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现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叙述道:“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是白色粉末。碳酸钠晶体含结晶水,化学式为Na2CO3·10H2O。在空气里碳酸钠很容易失去结晶水变成无水碳酸钠,并渐渐碎成粉末。”这段话可理解为:

  • 标签: 碳酸钠 晶体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产物 风化 Na2CO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是两种重要的钠盐,它们在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有很大的差异性.课本中的实验7和8曾对它们与盐酸反应快慢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探究,那么,是否还有其他性质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究呢?

  • 标签: 性质实验 碳酸氢钠 碳酸钠 热稳定性 差异性 盐酸
  • 简介:一、原实验的不足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2003年6月版)中第32页,为了证明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要比碳酸钠剧烈,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和操作,试图从中观察到:“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要比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剧烈得多”。

  • 标签: 碳酸氢钠 稀盐酸 碳酸钠 反应 实验 NAHCO3
  • 简介:摘要:本激趣式的项目教学从课本教材的“科学史话”、“研究与实践”两个栏目中的相关资料入手,在教学中抓住化学史这一线索组织碳酸钠、碳酸氢钠内容,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为后续的金属元素的学习铺垫了良好的基础和初步认识和构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模型。

  • 标签: 激趣 项目式教学 碳酸钠 碳酸氢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N,N'-二四唑胺(H2bta)为配体,合成了未见报道的碱土金属Ca、Sr的含能配合物,并对其进行基础的物化表征。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a(bta)(H2O)5(1)和Sr(bta)(H2O)5(2)。溶解性实验表明,常温下配合物难溶于水,加热时溶解,不溶于常见的如甲醇,乙腈等有机溶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体bta2-中N原子参与了配位。热重结果显示,在N2气氛、研究温度范围内配合物都有三个热分解过程,最终分解产物分别为以CaO与SrO为主的残余物。

  • 标签: 含能配合物 N N'-二四唑胺 钙配合物 锶配合物
  • 简介: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初中生学了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市场上诸多的饮料发生了兴趣,“雪碧”“可乐”“啤酒”“汽水”等打开后均有气体产生,这些逸出的气体果真是二氧化碳吗?想办法检测一下。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抓住“CO2+Ca(OH)2——CaCO3↓+H2O”产生白色浑浊现象的本质特征,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同学们本着装置简单,材料易得,操作方便,实效安全的原则,产生了一些富有创意的“佳作”.现摘选如下。

  • 标签: 兴趣 教师指导 课内 同学 求知 课外
  • 简介:碳酸钠作为一种重要盐的代表物,2012年仍旧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主角”,命题者以碳酸钠为素材,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分类考查,范围之大、涉及面之广、考点之详细可谓“前所未有”,现就相关选择题举例分析如下,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 标签: 碳酸钠 考题 聚焦 化学命题 举例分析 命题者
  • 简介:本文阐述了聚碳酸酯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电性能等;介绍了聚碳酸酯在光盘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建材、电工电子、眼镜及光学透镜和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

  • 标签: 聚碳酸酯 性能 应用
  • 简介:【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能通过实验研究碳酸钠的性质,能通过实验对比研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并知道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标签: 碳酸钠 教学设计 性质 应用 化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 简介:通过介绍碳酸饮料的物质组成,了解碳酸饮料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了解开发有关碳酸饮料化学实验的价值,如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以化学的视角观察世界、推动课内外探究相结合的模式;以有关碳酸饮料的实验为例,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中碳循环的有关知识,掌握有关实验的技能,还可以此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建立对化学学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 标签: 碳酸饮料 实验开发 实验设计 课内与课外
  • 简介:摘要:牙膏通常由摩擦剂、保湿剂、防腐剂等构成,摩擦剂是牙膏的主要成分且含量占牙膏质量一半以上,碳酸钙是最常用的摩擦剂。碳酸钙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本文简单叙述不同的测定方法,做出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 标签: 碳酸钙含量 测定方法
  • 简介:以氯化、钛酸丁酯为原料,以CTAB为模板,固相合成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I—IR)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xPA—VII型光化学反应仪对茜素红进行可见光降解.结果表明,离子已进入TiO2的晶格中,掺杂二氧化钛(Sr/TiO:)样品的晶粒尺寸在7—20nm之间,Sr-O-Ti键的弯曲伸缩振动峰为l089cm-1,并改变TiO2表面极性.Sr/TiO,样品对茜素红水溶液具有很强的可见光降解能力,在温度200C、pH为7的条件下,20mg/L的茜素红水溶液60rain内的降解率达98.2%,远高于纯TiO,的降解率(28.7%).

  • 标签: 二氧化钛 固相合成 可见光降解 茜素红
  • 简介: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核心要素。而创新精神,理性的质疑和批判则更是焦点。化学实验以其主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教学设计提供的一组化学创新实验示例,为寻求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标签: 实验创新 实验探究 科学素养
  • 简介:课本上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中有气体生成且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致使天平在反应后失去平衡,尽管可以通过分析得出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仍然相等,但通过现象不能直观地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而我的改进实验采用了对比实验,先使碳酸钠与稀盐酸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但气体没有逸出时,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 标签: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质量守恒 密闭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