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独立审计及其信息产品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私有品”,应遵循市场原则来实现“优质优价”供应状态。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虽然具有“公共品”一些特征,但不过是基于私有产权“私有品”外溢“副产品”,因而也应在整体上参照市场原则来供应,即由真正需要独立审计及其高质量信息产品委托人来付费,或由上市公司代为付费,而不应由经营管理层及与之“合谋”大股东来“专断地”控制对独立审计及其信息产品质量选择。

  • 标签: 独立审计 独立审计价格 收费制度 私有品 公有品
  • 简介: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所引发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核心。在股权结构不合理环境下,独立董事有效性难以发挥。引入机构投资者使其与大股东抗衡,可以让独立董事真正独立。通过分析独立董事有效性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影响,可以探讨引入机构投资者对独立董事制度影响,结合独立董事制度与机构投资者,可以提出解决公司治理核心问题方法。

  • 标签: 独立董事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 简介:文章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将影响独立董事薪酬因素进行分类梳理。结果表明:现阶段学者们在方法上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独立董事薪酬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变量有:独立董事背景、独立董事年龄、公司规模、公司绩效、高管薪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例、公司面临风险、公司所处行业等。这些研究过程都采用大样本年度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数据获取难易程度和方法创新较难而导致。今后研究应从数据获取和方法选取上做更深入研究。

  • 标签: 独立董事 薪酬影响因素 独立董事背景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 简介:我国股市自起步开始,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政府行为影响。本文采用2006~2011年股市波动阶段发生23件代表性重大事件,应用事件研究法来检验政策事件对股市过度波动影响。从而得出政策事件是引发股市过度波动影响因素。

  • 标签: 政策事件 过度波动 实证分析
  • 简介:近期,结构性减税如同楼市限购、中小企业融资难、美国降级、欧债危机等财经热词一样引人关注,而这些热词背后反映是复杂多变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结构性减税”一词首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来,中央文件称,“我国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由于结构性减税这一创新性提法,在现有经济学词典上并无解释,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结构性减税”进行了大量解读和探讨,并产生了不同理解和分歧。

  • 标签: 结构 企业融资 经济环境 经济工作 财政政策 经济学
  • 简介:说到公务车品牌,你会最先想到哪一个?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四个圈奥迪在“人们印象中最常见公车品牌”中排名第一,选择比例高达56.8%;其次是大众,为29.6%;而唯一入选国产品牌“红旗”,却只有6.8%得票率,仅是奥迪零头。“圈内”“老人”——红旗都输得如此凄惨,那么其他后起之辈在公车采购中所占比例就更可以忽略不计了。调查或许存在随机性,但数据却总是为事实站队。统计数据显示,长期以来我国公务车采购中有近九成都是合资品牌。

  • 标签: 自主品牌汽车 调查结果 国产品牌 数据显示 合资品牌 公务车
  • 简介:成都民营经济发展规模逐年扩大,涉及领域更加广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为促进成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文章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明确民营经济发展目标,制定稳定和长远发展政策;二是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激发民间经济活力;三是制定民营企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民间资本拓展新产业领域;四是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扶持力度,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 标签: 成都 民营经济 政策建议
  • 简介:中小企业贷款获取难原因主要是大型商业银行没有足够支持动力,以及中小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有限。支持中小企业贷款,银行监管方面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优先安排对中小企业贷款,为中小企业贷款制订差异化监管政策体系,采取贷款税收优惠措施。

  • 标签: 中小企业 贷款 银行监管
  • 简介:经济不平等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一方面其表现为增量维度上收入不平等,另一方面则对应于存量维度上财富不平等。文献回顾表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平等。货币政策不仅可在长期内通过长期通货膨胀水平、总需求波动水平和经济增长作用于经济不平等,也可在短期内通过失业率、国民收入结构等实际变量和利率、通货膨胀率、资产价格等价格变量变化影响经济不平等。不仅如此,货币政策本身过程性使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促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马太效应”,而货币政策对产出非对称效应也导致经济不平等程度在货币政策扩张和紧缩交替实施中逐渐累积。综合考虑上述影响,有助于对“货币政策是否适用于缩小经济不平等”这一问题做出科学判断。

  • 标签: 货币政策 经济不平等 收入不平等 财富不平等
  • 简介:把中国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采集各区域1952—2011年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中国财政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财政支出和税收收入对GDP影响存在明显区域非对称效应,各综合经济区产出对财政支出冲击响应是正向,其中对东北和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影响最大,对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影响最小,之间相差达5倍;除了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外,其他各综合经济区产出对税收冲击响应是负向,其中对东部沿海和东北综合经济区影响最大,其比受影响最小大西北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高4倍。

  • 标签: 财政政策 区域非对称性效应 结构向量自回归
  • 简介:在国际油价不断飙升背景下,对近年来各国能源政策梳理与比较,强调在能源瓶颈制约下各国短期与长期能源政策调整。通过比较产油国与石油消费国能源应对政策,以及阐述各国在加强能源合作、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新能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中面临能源困局提供借鉴。

  • 标签: 能源瓶颈 能源政策 新能源
  • 简介: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会计政策选择概念以及探究我国企业中会计政策选择现状。来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然后通过分析影响因素来提出具体解决问题办法。希望通过本文分析与研究,能增强人们对会计政策选择这一概念了解。

  • 标签: 公司治理 会计政策选择 建立健全体系
  • 简介:我国长期实行外汇干预和冲销一条线模式导致种种经济问题表明这一政策搭配不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对顺差发生、外汇储备积累、基础货币投放和冲销操作这四个环节分别分析并给出政策建议来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模式。

  • 标签: 国际收支顺差 外汇干预 冲销
  • 简介:农业企业化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也是中国农村现代化重要途径创新农村发展模式,用先进企业管理方式经营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市场化、组织化,增强农业竞争力,对农业经济发展、农村面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农业企业化面临主要障碍,即土地流转、企业资金、高素质企业家、劳动力流转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农业企业化 土地流转 农业投资 吸引人才 劳动力转移
  • 简介:利用技术经纪人走促成技术和河北经济融合之路,必须挖掘影响该路径内外因。其中,技术经纪人特性和功能等一般性特质是构建技术经纪人政策系统内在依据,河北经济特点是构建该政策系统外在条件,而构建该政策系统关键在于找到内外因结合点,该结合点即是构建河北技术经纪人政策系统着眼点。

  • 标签: 技术经纪人 河北 政策系统
  • 简介:本文采用动态面板阈自回归(DPTAR)模型检验1990—2012年我国各省份货币政策消费需求效应在时间上和个体上是否存在非线性变化,并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代表性城市在1990—2012年间居民收入增长率面板数据,对货币政策需求效应出现非线性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消费需求效应在1998年前后出现明显非线性变化;在不同城市货币政策消费需求效应也并不一致。(2)收入增长率是非线性效应产生原因。在收入增长率达到11.5%后,居民消费水平受收入约束影响下降,货币政策会因此而产生更明显消费需求效应。

  • 标签: 货币政策 消费需求 DPTAR模型
  • 简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这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8年数据,采用引入了人力资本新古典模型并把政策作为虚拟变量带入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着重从人力资本和政策变动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

  • 标签: 人力资本 政策制度 中国经济增长
  • 简介:2011年1月底,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同意在部分城市进行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具体征收办法由试点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实施。据此,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暂行办法》、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关于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暂行办法》,两地决定自2011年1月28日起对个人所有非营利性房产开征房产税。

  • 标签: 改革试点 房产税 适用性分析 上海市政府 重庆市政府 征收办法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民进党经历了从执政党沦为在野党转变,总体看来,其大陆政策始终没有迈出“台独”门槛,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程度调整。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岛内民众影响,也有大陆方面的反“台独”政策和两岸之间日益密切经济贸易、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影响,还有来自国际社会如美国、日本对台政策影响。

  • 标签: 反“台独” 大陆政策 民进党 21世纪 经济贸易 人员交流
  • 简介:本文融合“机会主义”货币政策时变中间目标和阈值效应特征,提出了含时变产出中间目标的“机会主义”货币政策规则,并利用时变阈值“泰勒规则”从通胀和产出两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我国利率调节同时兼顾了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且调节程度依赖于通胀、产出与其中间目标的偏离程度,表现出“机会主义”货币政策策略特征。利率对经济增长与其中间目标较小偏离([-1.478,1.522])就会作出反应,而对通货膨胀与其中间目标较大偏离([-2.55,2.15])才会作出反应。在我国“十二五”期间,为了实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总体目标,我国货币政策应该采取更加灵活成熟“机会主义”策略,调整对通货膨胀调节力度和敏感度,同时应增强经济可能遭受负面冲击预期,努力实现“控通胀稳增长”目标。

  • 标签: “机会主义”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 时变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