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注意力在训练实践中的效果,优化训练效益。方法:选取12名男性为受试对象,不同负荷下注意力干预前后进行IEMG测试。结果:无负荷条件下干预前后,只有腓肠肌和胫骨前肌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在低、中、高强度负荷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意力干预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优化训练,建议注意力干预需在一定负荷强度下进行;注意力干预在其他训练中是否也存在显著性,如:损伤康复训练,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注意力 深蹲 积分肌电 训练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以"直即斜"为视角对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变线特征、效果及其发展动态进行研究。认为:(1)变线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主要形式,变线是其辅助形式;变线和变线在比赛制胜中发挥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变线的得分效果明显优于变线。(2)逢直变斜和逢斜变斜是运动员的主要变线类型选择,在比赛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逢斜变直则发挥着战略上的牵制作用;三种变线类型间无明显得分效果差异。(3)以"直即斜"为视角对变线形式进行分类能较为深入地揭示不同变线类型的作用和动态变化规律;各赛事中各类变线形式的运用情况和运用效果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变线调整以逢直变斜和逢斜变斜为主;进入新球阶段后,逢斜变斜类变线形式的得分效果有逐渐上升之势,逢直变斜的得分效果则表现出缓缓下降之势。以期为我国乒乓球队的科学训练和参赛提供参考。

  • 标签: 乒乓球 变线 非直即斜 特征 效果 发展动态
  • 简介:文章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以山西工业学院200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教学中武术锻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武术锻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耐力、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长时间的武术锻炼能够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习惯,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同时也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武术锻炼 非体育专业高校学生 身体素质指标
  • 简介:目的该研究主要探讨广州市体力劳动者心血管动脉弹性功能,为早期预警心血管疾病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广州市12区(市)20~59周岁体力劳动者,分为男子甲组(20~39岁),男子乙组(40~59岁),女子甲组(20~39岁),女子乙组(40~59岁)4个组别。采用日本欧姆龙BP-203RPEⅢ动脉硬化检测仪,对受试人群进行安静状态下的动脉硬化参数检测。结果(1)男、女性单次高血压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男、女性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趋势基本一致。(2)动脉稍硬率、动脉硬化率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其中男性动脉硬化率(动脉稍硬率及动脉硬化率相加)甲乙两组均超过30%,乙组达到45%;女性甲组27%,乙组42%;而下肢动脉堵塞率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均有下降趋势。(3)收缩压、舒张压、右baPWV、左baPWV、右ABI、左ABI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趋势一致。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广州市体力劳动者血压检出率及动脉硬化检出率随之增加,心血管弹性功能下降,发生动脉硬化的可能性增加,导致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生活质量降低。

  • 标签: 非体力劳动者 心血管弹性功能 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