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终身学习"立交"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其适用范围是继续教育,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借鉴国际上关于学习成果认证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我国当前搭建终身学习"立交"应重点解决好学分、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学分转换与积累的标准与框架、质量保证四个关键问题,其中学分研究是基础,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积累及兑换是核心和难点。学分虽然有工作量和学习成果两种计量方式,但以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计量,更有利于学分的互认与转换。事实上学分主要用于学习成果的量化、记录和积累,而学习成果才真正在学分体系中起互认和转换的作用。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旨在认定学分,正式学习成果重在学分转换,两者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质量保证。非正式学习成果的真伪鉴别和正式学习成果的透明度与学分价值对等是质量保证的难点。两者的共同基础或可行途径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基于标准课程体系或资格框架的课程认证。课程认证应作为终身学习"立交"搭建的重要突破口。

  • 标签: 终身学习“立交桥” 学分转换 学习成果认证 资格框架 质量保证
  • 简介:2013年3月,主题为"让人才全球流动--资历架构国际会议"在香港举行,来自世界4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旨在探讨资历架构在终身学习及人力资源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所谓资历架构(QualificationsFramework,简称QF),是一个跨界别的资历等级制度,用以整理和支持主流教育、职业培训和持续进修方面的资历。资历架构建设是终身学习与继续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必须依靠质量保证机制来保障。世界各国和地区在资历架构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经验,为我们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提供了很多启示。目前,中国内地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职业院校、开放大学把终身学习"立交"建设作为改革发展、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终身教育的"立交"与包括澳大利亚和香港特区在内的多个国家、地区所实施的资历架构异曲同工,都需要以质量为基础,注重评价标准的制定,强调学习成果的评价,以能力和成效为本;需要跨部门、跨行业的多方合作才能实现;需要跨国、跨地区的多方对接才能凸显其价值。

  • 标签: 终身学习 立交桥 资历架构 香港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