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我院近10年剖宫产的主要指征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可控制指征,为合理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具体资料。方法:对铜陵市妇幼保健院近10年所有剖宫产病例的手术指征的构成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产科因素如病理产科及妊娠相关并发症发病率无明显改变;(3)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高龄初产和IVF-ET术后妊娠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产妇自愿而进行的剖宫产的比率明显呈下降趋势。结论:剖宫产指征因已发生相应变化,控制非医学因素剖宫产可以有效降低整体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指征 变迁
  • 简介:和自然分娩的宝宝相比,剖宫产宝宝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触觉和本体感的体验和学习。这种体验的缺乏虽然不会影响宝宝的智商,但却容易让其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给宝宝进行一些后天训练,以改善剖宫产宝宝的各种问题。

  • 标签: 剖宫产 训练 后天 注意力 学习 体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破裂脐护理和新生儿手术室护士引导的护理方法的效果,与新生儿的健康有关。9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护士监护下的脐带)和对照组(常规脐带分离药物),观察两组对护理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出生24小时后血红蛋白水平(184.75±10.42)g/LP >(161.33±8.56)g/l,t = 5.619)较高(p < 0.05),脐带脱落时间为

  • 标签: 手术室护士主导 剖宫产 断脐护理
  • 简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生育二胎也被一些家庭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可是你知道吗?生育二孩的情况并不等同子第一胎,特别是对于那些当初选择了剖宫产的准妈妈来说,二孩意味着将会面临全新的挑战。

  • 标签: 产后 计划生育 剖宫产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影响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了术后指导,引导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讲清楚母乳喂养的好处,让产妇及家属掌握更清晰的知识,重视泌乳不足的问题,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处理,讲解在不触及刀口的情况下用什么体位哺乳更加便利,重视饮食护理加强营养,必要时可采用中医食补的方法,有效增加泌乳量,可外加配合穴位按摩手法通乳,仔细地解释清楚并指导具体操作步骤,促使乳汁能够正常分泌,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供产妇休息。

  • 标签: 剖宫产 泌乳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断脐护理实践。方法选择医院产科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剖宫产的新生儿230例。按照断脐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快速断脐方法)与试验组(采取延迟断脐方法),各115例。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新生儿组间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总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情况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第3天HB、HCT水平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两组STB水平以及生理性黄疸发生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模式实现手术室内部闭环管理,利于护理管理者更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员岗位,控制院感发生、缩短手术非必要等待时长,利于急诊、绿色通道等手术的进行。此模式更加契合临床需求,开拓护士新岗位新技能,提升护士职业成就感。

  • 标签: 手术室 剖宫产 断脐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二孩,因此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刨宫产手术是一种临床医学上的常见分娩手术,刨宫产是将产妇经腹切开子宫将胎儿取出的手术剖宫产是将产妇经腹切开子宫将胎儿取出的手术。其主要应用在一些难产的产妇身上,例如胎儿胎位异常、胎儿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缺氧、产妇子宫破裂、胎盘前置、胎盘早剥等情况。通常剖宫产后产妇受到药物、伤口疼痛、心理焦虑的影响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因此会大大降低母乳喂养的可能性。通过医学方面专家多方面研究和实验得知,合理规范的健康教育会对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和母乳喂养胎儿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 剖宫产术后恢复 母乳喂养
  • 简介:外科手术是指医生依靠专门的设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问题一在进行手术的时候,病人通常要打麻醉剂,麻醉剂一般是以气体的形式通过面罩来传输给病人的。下面的几个人体系统,哪些参与了麻醉剂的传输?请在每个系统的'是'或者'否'上画圆圈。

  • 标签:
  • 简介:<正>医生做手术需要给病人打麻药,要耽误很长时间。我想发明一种手术时病人不会感觉疼痛的手术刀,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可减少病人的痛苦。点评:你的点子要是成了,运用同样原理,打针也不疼了。真妙!

  • 标签: 手术刀 无痛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留置尿管的操作方法的改进与效果探讨。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和2010年300例剖宫产术留置尿管者在拔管后发生菌尿症,尿潴留再置管,膀胱刺激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

  • 标签: 剖宫产 留置尿管 尿潴留 菌尿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的原则和措施。方法对我科近4年所做的11例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39-18)min,出血量平均(70±5)ml。术后第1天患者可适度下床活动,5-7d出院。所有患者切口愈合好,瘢痕小而隐蔽,无不适感,美容效果好。随访3-36月,局部无肿块复发。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切口隐蔽、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可根据患者要求在临床开展,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正确护理,是该手术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支持和重要保证。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手术 护理/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体现则是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要尊重和爱护病人。而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科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则更为高。因此,高质量的护理依赖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责任心,同时也需要科学的管理。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工作 护理质量
  • 简介:华佗众所周知的发明是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使用方法是让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割掉病变部位,再行缝合,最后敷以“神膏”并进行伤口包扎,“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华佗因此被后人誉为“中国医学史上外科的开山鼻祖”,“世界上最早发明麻醉术和首创开腹手术的医学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医、中药,尤其是我国古代中医药的认识问题及有关华佗的史料较少,华佗医术又已失传等原因,学术界对华佗究竟是不是世界上首创开腹术的医学家,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在华佗之前,古代印度就发明了麻醉药和开腹术。其依据是苏联彼得罗夫主编的《医学史》中记载:早在奴隶制时期的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的医学案例中,就有当时的医生用曼陀罗花等植物作为外科手术麻醉剂的记述。另外,在古印度佛经《女耆域因绿经》中记载:耆域拜阿提梨宾迦罗为师学医,认识了许多药用植物。他精研解剖学,能治疗人体脏腑中的许多疾患,如炎弥长者的肠胃疾病就是他进行了开腹手术治愈的。—个男子因骑马坠地将死。是他施开腹术进行肝脏复位而得以生还等等。

  • 标签: 外科手术 华佗 中国医学史 古代印度 药用植物 麻醉剂
  • 简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自然也概莫能外。当人们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或者想要更完美时,整形美容术作为一种医学手段,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翻阅史料可以发现,汉代以前我国就已经有关于整形美容术的记载。而且,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人体的整形美容术最初都是从耳环、鼻环、文身和人造图案等形体装饰开始的。

  • 标签: 整形手术 古人 整形美容 生活实践 汉代以前 耳环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30例,观察组130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行手术室关爱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机体应激反应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耐受性的优良率(97.69%)比对照组高(8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7,P<0.001);观察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31%)低于对照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1,P<0.001)。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平稳患者心率和血压,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手术室患者 手术应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方法本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评价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应激指标水平(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和手术指标(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路径 应激反应
  • 简介:著名眼科专家华博士将来到鹅城,为一条狗做白内障手术。这个消息让所有的人都十分震惊。新闻记者们更是纷纷打探消息,想了解到这条消息背后的故事。

  • 标签: 手术 眼科专家 新闻记者 白内障 消息 博士
  • 简介:我一溜(liù)烟(yān)儿跑进厨房,啊,原来是外婆在给黄鱼"做手术"呢!看着外婆两只手麻利地弄来弄去,我也不禁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我先用刀把

  • 标签: 黄鱼 厨房 跑进 样地 刀把 日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