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氰酸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热固性树脂,介电性能优异,在宽的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的变化很小,优异的耐湿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强劲市场竞争力的材料。综述了氰酸树脂增韧改性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其中包括橡胶增韧法、热固性树脂增韧法、热塑性树脂增韧法、不饱和物增韧法、刚性粒子增韧法和有机硅增韧法等,对其研究方法和增韧机理进行评述.并对目前氰酸树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氰酸酯树脂 增韧 改性
  • 简介:本文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对光学异构中“不同基团”所指的范围进行讨论,得到除构象异构外,具有其它异构形式的每对基团都是两个不同的基团的结论。

  • 标签: 光学异构 基团
  • 简介:为设计出活性更高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采用TopomerCoMFA方法对52个抑制剂分子进行了3D-QSAR研究,得到q~2=0.735,r~2=0.976的可靠模型。运用基于R基团搜索技术的TopomerSearch手段在ZINC2015数据库中进行了虚拟筛选,筛选出八个新颖化合物。预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化合物活性均较好,其中化合物s-7活性高于化合物43的活性。分子对接技术揭示了化合物结构和靶酶之间的联系,为新型HDACIs的设计及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和理论指导。

  • 标签: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 简介:有机合成是高考试题的重要题型,在解答有机合成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含有多个官能团的化合物,除特定位点或基团发生预期反应外,还常常导致其它位点或基团发生变化。

  • 标签: 有机合成题 基团 保护 高考试题 化合物 官能团
  • 简介:利用硫氰酸铵对螺旋藻进行改性制备新型吸附剂吸附Cr6+研究。结果显示:硫氰酸铵同一氯乙酸的质量比为1:0.6,藻类投加量为0.8g,初始pH为0,改性时间为2h,改性温度为60℃时,改性后螺旋藻对六价铬的吸附效果最好。并对原藻和改性后的藻吸附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00mL的Cr6+溶液浓度为14mg/L的溶液,硫氰酸铵改性后的藻吸附六价铬效果最好。

  • 标签: 改性 六价铬 吸附剂
  • 简介:[摘要 ]文章是基于建立基团间相互影响的思维模型下的教学设计,从生活出发引入新课,再通过一连串的实验设计及一系列的追问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联系。

  • 标签: [ ]酚 教学设计
  • 简介:以漆酚(U)、环氧氯丙烷(ECH)、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制备一系列漆酚基乳化剂(UE).用IR、^1H-NMR对UE的结构进行表征,用吊片法测定UE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并研究了UE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高度等性能.结果表明:UE仍然保留了漆酚分子的不饱和长侧链;所制得的UE均溶于水且都能较好地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亲水基团PEG分子量的增大,UE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降低;PEG分子量对UE的起泡能力影响不大,但对UE乳化自油的能力影响较大,当PEG的分子量为1.0×10^3时,所制得的UE10的乳化能力最强.

  • 标签: 漆酚基乳化剂IPEG分子量 性能 漆酚 表面张力
  • 简介:采用DEAE-52,SephadexG-200柱层析法从辽春9号小麦面粉里提取分离纯化小麦酶,分别用二次蒸馏水、0.1-0.5mol/L的NaCl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最终确定,粗酶液经DEAE-52用二次蒸馏水、0.2mol/L的NaCl溶液洗脱后的两组份为纯化组份.上述两组份经SephadexG-200用0.2mol/L的NaCl溶液洗脱后的3组份中第1组份分别为纯化组份,本法第1组份纯化倍数为4.9771倍,回收率为20.09%;第2组份纯化倍数为1.5276倍,回收率为8.55%.

  • 标签: 小麦酯酶 纯化 研究
  • 简介:多原子分子ABi冲,A直接与i个B原子键合时,其电子结合能可表示为:n、Z、S分别为A原子轨道主量子数、核电荷和特征屏蔽-钻穿常数;XB、XA分别为B原子和A原子的电负性(Pauling值);b为经验常数。

  • 标签: 屏蔽-钻穿常数 电负性 电子结合能
  • 简介:一、硫氰酸法基本情况由华中师范学院和东北师大等编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工业盐酸中铁的测定'是采用硫氰酸法的,该法为:在酸性溶液中,Fe3+与一定过量的SCN-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然后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色测定。在八○级化学学生中,我们是应用本法进行实验的,但效果很不理想,在十五位同学中,得到予期结果者

  • 标签: 磺基水杨酸法 工业盐酸 比色测定法 分析化学实验 酸性溶液 血红色
  • 简介:本文阐述了聚碳酸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电性能等;介绍了聚碳酸在光盘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建材、电工电子、眼镜及光学透镜和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

  • 标签: 聚碳酸酯 性能 应用
  • 简介:乙酸乙的制备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它在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上作为教学内容重点讲述过,又安排了学生实验,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自动手制备过,以下是考查这个实验内容的习题,不知同学们有怎样的感觉,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做完这道题后,再回过头去看教材,又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收获,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自己去完成。

  • 标签: 乙酸乙酯制备 实验分析 人教版 中学 化学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针对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三节中的乙酸乙实验室制法进行改进,教材中乙酸乙的制备所需时间较长,收集装置中分层现象不明显,而且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改变硫酸加入方法控制其用量,以及对加热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得出一种经济环保、安全高效、可观察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

  • 标签: 乙酸乙酯 加热装置 实验改进
  • 简介:微生物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工业化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手性化合物的深入研究,酶作为手性化合物拆分的高效催化剂,而微生物的来源又十分广泛,因此微生物酶成为研究热点.从组成及来源、产酶微生物的筛选、微生物酶的基因克隆以及微生物酶的应用等几方面对微生物酶进行综述,微生物酶已经在食品加工、精细化工、手性化合物拆分、环境治理中有所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酶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将会逐步实现.

  • 标签: 微生物酯酶 应用 手性拆分
  • 简介:以自制固体酸Ti(SO4)2/SiO2为催化剂,椰子油酸与三羟甲基丙烷进行酯化反应合成椰子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采用单因子法优化合成工艺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产物的分子结构.获得优化合成工艺的条件为:椰子油酸与三羟甲基丙烷的物质的量比4.5∶1、催化剂用量2.5%(相对反应物的质量百分数)、带水剂甲苯的用量15mL(相对于0.05mol三羟甲基丙烷)、回流温度140℃、反应时间为4h;优化条件下酯化率达88.4%.红外光谱表明,产物确为椰子油酸三羟甲基丙烷.

  • 标签: 植物油基酯 椰子油酸 三羟甲基丙烷 固体酸 催化合成
  • 简介:乙酸乙在中性、酸性、碱性条件下水解很难在短时间内观出层的变化,所以本文对乙酸乙水解实验所需的条件进行了探究说明,并通过向在酸性、碱性条件下进行的乙酸乙水解实验的试管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进而通过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乙酸乙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速率,实验现象明显,适合于高中课堂教学。本文作者在实验中设计了实验器材"四孔安装板"。

  • 标签: 乙酸乙酯 水解 酸性重铬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