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了解损伤引起的心理因素和尽可能帮助运动员对付由疼痛带来的不舒服感觉是十分必要的。探讨影响疼痛或和忍耐力的手段可以分为物质的、行为的和认识的三种。假如读者对大多数物质手段已经具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只是缺乏有关行为和认知手段的详细材料,因而,在这里只简单地介绍一些物

  • 标签: 认知手段 物质手段 运动损伤 认识手段 心理因素 制约原理
  • 简介:人们对于疼痛的感觉和疼痛引起的机能失调早就有所认识,但对它的解释却是因人而异的,相同的刺激作用于两个不同的人会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他们两人对疼痛的解释也不同。也有这样的时候,相同的刺激,在不相同的时刻或环境下,作用于同一个人,可能得出的反应和解释也不同。运动员也有这种情

  • 标签: 神经刺激 刺激作用 机能失调 胶状质 运动创伤 电刺激
  • 简介:慢性力竭性运动往往引起运动性疲劳。同时也是有氧运动耐力运动员所遵循的训练手段之一。有氧运动耐力运动员骨密度(BMD)水平低,可能是过量的耐力运动,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间接地导致激素分泌失衡,从而破坏了骨生理平衡所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其直接的作用,即引起骨细胞的凋亡。本文从细胞凋亡着手,探讨慢性力竭性运动引起细胞凋亡的原因,为消除疲劳,减少运动性损伤开辟一条新思路。

  • 标签: 慢性 骨细胞 细胞凋亡 动员 力竭性运动 有氧运动
  • 简介:运动员的前臂尺骨疼痛,又称尺骨疲劳性骨膜炎。在有关文献中,因跑跳运动过多所引起的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记载较多,但因上肢支撑练习过多而引起的尺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报导较少。笔者1978年至1986年间,在运动创伤门诊中共搜集该症21例计25个尺骨,兹分析讨论如下。一般资料一、发病与年龄、性别本文21例,男19、女2,男女之比为9.5:1,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19~23岁之间,均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二、发病与训练

  • 标签: 尺骨体 骨疼痛 胫腓骨 体操运动员 运动创伤 骨间膜
  • 简介:采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21例,有效率86.7%,优良率65.3%,无效率12.4%。结果显示,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液进行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比较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透明质酸钠
  • 简介:[目的]分析新疆某高校在职教职工的健康体检结果,了解该校教职工患慢性疾病现状,探讨运动干预对慢性病及异常指标的影响效果,为制定高校教职工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慢性病教职工进行12周中等强度规律性有氧运动干预实验。[结果]在职教职工易患慢性病或异常指标依次为超重/肥胖(31.24%),脂肪肝(24.34%),高血压(19.34%),甘油三脂偏高(18.6%),心电图异常(12.11%),高血糖(8.82%),高尿酸(8.5%)。在诸多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中,显示体力活动不足与缺乏体育锻炼比重日益加大。通过运动干预实验,干预前后慢性病教职工异常指标改善比较明显。[结论]高校在职教职工健康状况不佳,患慢性疾病人数较多,需要加强健康管理,开展体育健康促进教育,加强长期规律性运动锻炼引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或消除健康人群患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 标签: 高校教职工 慢性病 危险因素 运动干预
  • 简介:探讨太极拳锻炼对轻度退行性膝关节患者的康复效果。对60名轻度退行性膝关节患者进行6个月的太极拳运动处方锻炼,以疼痛程度评分、软骨损伤度MRI对比、膝关节活动度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评价参量,分析和探讨太极拳的健身价值。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组退行性膝关节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呈显著性下降(P〈0.05),软骨损伤度MRI较对照组呈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关节活动度较对照组呈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得出结论:练习太极拳对退行性膝关节具有明显的缓解病痛及康复作用。

  • 标签: 太极拳 退行性膝关节炎 运动疗法 康复
  • 简介:通过回顾“骨与关节十年”国际公益活动实施十年来的历史,对骨关节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预防、监测、治疗的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进一步提高骨关节疾病整体预防和治疗水平,全面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为新时期临床骨关节疾病的防治对策开启新的思路。

  • 标签: 骨与关节十年 骨关节炎 研究进展
  • 简介:利用表面肌电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肌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电变化,对颈肌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肌群训练和颈伸肌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电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肌MF、上斜方肌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肌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 标签: 颈肌耐力训练 慢性颈痛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主观疲劳感受 中位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