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选择高血压作为健康测度变量,运用CHNS四期追踪数据,探讨了健康对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于疾病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本文用患高血压之前的钠盐摄入量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患高血压对城市中老年劳动供给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农村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们发现,城市的效果几乎全部来自较低教育程度的蓝领工人,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拥有养老保障的体力劳动者容易在高血压影响下产生退休意愿,而这个现象在同样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力中并不存在。

  • 标签: 健康 劳动供给 社会保障
  • 简介:“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是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突出强调的问题。组织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组织原则、组织关系、组织观念、组织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历经坎坷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不断获得一个又一个的事业胜利,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是重要保证。

  • 标签: 组织 纪律 保证
  • 简介:由于住房保障立法薄弱,中央政府财政支付转移比重过低,GDP的考核机制使地方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缺乏主动性,政府在我国保障房建设"房荒"阶段并未进行强势投入。政府应完善住房保障相关立法,加大中央政府投入力度,改革"财""事"两权不对等的分税制,加强监督监管,建立保障房指标化考核制度。

  • 标签: 保障性住房 转移支付 分税制 公共投入 低效参与
  • 简介: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火爆的同时,发生了许多消费者因购买理财产品受害的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而国外发达国家都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有系统的法律规范。因此,我国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以使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获得立法上的支撑。

  • 标签: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 简介: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二元保障体制,城乡之间和城市与农村内部都存在较严重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现象。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重农传统的国家,不能把它简单归结为城市偏向的政策和对农民的身份歧视,而是其背后蕴含的社会逻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产权逻辑。今后的改革,应打破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产权逻辑,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单位”脱钩,建立与产权无涉的真正社会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模式。

  • 标签: 基本公共服务 财政体制 产权逻辑
  • 简介: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以财政分权因素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分税制改革尚未形成激励地方政府自觉增加住房保障财政供给的机制,现行财政分权模式不利于增强地方政府住房保障供给能力。今后需要结合分税制改革,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并将其作为财政投入的依据,结合我国住房保障供给与城镇化进程、城镇贫困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需求,合理规划和制定住房保障政策,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供给水平。

  • 标签: 财政分权 住房保障 财政供给
  • 简介: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就业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就业政策重效率轻公平,相关法律不完备,以及派遣劳动者维权能力弱,派遣劳动者面临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晰、同工不同酬、社会保障权利缺失、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少等就业风险。因此,为维护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发挥政府监管、法律规范和劳资集体谈判的共同作用,最终实现劳务派遣工作的“正规化”。

  • 标签: 劳务派遣 就业风险 保障机制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老年口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缺口问题屡屡出现,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刻不容缓。虽然我国现阶段的特殊国情使社会保障资金投资面临诸多困难,但我们依然可以借鉴国外的社会保险资金的投放方式来提升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运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从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所产生的经济外部性入手,以国内外社会保障基金市场化运营的现状为基础,结合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管理的模式进行比较,提出用于解决社会保障基金运作问题的对策,并对社会保障基金市场化运营的经济外部性进行剖析,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参与市场经济提出针对性建议。

  • 标签: 社会保障基金 保值增值 经济外部性
  • 简介:中国的城市社区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成为社会问题的重要集中场域,对社会治理有巨大影响。本研究关注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特别是那些身份未被制度认可的非在编社区工作人员,分析其面临的状况、困境以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探寻应对困境的框架性解决路径。

  • 标签: 社会保障 城市社区 聘用制
  • 简介:基于武汉市的实地调查资料发现,新就业职工面临安居困境,其原因在于:房价与房租持续飙升;收入水平低且增长缓慢;住房保障政策存在缺位与错位;现有非正规的住房解决方案面临争议;廉价居所不断流失。解决新就业职工居住困难需要在公租房持续放量的同时,优化项目选址和设计方案,切实降低居住成本;有效利用市场存量房源,加强市场调控,增加小面积廉价商品租屋供给,着力提高新就业职工付租能力;谨慎推进城中村改造,明确城中村改造应予担负的住房保障义务;通过政府扶助、社会合力、分流引导,多渠道化解新就业职工的生计难题。

  • 标签: 武汉市 新就业职工 住房保障 公共租赁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