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我国行政监督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国家向地方派驻中央督察机构,代表中央政府行使对地方公共资源的监管。本文试图回答:派驻机构是否存在驻地效应?具体而言,中央派驻机构驻地的督察效果,是否优于非驻地地区?利用国家土地督察的准自然实验特征,估计结果发现,中央派驻机构存在显著的驻地效应,土地督察局驻地地区的土地违法涉案面积比非驻地地区减少约36%。进一步检验发现,驻地效应的产生来自中央派驻机构本身的威慑力。

  • 标签: 驻地效应 派驻机构 土地违法
  • 简介:海外贸易对经济长期发展意义重大,其作用与要素结构紧密相关。南宋海外贸易比北宋更发达,在“商业革命”道路上走得更远。本文认为:南宋经济这一变化与要素禀赋紧密相关。北宋灭亡,宋朝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业和非农业的比较优势显著改变。本文利用宋朝“草市镇”数据,识别不同要素结构下海外贸易对“商业革命”的影响;进一步发现:宋朝海外贸易对“商业革命”的影响依赖水路,南宋水路发达,使其海外贸易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 标签: 比较优势 商业革命 海外贸易
  • 简介:本文利用2013-2015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声誉的影响,进一步从媒体关注的治理作用视角,探讨媒体关注在这一影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声誉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显著提高媒体关注度,媒体关注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企业声誉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对于拓展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非经济效益相关研究、引导各界重视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指导企业更好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高企业声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媒体关注 企业声誉 中介效应
  • 简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之下,有必要对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集聚效果进行计量分析。其地区的衰退与复兴,与该地区的新兴产业的选择与产业体系的重组发展息息相关。为此,我们借鉴前人研究的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集聚效应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为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和错位发展提供一些资料借鉴。

  • 标签: 东北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 集聚效应
  • 简介: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年和2015年构成混合截面数据,运用OLS与分位数回归估计工作单位性质、性别因不同的自评健康所产生的工资收入差异,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以降低健康选择的内生性问题。运用工资收入差异分解估计特征效应与系数效应。研究发现:自评健康的平均溢价效应约为18.07%。其中,非公共部门与女性就业群体的自评健康溢价效应较为明显。分位数回归表明随工资收入逐步递增,自评健康的溢价效应呈逐步递减趋势。工资收入差异分解表明,我国就业市场总体存在因自评健康所导致的工资收入歧视效应,且歧视效应是随工资收入成反向变动关系。各级政府、社会及企业应着力提升低收入就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其对缩小我国就业市场的工资收入差距,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水平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 标签: 自评健康 分位数回归 劳动力的市场歧视
  • 简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关系重大,但有关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将寻租作为调节因素引入"产业政策-企业创新"的研究框架,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两者间的作用机理。基于供给面-需求面-环境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进一步从动机上细分企业创新,然后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产业政策是否促进了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以及导致企业非实质性创新之寻租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不同层面政策效果各异,供给面和需求面政策促进了企业实质性创新,而环境面政策却诱发了企业迎合性创新,且寻租行为越频繁,诱发企业迎合性创新效果越强。这一对企业创新活动行为的新解释,为评价产业政策的效果提供了重要参考,且产业政策制定中,应紧密围绕"创新"本源。

  • 标签: 产业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类型 寻租行为 双重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