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学习循环小数时,刘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怎样确定3.253253……的循环节?玲玲回答说: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做循环节。

  • 标签: 循环小数 循环节 小数部分 学习 老师 个数
  • 简介:开学第二天,语文老师兴致勃勃地说:“这学期的日记,我们要进行一次创新。将采用一个小组一个日记本,每人每天写一篇,叫循环日记。这样,小组内的同学可以相互学习,每周进行一次评比,看一看哪一组写作水平高,提高速度快。

  • 标签: 日记本 语文老师 高速度 同学 开学 学习
  • 简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循环、节约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流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促进入类经济活动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经济形式,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循环经济 节约型经济 生态学规律 资源化 经济本质 再生资源
  • 简介:学习循环小数时,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2÷13:0.153846153846……怎样确定0.153846153846……的循环节?题目出示后,玲玲回答说:“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儿个数字,叫作循环节。0.153846153846……的循环节是846。”

  • 标签: 循环小数 循环节 小数部分 学习 老师 个数
  • 简介:我们来做一个新鲜的游戏.请你随便选一个4位数字.当然1000就是一个4位数.但这个数太简单了.挑一个复杂的.做起来更有滋味.比如说.选一个1234吧.下一步该怎么做呢?请你把这个数的每一位数字都平方.然后相加.得到一个答数就是:12+22+32+42=1+4+9+16=30.这一来.原来的数就变换成30.你将30这个数的每一位数都平方,然后相加。即32+02=9,

  • 标签: 中学教育 数学教学 教学活动 游戏规则
  • 简介:文讨论了循环矩阵的对角化问题。本文讨论推广了的一类循环矩阵——广义循环矩阵。首先确定了复数域上由U确定的一类广义循环矩阵所组成的空间的最大维数;然后给出了复广义循环矩阵与对角阵西相似的充要条件。

  • 标签: 广义循环矩阵 基本广义循环矩阵 特征值 特征向量 酉相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课程标准》指出:算法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核心,也是数学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同时还要求把算法作为一种数学思想贯穿到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当中.新课标的高考考试中,每年都有一道与算法初步有关的试题,由此可见算法的重要性.

  • 标签: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 数学学习 数学思想 算法 计算机
  • 简介:如果一个多面体的每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那么这个球称为多面体的外接球,这个多面体称为球的内接多面体.求多面体外接球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而抽象的空间想象通常让学生一片茫然,因此,'求多面体外接球'也是学生认为较难的考点.虽然它比较抽象,但也不是无法可依,下面笔者归纳常见的解题方法,与读者共勉.一、长方体(正方体)外接球由多面体的外接球定义可知,多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到

  • 标签: 外接球 多面体外接 球求法
  • 简介: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强度的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的破坏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这种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力度超过了环境自身的恢复和承受能力,造成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顾及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本文从循环经济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入手,初步讨论了要协调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从工业经济系统自身发掘资源、能源,寻找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废弃物资,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

  • 标签: 循环经济 工业废弃物 资源 循环利用 创新
  • 简介:循环语句有直到型(UNTIL)和当型(WHILE)两种,分别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直到型循环结构和当型循环结构,这两种语句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标签: 语句 复习 循环结构 程序框图
  • 作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小学科学》 2009年第5期
  • 机构:大自然以非常“有效”的方式利用自己的资源,自从地球上有生命出现以来,自然环境就充分回收利用自己的资源!其中两种最重要的被回收利用的物质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和土壤中的养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很多小朋友都从长辈那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从前有座山……”

  • 标签: 讲故事 和尚 小朋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初中生物学中的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在讲清楚血管与心脏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只限于课堂讲授很难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必须结合多方面的实验观察,从直观活动的形象中,启发思考多方面的问题,才能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血管"~节的教学中,只限于教师语言讲授与挂图示范,学生很难理解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的结构及与其功能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直接观察到活体的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的活动形象,才能深入的理解血管的结构与其机能的意义.现在有些学校的教师,在讲授本节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感性知识,多用鱼尾与蛙蹼做为观察循循环的实验对象,但是鱼尾与蛙蹼上有很多的色素细胞,不容易观察清楚.下边介绍几种观察没有色素细胞器官的微循环.

  • 标签: 静脉血管 实验观察 毛细血管 动脉血管 心脏 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