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税改革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首次将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框架.在财政法治、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宏观税负调整、税收优惠清理、地方税体系构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透明度提升、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等方面均有所涉及,成为未来十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试从理论层面和国际比较层面对三中全会涉及的财政问题进行解读,探讨未来中国十年财税改革的框架与实施路径.

  • 标签: 三中全会 财税体制 现代财政制度 国家治理
  • 简介:本文综合分税制改革、地方竞争等理论分析,建立一个时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增长的策略性行为以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土地财政增长存在横向竞争模仿的策略互动和惯性依赖特征。房地产价格指数显著拉动土地财政增长,而人口密度、城市规模、城市开放度的影响显著为负。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预算财政缺口只能在一定时间段解释土地财政增长。

  • 标签: 土地财政 策略性 时空动态
  • 简介:构建有效政府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履行效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就近十几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尤其是民生支出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必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以及民生方面的支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 标签: 民生类财政支出 国际比较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简介:敬请作者认真阅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投稿须知》,按相关要求规范后再投稿。一、论文字数《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刊登论文原则上要求8000字/篇以上,不超过16000字/篇,重大理论问题、重要学术问题论文或特约稿不超过20000字/篇。

  • 标签: 投稿须知 经济学院 学报 财政 湖南 学术问题
  • 简介:把中国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采集各区域1952—2011年的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中国财政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财政支出和税收收入对GDP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效应,各综合经济区产出对财政支出的冲击响应是正向的,其中对东北和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的影响最大,对大西南综合经济区的影响最小,之间相差达5倍;除了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外,其他各综合经济区的产出对税收的冲击响应是负向的,其中对东部沿海和东北综合经济区的影响最大,其比受影响最小的大西北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高4倍。

  • 标签: 财政政策 区域非对称性效应 结构向量自回归
  • 简介:目前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着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缺位严重,预算管理理念落后、创新意识缺乏,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准确性和权威性,预算执行缺乏刚性、监督控制乏力,预算考核及评价机制不全、缺乏激励与约束作用,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应当完善高校预算管理的外部宏观政策、法规,健全高校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强化高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革新预算管理理念,科学运用各种预算方法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高校预算信息系统。

  • 标签: 高校 预算 预算管理 预算执行
  • 简介:国务院新任总理李克强同志在首场记者会上约法三章,指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关于财政供养人员问题,以史为鉴,从封建王朝败亡的教训入手,发现财政供养人员‘对王朝兴衰会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基础是政权维系的基石,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是维系政权长期稳定的必要手段。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核定编制工作,有效精简财政供养人员,并建立公职人员养廉金制度,实施政府公车改革和招待费改革,从而提升政府部门的运转效率,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 标签: 财政供养人员 政权 养廉金 经济基础
  • 简介:本文在对甘肃省财政支出总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甘肃省财政支出中民生项目的支出现状及变化作了详细的分析,基于改善民生的角度提出了相关调整与优化的思路,以此解决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寻求支出结构优化调整的策略,以求达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

  • 标签: 民生财政 财政支出结构 政府职能
  • 简介:11月4日下午,受省教育厅委托,以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曹允伟为组长,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峰、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李锦元、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安进同为成员的央财支持建设项目省级验收专家组一行4人莅临我院,

  • 标签: 建设项目 财政支持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省级 中央 山西省
  • 简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财政自给能力均显不足且依次递减,但中央转移支付总体上并未实现与各地区的财政自给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地方上解与区域财政自给能力负相关性较强,但应予以适当调整。税收返还降低了中央转移支付与区域财政自给能力的负相关性,应适时取消。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区域财政自给能力的负相关性最强,应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专项转移支付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应不断缩小规模。

  • 标签: 财政自给能力 税收返还 一般性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地方上解
  • 简介: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统筹、集约发展、规模结构合理的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相对传统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变革,给现行地方城镇化进程中融资机制设计、公共服务提供财政资金保障机制、户籍管理、土地财政等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集中剖析现行财政制度设计在实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中国财政制度变革的顶层设计思路。

  • 标签: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财政制度 财政制度变革
  • 简介:在分析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淮南市历年来的财政收入及各项数据的分析,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初步确定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在岗职工工资作为淮南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检验对财政收入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创新性的将在岗职工工资作为解释变量,进行了相关的检验与技术分析。说明这些实证研究的经济学意义,以及对淮南市政府缓解财政收入矛盾的借鉴作用。

  • 标签: 财政收入 在岗职工工资 计量经济
  • 简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尽可能地降低对地方征税努力的扭曲。本文通过构建转移支付一征税努力模型,分析了不同性质转移支付对地方征税努力的影响,同时利用1997—2010年我国各省份财政实践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显著地扭曲着地方征税努力。总量性质转移支付(即税收返还)、均等性质转移支付(即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定额补助)对地方征税努力存在着抑制作用,配套性质转移支付(除均衡性转移支付、定额补助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则能增进地方征税努力,但激励效果远小于总量性质转移支付和均等性质转移支付。

  • 标签: 财政均等化 转移支付征税努力模型 系统GMM方法
  • 简介: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是制约西藏农牧区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西藏农牧业持续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前提和有效保障。本文详细分析了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的现状之后,得出了在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的同时,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仍存在不足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西藏特殊的历史、自然等因素,分析了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的特殊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 标签: 西藏农牧区 基础设施供给 财政政策 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收入
  • 简介: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障碍提出了一个新的机制。在以下情形下,产业升级会降低政府和利益集团的税收及中间品价格,则他们会阻止产业升级:(1)产业升级导致资本份额的上升幅度较大或技术进步较小;(2)初始产业状态中资本份额足够大;(3)资本价格较高,或者利益集团经营的中间品生产率较低;(4)政府从征税中留存的税收比例(或腐败租金)较大.本文的理论柏.预示着中国武财政分叔会阳碍产业升级.

  • 标签: 产业升级的障碍 税收 中间品价格操控
  • 简介:地方政府预算平衡规则,是一系列规则的集合,但不包括那些年度调整的数字工具。在表层,规则的破产表现为结构性赤字兴起、隐匿性赤字膨胀和地方债务危机。在根源上,规则的破产是体制、规范、规则三个层面的破产。以此为鉴,中国应当以公共产权界定、公共部门改革为基础,选择适合本土需要的平衡预算控制模式,采用可信的、有效的操作工具。

  • 标签: 地方政府 预算平衡 规则
  • 简介:在中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政治晋升激励和土地资源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99—2010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晋升激励和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晋升激励与土地财政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而且晋升激励对土地财政的作用程度大于土地财政对晋升激励的作用;(2)晋升激励和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地方政府的晋升激励和土地财政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较快增速的重要原因;(3)晋升激励和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小于中西部地区。

  • 标签: 晋升激励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面板联立方程 财政分权
  • 简介:为了准确考察我国县域财政支出和信贷资源配置情况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本文运用了2007—2010年中国东北三省146个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方面,无论是总贷款、农业贷款,还是农户贷款都没能成为有效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最重要资源要素;县域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仅无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反而还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粮食产量的提高也显著抑制了县域农民收入增长,这进一步证实了当前东北地区县域层面“粮贱伤农”的事实;而县域乡村就业率上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 标签: 农民收入 财政支出 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