的PINK1/Parkin途径介导的线粒体自噬。

  • 标签: 竹荪多糖 亚砷酸钠 线粒体自噬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2011年3月至2019年3月我科收治的15例纽扣电池食管异物患儿的病例资料。术前检查中,14例术前X线平片发现双密度指环样结构,1例胸部CT检查示双密度指环样结构。患儿均行异物取出术,随访至2019年6月30日,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食管周围脓肿1例,气管食管瘘4例,并发食管狭窄1例,无死亡病例。当患儿表现为呕吐、拒食、流涎、哭闹时,要警惕食管异物的可能性。术后胸部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食管穿孔等并发症。鼻-空肠置管对食管穿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通过活性氧(ROS)蓄积及线粒体损伤诱导人肝细胞L-02凋亡的作用,为砷中毒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为对照组、NaAsO2组(10 μmol/L NaAsO2)、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5 mmol/L NAC)、NaAsO2 + NAC组(10 μmol/L NaAsO2、5 mmol/L NAC),培养24 h。分别用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JC-1染色法、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比例和细胞凋亡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色素C蛋白(Cyt-C)、线粒体DNA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COXⅣ)mR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间细胞内ROS水平(3 857 392.33 ± 44 928.39、4 515 288.00 ± 32 660.64、3 670 150.67 ± 101 987.69、4 035 235.67 ± 99 995.30),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比例(2.16 ± 0.54、7.95 ± 0.52、2.70 ± 0.29、1.01 ± 0.23),细胞总凋亡率(1.45 ± 0.03、4.27 ± 0.17、1.87 ± 0.12、2.52 ± 0.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62.62、159.81、112.70,P均< 0.05);各组间Caspase3、Cyt-C、COXⅣ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9.20、7.33、14.87,P均< 0.05);各组间活化Caspase3(cleaved-Caspase3)、Cyt-C、COXⅣ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1.42、8.01、83.30,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NaAsO2组L-02细胞内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比例、细胞总凋亡率明显增高(P均< 0.05);Caspase3、Cyt-C mRNA和cleaved-Caspase3、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均< 0.05),COX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均< 0.05)。与NaAsO2组比较,NaAsO2 + NAC组细胞内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比例、细胞总凋亡率明显下降(P均< 0.05);Caspase3 mRNA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 0.05),Cyt-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 0.05),COX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均< 0.05)。结论NaAsO2可刺激L-02细胞产生大量ROS,诱发线粒体去极化,引发线粒体损伤,使Cyt-C向线粒体外释放增加,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Caspase3蛋白酶而引起L-02细胞发生凋亡,这有可能是砷致肝损伤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砷剂 活性氧 线粒体 凋亡 L-02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点,评价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介入封堵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以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因咯血就诊,并诊断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1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临床症状及胸部增强CT表现,经内科抗感染及止血治疗无效的患儿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经导管应用栓塞微粒球介入封堵治疗,评价封堵效果及随诊复发情况。结果15例患儿中男9例、女6例,年龄9.8(3.7,12.1)岁,体重35(16,55)kg,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咯血,仅2例患儿有血红蛋白下降,胸部增强CT显示患儿支气管动脉可见增粗迂曲,其中单支病变11例,多支病变4例,11例患儿有不同程度肺炎表现,4例患儿出现肺不张,除1例内科治疗有效外,余14例均应用栓塞微粒球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12例患儿经单次手术完全封堵所有瘘管,2例患儿因瘘管过多,单次手术难以根治,采用分次封堵,其中1例广泛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多次手术仍未封堵完全。其余13例患儿中仅有2例在术中判定完全封堵后,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2年再次出现咯血症状,行二次封堵后未再咯血,术后患儿均未见胸痛及脊髓截瘫等严重并发症。14例介入封堵手术的患儿随访1.4(0.9,2.9)年,1例患儿未能完全封堵,仍间断少量咯血,余患儿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多以咯血为首发症状,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患儿,应用栓塞微粒球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效果良好,复发率低且安全、可行。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动脉 放射学,介入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采用腔内技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15例的临床资料。1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8例导管取栓,4例导管取栓+置管溶栓;3例肠系膜上动脉硬化狭窄继发血栓,行导管取栓、球囊扩张和置管溶栓。技术成功率100%,14例患者术后急性肠缺血症状即刻缓解、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24 h出现腹膜刺激征象,行部分肠段切除术。本研究结果显示及早血管腔内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可快速、有效地开通患者肠道血运。

  • 标签:
  • 简介:AbstractTwin anemia polycythemia sequence (TAPS) is a chronic form of unbalanced feto-fetal transfusion through minuscule placental anastomoses in monochorionic twin pregnancies, leading to anemia in the donor twin and polycythemia in the recipient twin. TAPS can occur spontaneously in up to 5% of monochorionic twins or can arise in 2%-16% of cases after incomplete laser surgery for 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TAPS can develop across the entire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 Antenatal diagnosis for TAPS is reached via Doppler measurement of the fe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peak systolic velocity, showing an increased velocity in the donor, combined with a decreased velocity in the recipi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TAPS include expectant management, preterm delivery, intrauterine blood transfusion with or without a partial exchange transfusion, fetoscopic laser surgery and selective feticide. The best treatment option is unclear and is currently being investigated in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the TAPS trial). Spontaneous fetal demise occurs in 5%-11% of TAPS twins, more often in donors (8%-18%) than in recipients (2%-5%). Severe long-term neurodevelopmental impairment is seen in 9% of TAPS twins, with donors having an increased risk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hearing problems (15%).

  • 标签: Polycythemia Anemia Twin anemia polycythemia sequence Monochorionic twins 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Placent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底颈内动脉瘤的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1995—2017年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的15例颅底颈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5例患者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7~67岁,中位年龄44岁。15例患者中DSA确诊13例,CTA确诊2例;首发症状为鼻出血的假性动脉瘤13例,其中有明确的头面部外伤史8例,颅底肿瘤放疗史5例;头痛伴颅神经障碍的真性动脉瘤2例。15例患者采用栓塞和/或手术修复等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2~12年,观察患者是否治愈及存活状态。结果8例外伤史患者中5例行血管栓塞治疗痊愈;2例患者未行血管栓塞,之后因大量鼻出血死亡;1例血管栓塞术后出现进行性脑梗死,之后死亡。5例颅底肿瘤放疗后患者,1例行血管栓塞后脑梗死,之后死亡;2例行血管栓塞后因原发肿瘤复发侵及颅内,于院外死亡;1例行血管栓塞联合手术治疗恢复良好;1例放弃治疗,院外大出血死亡。首诊为头痛的2例患者,1例误行手术致鼻出血后于院外行血管栓塞治疗;1例因个人原因放弃治疗死亡。总计院内死亡4例,院外死亡4例,生存7例。结论颈内动脉瘤是颅底病变中的高危疾病,伴有外伤、放疗史的鼻出血及头痛伴颅神经障碍的患者应考虑颈内动脉瘤可能,需行DSA、CTA检查进行确诊。耳鼻咽喉科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鼻出血 颅底 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栓塞,治疗性
  • 简介:摘要急性草铵膦中毒可造成患者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损害,重者出现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而危及生命,应予以重视并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本文对2018年3至8月全军中毒救治中心收治的经毒物检测确诊为急性口服草铵膦中毒的15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急性草铵膦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 标签: 中毒 草铵膦 肺水肿 中毒性脑病 重症
  • 简介:摘要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一种应激反应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之一。GDF15在体内组织广泛表达,如前列腺和胎盘中高表达,肺组织内微量表达。在应激或病理状态下,GDF15表达明显增加。在肺部,GDF15主要由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分泌。近年来研究表明GDF15与肺部疾病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GDF15在肺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生长分化因子 肺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阿霉素耐药性及蛋白激酶C-α(PRKC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阿霉素耐药株K562/A02,使用2.5~50.0 μmol/L的阿霉素处理,检测K562、K562/A02对阿霉素的耐药性,计算药物半抑制浓度(IC50);采用终浓度5 μmol/L的阿霉素溶液处理K562/A02细胞,并将K562/A02细胞分为对照组、抑制剂组(50 μmol/L PRKCA抑制剂)及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RKCA、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RKCA、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P-糖蛋白(P-gp)表达情况。结果与K562比较,K562/A02对阿霉素的IC50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抑制剂组及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升高(P<0.05),PRKCA mRNA[(0.45±0.08)、(0.92±0.10)、(0.57±0.05)、(0.35±0.04)比(1.00±0.12)]、MDR1 mRNA[(0.73±0.08)、(0.87±0.09)、(0.65±0.07)、(0.41±0.05)比(1.00±0.11)]及PRKCA蛋白[(0.59±0.09)、(0.78±0.12)、(0.61±0.11)、(0.42±0.07)比(0.96±0.14)]、MRP蛋白[(0.62±0.08)、(0.79±0.13)、(0.62±0.10)、(0.41±0.06)比(0.98±0.14)]、P-gp[(0.55±0.08)、(0.75±0.12)、(0.59±0.09)、(0.35±0.06)比(0.92±0.15)]表达降低(P<0.05),且小檗碱呈药物剂量依赖性(P<0.05);过表达PRKCA可显著抑制小檗碱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作用。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下调PRKCA逆转人白血病耐药株K562/A02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 标签: 小檗碱 蛋白激酶C-α K562细胞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健康人肝细胞株L02的影响。方法以健康人肝细胞株L02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剂量rhTPO[对照组(0 U rhTPO)、低剂量组(150 U rhTPO)及高剂量组(750 U rhTPO)]处理L02细胞,观察各组L0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A组(0 U rhTPO)、B组(15 U rhTPO)、C组(150 U rhTPO)及D组(1 500 U rhTPO)]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其磷酸化产物(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RK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L02细胞存活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8.843,P = 0.016)。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7.9 ± 4.0)%、(112.0± 1.6)%、(100.0 ± 2.5)%],且高剂量组细胞的存活率更高(P均< 0.05)。各组L02细胞间ERK蛋白及ERK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 1.140,P = 0.392;F = 0.437,P = 0.733),而各组L02细胞间p-ERK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1.400,P < 0.001),且B组、C组及D组细胞的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细胞(P均< 0.05),而B组、C组及D组细胞p-ERK蛋白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rhTPO可通过激活ERK促进L02细胞数量增殖。

  • 标签: 人肝细胞株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 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