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某大学建校20周年校庆,校办主任起草庆典仪式程序安排的时候碰到了一个难题,不知用哪一个词才算表述确切而规范:“议程”是个常用的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会议上议案讨论的程序”,用于仪式程序,显然不合适;用“程”吧,又似乎还没约定俗成到规范的程度。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庆典等活动越来越频繁.仪式也越来越讲究,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表示庆典等仪式程序安排的词语,而“程”一词恰好能够完全满足这一需要。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庆典仪式 约定俗成 程序 大学 词语
  • 简介:图像修辞运用修辞视角对图像进行分析,探究图像的意义生成及其对读者解读的影响。本文以营销沟通中的说服性图像修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图像修辞的视觉对象结构和语义操作两个维度,梳理了影响消费者图像解读的因素以及图像修辞特征对消费者认知和情感的影响,并指出了营销沟通中字体、抽象图形、解读框架、构图结构、图层关系的后续研究潜力。

  • 标签: 图像 修辞 营销沟通
  • 简介:摘要灾难新闻图像中摄影者对视觉冲击力的盲目追求,镜头对被摄者的无情剥夺,以及新闻的发表与否和公众知情权之间的问题等的相关报道,已经为新闻行业招致来自伦理学视域的种种批评。笔者试图从传播学角度分层剖析影像传播者、被摄对象以及受众三个主要层次中新闻影像的伦理问题。

  • 标签: 灾难新闻影像 新闻摄影者 被摄者 受众
  • 简介:拉考夫(G.Lakoff)对像似性的相关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随后学界对隐喻的研究逐渐兴起。然而拉考夫对隐喻的本质进行了错误的解读,他认为其本质是对现象进行有意的错误分类从而产生语义张力。本论文基于对皮尔斯分类的解释,认为拉考夫所研究的是图表,而非真正的隐喻。隐喻作为一种功能范畴,尽管在图像与语言中呈现出多种差异,但仍可在图像中实现。图像隐喻具有双重像似性,因此存在一种发掘相似性的双重发现程序。

  • 标签: 隐喻 图表 图像符号 修辞 像似性
  • 简介:中国文明肇始于先秦时期,而图像文化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曾多次展现在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玉石与装饰品等器物之上。本文选取这个时期图像文化的代表性载体——青铜器为研究对象,以此审视青铜器之"象"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与象征性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试图搭建一个以青铜器之"象"观"文化"符号的整体性思考框架,并对此作进一步探析。

  • 标签: 夏商周 青铜时代 文化符号 表征
  • 简介:儒家礼仪符号系统起源于初民俗,经周公改造为以政治统治为主的等级文化符号系统,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逐层推进。在礼崩乐坏之后,面对日益颓坏的社会现实,孔子将周公创立的政治文化符号系统普及到伦理日用之中,内化为个体道德规范,在儒家后学的阐发下最终发展成为一整套伦理符号系统,维系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稳定,但同时又制约着古代社会的发展。面对当今社会伦理问题,反思儒家伦理符号思想,探析如何有效发掘其"制动价值",当是方今传统伦理符号思想研究的一大方向。

  • 标签: 儒家 礼学 伦理 符号学
  • 简介:元人陶宗在其《南村辍耕录》中收有元达达曲31种,由于演奏技法和演唱方式的特殊,更由于胡汉语言之间的隔阂,对这些曲目名称的释读已成为相当困难的事情,因而学术界很少有人涉足这一领域.惟见乌兰杰《元代达达乐曲考》一文有过考述,然其文对陶氏所收曲目未能全面考索,已考释之名目亦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依据大量历史文献,对这31种曲目逐一细致考索,以期推动该项研究.

  • 标签: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达达曲
  • 简介:20世纪初,西方思想史上的语言学转向使研究对象由言语转向语言,不仅实现了现代语言学由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的革命性转型,而且也使人文学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内转趋势。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西方思想史上图像转向的生成,并使当代文化的重心从语言转向了图像。揭示语言学转向到图像转向的转型生成逻辑,可以明确和反思当下诗学话语转型的机制和情境。

  • 标签: 语言学转向 图像转向 文论转型 反思
  • 简介:摘要通过实践我们发现,相较于描绘图而言,景观图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这主要是其是由专门的工具拍摄的,具有更加真实性的特征,更容易凸显出重点来。诸如在课堂上我们通过景观图的利用,在深化学生地理知识记忆的同时,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也是非常有益的。

  • 标签: 初中,地里,教学,图像,必要,类别,分析
  • 简介:<正>一重新审视的由来(一)从某一意义上说,汉字的优点与缺点是共生的,它们都共生在汉字的特点上。这一特点可以表述为:数百个部件以非语音组合方式以及非确定性方式拼组成数万个方块字,它们与(单音节)语素有着固定的联系。所谓“数百个部件”:据统计,在16339个汉字中,末级部件(即不能再次切分的部件)达675个,如果是11834个汉字,则末级部件为648个。所谓“非语音组合方式”:部件组合的方式不是音与音的组合(拼音),既不是音素与音素的组合,也不是音

  • 标签: 汉字集 部首 检字法 笔形 笔顺 参与因素
  • 简介:作者:胡易容书名: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ISBN:9787561479049DOI:10.13760/b.cnki.sam.2015.01.017胡易容的《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以下简称《图像符号学》),如果从书名的前半部分来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诸如《电影符号学》、《广告符号学》、《雕塑符号与传达》等著作,以为是对"图像"的"符号学分析"。然而,当我们仔细琢磨书名的后半部分,就会发现这部著作处理的并不单是某种研究对象的符号学问题,

  • 标签: 图像符号 电影符号学 广告符号 符号学分析 文化分析 文化习得
  • 简介:这个被称为“读图”的时代,一种真正进入内在形式的图像理论无疑是对其的一种极重要的回应。然而,图像研究的学理化探索不易,正如作者所说,“图像语言”的探究恐怕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被称为“语言”的表达形式中最为滞后的。

  • 标签: 图像语言 符号学 痕迹 “语言” 学理化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中文文本自动校对的研究现状,包括文本中错误的分类,中文自动校对中常用的语言模型,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作.作为参考,本文还介绍了英文拼写检查的方法,比较了中英文自动校对的异同并重点介绍了其中对中文自动校对有参考价值的几种基于特征的方法.

  • 标签: 中文文本自动校对 拼写检查 自然语言处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日语自动词可接ヲ格的具体情况及限制条件,收集了248个接ヲ格的自动词,试图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来把这些可接ヲ格的自动词做一个定性的分析。收集的方法主要通过查阅较有说服力的字典和相关文献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考察日语自动词在接ヲ格的定性分析,很多先行研究都曾指出自动词接ヲ格的特殊情况,把该情况下的自动词定性为表示移动的动词,这多认定为移动表现和空间表现。但是还有很多自动词本身并不具有移动或空间的意味指向。

  • 标签: 日语自动词 ヲ格 移动动词 空间表现
  • 简介:汉语自动分词中的歧义问题侯敏,孙建军引言随着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自动分词方法。评定一种切分方法或一个分词系统的标准不外两条:一是速度,二是精度,而第二条尤为重要。要想提高切分精度,除了要建立一部(或几部)较完备的词典外,最重要...

  • 标签: 汉语自动分词 歧义字段 确定法 歧义切分 歧义现象 句子歧义
  • 简介:中文姓名的辨识是自动分词、自动文摘的基础.独立于自动分词,我们运用姓名用字概率和规则,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中文姓名辨识系统.对207757字语料进行了测试,召回率达到92.57%,精确率达到80.35%,且速度较快.

  • 标签: 概率分布 规则筛选 兼类姓 专有人名 特殊候选姓名对
  • 简介:多义动词的处理是词义自动标注的重点、难点,在组合关系中基于选择限制产生的搭配特征是词义自动标注的主要依据。论文对903个多义动词在真实语境中的分布、组合、搭配进行分析,讨论了多义动词在计算机环境中的识别条件与方法。第一章对选题的基础理论"义项形式论"和核心概念"区别性形式特征"进行了阐释。机器处理语言具有重形式的特点,义项形式特征指义项在具体语境使用中呈现出来的有规律,能够加以归类、概括,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标志物(以语义搭配为主),

  • 标签: 选择限制 自动标注 计算机环境 真实语境 组合关系 形式特征
  • 简介:本文结合藏文各类形态特征,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格助词和接续特征(BCCF,BasedonCase-auxiliarywordandContinuousFeature)的书面藏文自动分词方案.其总体技术特点是:在格助词、接续特征、字性知识库以及词典支持下,进行逐级定位的确定性分词.初步测试表明:这一方案在发现和消除切分歧义、解决未登录词问题,进而在提高藏文分词精度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格助词 接续特征 藏文分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