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以语言学视域下语境相关研究为理论框架,重新审视了英汉学习词典配例实践,认为词典配例本质上是一种对语词意义与用法展开“再语境化”描写重要手段,而且其所涉及语境重构呈现多层次特征.通过结合实例分析,旨在为编者在英汉学习词典文本中最优化地描述词目词意义潜势,从而为词典使用全面认知英语语词所承载语言文化信息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英汉学习词典 配例 再语境化
  • 简介:文章对《现代汉语学习词典》所收部分成语词条做了分析和讨论,认为这些成语在出条形式、意义解释、配例和用法说明等几个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学习词典在处理成语词条时应更多地从现代汉语学习角度考虑,只有在借鉴前人基础上细加推敲,才能真正突出学习特点,成为不同类型汉语学习词典中楷模。

  • 标签: 异形 义项 释义 配例 用法标注
  • 简介:文章运用语料库语言学中语义韵研究方法,以“可想而知”为个案考察对象,对其在语料库中常见搭配行为、语义韵特征等信息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四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中“可想而之”释义及用例,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并指出运用语义韵等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是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写应努力方向之一.

  • 标签: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 语料库语言学 语义韵
  • 简介:历经三年调查研究与反复论证,凝结着全国语言文字界集体智慧,《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乘党十八大胜利闭幕东风颁布实施了。

  • 标签: 语言文字规范化 信息化工作 科学发展 标准化 精神 学习
  • 简介:本文在维尔比表意学理论框架下,采用他逻辑作为核心概念来检视其生活和研究。维尔比不同寻常童年生活、关系网和对宗教危机反应塑造了她对世界看法,即认为世界是对话和复调。在维尔比看来,“女性”是相互对话“差异”或“分别”这对逻辑关系监护人。她母性意识恢复了和身体之间联系及符号和价值之间关系。维尔比向我们展示了以三重维度为方法论表意学,旨在创造内在关系并鼓励不同声音间对话,借用生物“可塑性”术语,将实用意义、伦理意义和美学意义联系起来。当代苏珊·佩特丽莉符号伦理学发展了维尔比表意学。

  • 标签: 对话质问 母性意识 他者逻辑 符号伦理学 表意学
  • 简介:全球有多少种语言,这是一个很难回答问题。国际语言学界通常根据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SIL)出版Ethnologue提供信息来确定语言数量,但该书在收录世界语言资料时缺乏一定严肃性。主要是由于语言身份鉴定在国际上缺乏一种学术界比较公认科学可以量化识别方法。文章围绕美国《科学》杂志于2009年讨论中国语言识别问题文章为引子,讨论了语言身份鉴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反驳了该文对中国语言识别工作一些污蔑不实之词,提出需建立一种互通度与语言结构差异度相结合语言身份鉴定方法,以引起讨论,求得一种国际语言学界都能够接受语言身份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文章还认为在互通度标准以及技术在实践中还没有能够取得学术界一致认可之前,指派最终语言代码是不成熟做法。

  • 标签: 世界语言种类 语言身份鉴定 语言识别 语言与方言界限
  • 简介:释义基元词具有工具性、基础性、元素性、限量性、成词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为释义服务,就必须对释义基元词每个词项读音、词形、词性、词义、等级等进行界定,其中词义界定是关键。采用词典释义一般方法,会导致逻辑上循环释义,可以采取语义分解与语境举例相结合方法。

  • 标签: 释义基元词 特点 界定 语义分解 语境举例
  • 简介:使动用例或变读或不变读,有些是可以用规则解释:1)自主、不及物、动作动词,有使动用法,无使动异读;2)自主、及物、动作动词,在“使动”异读后,语义为致事主语使施事宾语发出某个动作;3)不自主、不及物、状态动词,在“使动”异读后,语义为致事主语使当事宾语具有某种状态。上两种“使动”异读,其原词及变读词具体句法语义皆有不同,且有些用例可以兼有这两种“使动”异读。鉴于此,当对这两种“使动”予以区别对待。

  • 标签: 古汉语 使动 异读 形态
  • 简介:按照“入声归阳平”、“四声框架”和“其他语音条件”三个区分西南官话标准综合判断,文章认为甘肃两当县广金、泰山,武都县枫相,文县碧口四个乡镇属于西南官话;康县太平、阳坝,文县中庙、肖家四个乡镇为中原官话向西南官话过渡方言。

  • 标签: 西南官话 甘肃境内 区分标准
  • 简介:<正>为促进我国语音教学和言语工程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目前应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语气和语调,韵律与节奏,语流音变,生理语音学及语音对比等。一语气和语调语气可以用语调表示,也可以用语气助词表示。1.语调:汉语语调有两个变量,音高重调和边界调。音高重调传递焦点等信息;边界调传递疑问等语气信息。汉语音高重调和边界调语音表现跟英语很不一样,有自己声调语言

  • 标签: 语音研究 语音教学 声调语言 调和边界 语流音变 生理语音学
  • 简介:文章以汉语辞书核心类型——语文辞书为封闭域,依辞书理论发展特点将书理论史发展分为五期,并梳理汉语辞书本体收词、立目、体例、释义、参见、设例:要素在各个时期发展特点,归纳了标志性成果。希望能对总结我国汉语辞书编纂统以及理论经验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汉语辞书 本体理论史 转型
  • 简介:加上副标题,是为了说明本文特点:不是一篇成熟学术论文,只是研究与合作开始时候一份札记。为避免冗长,使用了简称,因此需释题:“开题”,是国家语委2012年度重大科研项目“国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2013年5月份研究工作启动;合作,是指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与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10月签订协同创新协议。本文也是本人在合作双方于今年6月份联合举办“语言能力研究与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峰论坛”上发言提纲一个拓展。

  • 标签: 语言能力 合作 能力建设 开题 通用语言文字 应用研究所
  • 简介:自从1984年尤里·洛特曼(JuriLotman)发表《论符号域》(OnSemiosphere)一文以来,“符号域”这个概念已经从文化符号学术语范畴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术语范畴。在塔尔图一莫斯科文化符号学派学科背景中,“符号域”一词与“语言——第二模拟系统——文本——文化”等术语相关;而在跨学科术语领域中,“符号域”与“生物域”、“智域”,以及“语言域”结合则更值得重视。作为一个元学科概念,符号域属于文化研究方法论范畴,并且与“整体主义”、整体与部分等相对概念有莫大关联。因此,在此语境下,“符号域”作为元学科概念,对于文化研究,普遍文化生产机制研究转向,以及对“方法论本身认知”起到了学科互补与整合作用。

  • 标签: 文化符号学 符号域 学科概念 文化生产机制 文化研究 跨学科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个语音合成语料库。语料设计考虑了音段和韵律,语料库中包含汉语音节、词语、独白语句和情景对话语篇。语音录制在卦限录音室中进行。语料库中还包括了科学语料管理系统,它具有查询、浏览和更新等功能。

  • 标签: 汉语语音合成 音段 管理系统 三音 语调模式 标音
  • 简介:文章认为“动宾+宾语”语体功能一方面是由“动宾结构”在词和语两重特征作用下无法实现其具体时空性造成,双音节短语、离合词、双音节动词句法特征与此不同,语体功能有所差异;另一方面是“动宾结构”核心移位降低了原来状语表处所、时间等将事件具体化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泛时空性造成,代体结构尽管也发生了核心移位,但其中动词具有较强具体时空性,故具有口语性。

  • 标签: “动宾结构+宾语”双音节动宾短语 离合词 双音节动宾式动词 代体结构 泛时空化特征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运用西方新修辞学相关理论,尤其是KennethBurke修辞情境理论,从传播效果出发,讨论我国对外报道软新闻编译稿修辞情境观,以探索此类编译稿存在三大主要问题:缺乏读者意识、软新闻不"软"、可信度低。本文认为,适合我国对外报道类软新闻编译稿修辞情境应包括受众、新闻价值、修辞权威三大要素,只有这三大要素在以它们为核心修辞情境中相互作用、取得平衡才能使编译稿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 标签: 软新闻 编译 修辞情境
  • 简介:谓词性成分作主语和宾语在语义层面存在着不对称性。语言事实表明,谓词性主语事物性、指称性、使因性一般都高于谓词性宾语,指称性与陈述性强度是主宾语位置上不同谓词之间在意义上最重要区别,指称性抑或陈述性的确立不仅与词性相关,也与句法成分密不可分。从指称内涵来看,谓词性主语以转方式为主,倾向于指代由某一动作引发行为事件或事物静态属性,注重其整体性与外延性;谓词性宾语以自方式为主,倾向于指代动作过程与内容(即动作行为本身)或事物动态属性,注重其时间性与内涵性。

  • 标签: 谓词性主语 谓词性宾语 语义特征 不对称性
  • 简介:语言共性和个性都应该研究关于汉语个性特征研究,早期西方汉学家和中国许多语言学大师都已经有过精辟论述,但多局限于个别特征考察,缺乏全面系统表述。汉语和其他语言相比,特点突出,加上历史长、文献多,方言复杂、语言接触频繁,亟须集中合力,进行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化古今、南北、内外全面比较,深入理解其特征。文章列举了若干有待深入探讨课题,并指出研究这些特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汉语 特征 研究
  • 简介:苏珊·桑塔格宣称其在开山之作《恩主》写作中“力避自传性”,评论者也几乎都相信这是一部“反自传性”虚构类小说。在桑塔格日记《重生》中可以发现,《恩主》原来标题为《希波赖特之梦》。“梦”作为母题在桑塔格写作中被反复变形运用,既成为其文学创作重要特色之一,也折射出作家对其自我意识坚持拷问。“冲破教堂之梦”是小说中主人公所做第三个梦,其中隐藏大量宗教符号,这与作家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相左。本文因循胡瑟尔将“梦”划在“象征”类型之下研究路线,借助符号学阐释方法,解码桑塔格在《恩主》中构建“梦”艺术符号背后隐蔽自我意识,旨在揭示象征系统之下意识形态,以期在更为深入层面上探讨桑塔格文学创作思想性,以及作家自我与写作之间关系。可以看到,《恩主》表面上“反自传性”地建构希波赖特之梦符号,实际上却是艺术地再现作家自性一一处于流散中犹太性以及改宗下宗教感。这种矫揉造作写作策略实质就是日后令桑塔格扬名“坎普”观,而在同化与现代性双重压力之下,作为犹太裔作家,桑塔格走上一条折中主义启蒙路线--犹太教“灵知神话”成为她自我意识“恩主”。

  • 标签: 苏珊·桑塔格 《恩主》 宗教符号 自性
  • 简介:《说文解字·鱼部》是鱼类名物研究重要组成部分,《说文解字》鱼部字深入探讨对辞书专名研究和鱼类学研究均有一定参考价值和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说文解字》鱼部有关鱼名字词义疏解及对这些鱼名古今意义对比分析,揭示了汉代人对鱼类认识,同时为辞书专名词条撰写和鱼类学中鱼类中文名称命名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说文解字·鱼部》 名物词 辞书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