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所引发的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在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环境下,独立董事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引入机构投资者使其与大股东抗衡,可以让独立董事真正独立。通过分析独立董事有效性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可以探讨引入机构投资者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影响,结合独立董事制度与机构投资者,可以提出解决公司治理核心问题的方法。

  • 标签: 独立董事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 简介:本文以2009年沪深交易所中采掘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等4个行来的47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公司治理、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了特定公司治理特征对公司研发政策的影响,并将公司治理、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之间有机联系起来。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大股东的科技背景对公司的研发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公司治理 研发投入 公司绩效
  • 简介:本文运用2006~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速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制度因素(政府参与、外资参与和企业所属关系)对二者关系的一次调节作用;还验证了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制度因素的二次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化速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未考虑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时,政府参与和外资参与对二者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企业隶属关系不显著;考虑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时,一方面,它削弱了政府参与、企业隶属关系对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对外资参与和企业绩效关系的二次调节作用则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尽管与传统发达经济体企业的渐进式国际化模式不同,但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外资参与以及政府支持实现国际化,不断积累国际化经验,跨过"后来者劣势"门槛后,再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国际化。

  • 标签: 国际化 企业绩效 国际化速度 制度因素 政府参与 外资参与
  • 简介:海南的"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存在制度非均衡,不利于海南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在的盈利机会导致了新的制度需求产生,从而诱导了新的制度供给——国际旅游岛战略。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国际旅游岛战略是实现了制度均衡的新时期海南经济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

  • 标签: 国际旅游岛 制度非均衡 制度均衡
  • 简介: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近年来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文献不断涌现且表现出既务实又创新的趋势。在本文中,我们对国内外有关过度投资的核心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归纳了该研究领域的主流观点与最新进展,有助于我们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并了解未来可能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过度投资 上市公司 述评 研究文献 热点话题 投资问题
  • 简介:分析不同的公司治理特征对财务重述影响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影响审计意见出具的途径基础上,选取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发生财务重述的A股上市公司以及2008年与之相对应的公司作为样本,构建Logistic模型分析财务重述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述期,财务重述程度、重述项目与审计意见正相关,财务重述性质、重述方向与审计意见的关系不显著;在重述前期,差错程度与审计意见正相关,其余变量与审计意见的关系不显著。

  • 标签: 公司治理 财务重述 审计意见
  • 简介:当前韩国正悄无声息地展开对自身文化的整合和全球传播,形成了独特的流行文化。韩国文化的崛起一方面在于它对自身文化的整合创新,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经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处理,从而形成韩国当代独特的文化。另一方面,它运用现代手段,将文化发展为产业,从而使文化生命力得以展现和推广。韩国娱乐经纪公司的运作模式,韩国流行文化产业化、流行文化国际化、目标市场本土化等经验,为中国流行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 标签: 流行文化 商业化运作 娱乐经纪公司
  • 简介:自吴思的《潜规则》一书面世以来,"潜规则"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潜规则是区别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第三种制度,它既依附于正式制度又逾越正式制度,造成多元规则并存,又腐蚀着非正式制度。尽管它增进了实施者的利益,却损害了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正义。为了压缩潜规则的运行空间,必须减小公权力所涉领域,充分发挥私权的作用,同时促进制度代理人与公共利益的共容。

  • 标签: 潜规则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经济秩序
  • 简介: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是民众环境知情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我国于2008年5月开始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但是,该法施行数年来,也暴露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立法层级较低、环境信息公开内容与范围界限不够明确、救济缺乏可行性等。应当尽快确立环境知情权的基本权利地位,提升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相关立法的层级;明确环境信息公开内容范围,细化信息安全界限;拓宽环境信息公布方式;优化环境信息公开的救济程序;完善整体配套制度等。

  • 标签: 环境信息 信息公开 完善
  • 简介:目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遭受各方面的阻力,举步维艰,而国外公务用车管理方面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的车改应该从配套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系统改革;进一步优化车改方案,推进公务用车管理的科学性;加强监督,健全惩戒机制等方面来推进.

  • 标签: 公务用车 公车制度 车改
  • 简介: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1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公司治理变量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职分离、薪酬委员会的设置、董事会独立性均对高管薪酬粘性影响不大,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高管薪酬粘性显著负相关,意味着股权集中度提高、大股东持股比例扩大、董事会规模扩张都有利于抑制公司高管薪酬的粘性。

  • 标签: 公司治理 高管薪酬 薪酬粘性
  • 简介: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税改革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首次将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框架.在财政法治、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宏观税负调整、税收优惠清理、地方税体系构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透明度提升、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等方面均有所涉及,成为未来十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试从理论层面和国际比较层面对三中全会涉及的财政问题进行解读,探讨未来中国十年财税改革的框架与实施路径.

  • 标签: 三中全会 财税体制 现代财政制度 国家治理
  • 简介: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在其建立、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制度、模式和体系三个较大的发展脉络。每个发展阶段都凸显其时代烙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从20世纪50年代的全职能,粗放型的管理制度到90年代末期的税收征管模式的提出与实施,从2003年的丰富了税收征管模式的内容到正在构建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建设,阐明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与模式的确立是一个嬗变过程,对我国税收征管模式实施效果不佳展开理性分析,并积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征管体系,以进一步促进税收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 标签: 税收征管改革 税收征管制度 征管模式 征管体系
  • 简介:《上海市住房公积金条例》的产生先于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受制于劣质土地财政,住房保障并没有成为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本职能。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既不反映保障性住宅的供给,也不反映保障性住宅的需求。中国住房公积金某种程度上不是住房保障基金,而是住房储蓄资金。城市劳动力价值支持基础上的保障性住宅供求衔接是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改革方向。

  • 标签: 住房公积金 住房保障 土地财政
  • 简介: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是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体现“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和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评选过程混乱、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制度的困境。本文即试图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浅显的探析。

  • 标签: 贫困学生 评定办法 制度设计
  • 简介: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病日渐凸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呈现出思想观念滞后、改革流于形式、改革措施缺乏联动性和监督乏力等诸多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廉政建设的客观要求.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思想为指导,剖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探究强化行政审批人员服务理念、健全行政审批制度管理体制、完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创新行政审批监督体系等方面的应对策略,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标签: 行政审批 行政审批制度 行政审批监督
  • 简介:在信托法上,信托登记是信托制度最为重要的公示方法,是实务领域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结合公示原则管窥信托登记的功能,结合现行法律反思信托登记的效力,结合我国国情探讨登记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同时,公法"谦抑"的观念表彰、公法与私法的柔性调和,可为信托登记制度的构建提供行之有效的思维进路。

  • 标签: 信托财产 登记 公法
  • 简介:随着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高管薪酬问题也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也不例外。中国高管薪酬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市场经济下企业收入分配的思想认识有偏差,对高薪作用的认识有偏差,高管薪酬制度有缺陷,高管薪酬不透明。限制高管薪酬的根本理由在于:现代企业已经不是纯私有企业,而是“社会企业”;限制高管薪酬,应当包括所有规模企业,所有的事业单位和挂靠单位。

  • 标签: 高管薪酬 业绩 激励机制
  • 简介:新刑诉法以专章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但该制度适用范围只限于轻微刑事案件。本文从刑事和解制度的现有规定、立法本旨、社会价值等方面入手,分析刑事和解制度适用于重罪刑事案件的利弊,从司法实务的角度,给予建设性的评价和建议。

  • 标签: 刑事和解制度 恢复性司法 适用范围 被害人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