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了有关“民生新闻”的三个问题:第一,从“民生新闻”的选题来看,它是“与民沟通”的对话。第二,从“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来看,它又是“得民认同”的对话。文章第三部分提出了“民生新闻”要警防的三个误区:去“政治化”倾向,“粗俗化”倾向和“同质化”倾向。

  • 标签: 民生新闻 沟通 认同
  • 简介:本刊组织的“南京告别烟花爆竹”报道的讨论开展后,引起读者的关注,本省以及北京、浙江等地已有许多读者来稿,对这组报道评长论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些意见尽管不一定很成熟,但却可以引起人们思考,开拓研究思路。我们期望,今后有更多的读者加入到这场讨论里来,通过开展业务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以求改进新闻写作,为广大读者奉献出更多的新闻“精品”。

  • 标签: 烟花爆竹 新闻写作 理性思索 现场短新闻 新闻事件 理性分析
  • 简介:长江,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正在变动中的当代中国的缩影。古老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亘古不变”与“万象更新”之间形成的巨大张力,一直吸引着电视人的目光。1983年8月,25集大型系列纪录片《话说长江》的播出,掀起了一场持久的“长江热”,以40%的收视率创造了中国电视的收视奇迹。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006年7月,由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承制、制作周期长达两年的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央视一套隆重播出,再次引起了广大观众、业界与学界的关注。该片以饱满的激情,立体、多维、全景式地展现了长江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壮丽景象和人文景观,以强烈震撼的视听冲击力凸显出魅力长江的新形象,充分挖掘了长江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符号所蕴含的自然、人文、社会、历史价值,成为近年来中国电视荧屏上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力作。本期“个案研究”邀请了《再说长江》的几位主创者和专家,就《再说长江》的由来、创作历程、历史文化意义及电视艺术与传播价值作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长江 大型电视纪录片 中华民族精神 历史与现实 对话 中国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