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并结合汉语语料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人际意义分析框架,涉及语气、人称、情态、语气强度归一性。经过对人物话语中的人际意义选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在人际意义层面得到明显体现,尤其在互动角色、互动方式、互动态度、互动指向等方面。论文在语法层面上对所发现的人际意义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旨在探索人物性格的语言学分析方法,通过揭示性格特征与语言特征之间的具体联系,加强人物性格解读的客观性全面性。

  • 标签: 自我为中心 人物性格 人际意义 互动 系统功能语法
  • 简介:文章评论了词典学界对《辞源》(包括初版修订本)《辞海》的性质众说纷纭的现象,认为如能通过讨论辨明是非,将有益于这两部词典编纂工作的优化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有益于词典类型理论的完善。

  • 标签: 辞源 辞海 词典性质 词典类型
  • 简介:在生成词库理论的框架下,"谓词隐含"(袁毓林1995)实质上就是"事件强迫"。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汉语的"NP1+的+NP2"结构,根据该结构的语义关系,对该结构能否隐含谓词以及隐含什么样谓词的现象进行了归纳描写;同时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结构可以隐含谓词,有的结构不能隐含谓词,并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NP1NP2所代表概念或事物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差异。此外,文章还涉及"NP1+的+NP2"结构的歧义性问题,歧义性源于"NP1+的+NP2"结构隐含谓词的多样性,而谓词的多样性又是因为NP(包括NP1NP2)有多种物性角色。

  • 标签: 谓词隐含 事件强迫 物性角色 “NP1+的+NP2”结构 歧义
  • 简介:身体与语言符号一样是人与世界对话的中介,它把各种概念、观念情感用可见、可阐释的形式具体化。身体被物化符号化为一种言说和身份建构方式,实施某种社会行为。本文在综述不同学科身体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身体、身份与权力的关系,并以中国转型期边缘群体为例阐释了他们如何用身体参与身份与社会现实的建构。身体像话语一样是一种可以消费的产品,社会行为者通过消费身体来获取社会关注身份认同,表达自身诉求和捍卫自身利益的合法性。

  • 标签: 身体 身份建构 话语 意义
  • 简介:广义叙述学的出现必定给传统文学研究带来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由此,本论文深入地分析理解广义叙述学,探究了广义叙述学的悖论与意义;从思考广义叙述学的缘由、理解广义叙述学、广义叙述学的意义、文学研究如何面对广义叙述学的挑战四个方面,以人文科学的文学研究为立足点,阐述了应该如何面对广义叙述学这类新学科新思想,如何坚守人文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 标签: 叙述学 文学研究 叙述人类学 人文学科
  • 简介:文化标出性理论将传统的文化二元对立分解为"正项-中项-异项"的三元关系,以此描述文化的动态变化。这一三元关系与皮尔斯的三分范畴观相对应,并且,中项作为区分正项与异项的边界,具有符号域中边界的多语性。这证明了文化标出性理论是对话主义本体的:中项正项、异项之间存在"实质性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范式体现了文化标出性理论的多元性与先进性。

  • 标签: 中项 标出性 对话 皮尔斯 洛特曼
  • 简介: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语言及沟通障碍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环绕智能与多模态实验室联合举办的首届言语治疗与康复技术研讨会于2015年1月15日至16日在深圳成功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

  • 标签: 技术研讨会 深圳 康复 治疗 言语 香港中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