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古代藏书和书籍几乎是同时出现的。据《史记》等书记载,早在周代就已有“藏室”之类的藏书机构和“”、“太”等负责管理藏书的官吏了。几千年来,随着文化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典籍的繁富,历代藏书机构不断增多并日臻完善,至宋以后,私人藏书又蔚然成风,甚至为官藏所不及。

  • 标签: 古代藏书 中国 藏书机构 《史记》 印刷技术 私人藏书
  • 简介:在华夏大地上,那巍然起伏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如龙蛇般地盘旋万里。其曲折流动、延绵展开的动势,契合着宇宙自然的特性,给人以无限丰富的流动、阔展的视域空间。它在空间上流动伸展的英姿,也显示了其无限绵延及周而复始的时间观念。

  • 标签: 中国 古代艺术 时空观念 美学思想 意象
  • 简介:人口迁移指的是人类居住地点在空间上的移动变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受外界压力而被迫改变居住地点或者出于谋求发展而主动改变居住地点的现象十分常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人口迁移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本文以人口移动变化的原因为出发点,将中国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人口迁移的类型划分为政治迁移、军事性迁移和经济性迁移三类加以考察,并对每一种迁移类型进行简要述评。

  • 标签: 中国古代 人口迁移 类型 述评
  • 简介:中国语言学“句”观念商代就有了。其后,经“言句”、“意句”、“韵句”诸观念一步步演进。演进,是生理、心理、文化诸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演进过程,映证了思维层面和语言学内部关系方面的一些发展规律:由模糊至清晰、由感性至理性;由口头至书面、由言语至语言。

  • 标签: 演进 规律
  • 简介:山东师范大学孙良明教授所著《中国语法学探究》(修订本)已于2005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该书是作者20多年来对中国语法学潜心研究的成果。全书共分五部分:1.中国语法学的萌芽(先秦至汉初)。2.中国语法学的产生(汉魏晋南北朝)。3.中国语法学的发展(隋唐宋元明)。

  • 标签: 《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 修订本 出版 山东师范大学 商务印书馆 魏晋南北朝
  • 简介:缠足自宋代开始推崇,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中国男性对小脚的痴迷让现代人惊叹,这背后实际上潜藏着'兽性回归'的内涵。缠足在中国愈演愈烈,除了男性和社会的高压,中国女性的迎合也是难辞其咎的。因而女人不自觉,不知争取独立的人格,命运便永远掌握在别人手中。

  • 标签: 缠足小脚 书写 探究
  • 简介:《马氏文通·虚字卷之九》首次明确规定了"助字"的定义和范围,大体道出了汉语助字的语法作用。本文以《马氏文通》"助字"理论为研究对象,穷尽性分析其对中国语法思想的继承之处。

  • 标签: 《马氏文通》 助字 继承
  • 简介:意境是一种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感相互交融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能够陶冶情操,使读者或者作者沉浸在想象中空间里的一种情景,是虚实相结合的。在中国的文学宝库中意境的运用一直是诗人词人所追求的一种表达效果和表达手法。尤其是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文人更注重自己作品中的意境美和已经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这已经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标志。那么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意境的特征有哪些?本文就将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意境特征 分析与研究
  • 简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诗经·小雅·车辖》的名句,现已作为成语流行,意思是:向着高山仰望,沿着大路前进,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赞》中引用了这两句诗后。又加上了“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话,语意更趋完满。

  • 标签: 中国古代文人 偶像崇拜 命名法 司马迁 高山 诗经
  • 简介:扬州,为我国中古时期的一大名城,唐代曾有“扬一益二”之说。“十里长街市井连”(张祜《纵游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王建《夜看扬州市》),“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赠别》):。从几位中晚唐诗人的秀句中,我们不难想见当年扬州的繁华景象(更不用说盛唐了)。然而经历了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的两次大肆劫掠,扬州壁断垣残草木森森,变成了一座芜城。十余年后,南宋词人姜夔书剑飘零路过扬州,为扬州的残破景象所感怀,抚今追昔写下了寄慨家国之痛的著名词作《扬州慢》。词的上片云:

  • 标签: 景象 《扬州慢》 南宋词 市井 张祜 词作
  • 简介:"双百课程"是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倾力打造的实训性课程,即背诵百篇经典文章、写作百篇作文。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百篇经典背诵在课堂教学方面显示出明显成效,但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在学生记忆的巩固、作品的选择、文本的编排、考核标准的统一及方式的多样等方面加以完善。

  • 标签: 百篇经典背诵 实践得失 课堂教学 成果巩固
  • 简介: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中的语法分析(一)──兼谈中国语法学在宋金时代的重大发展孙良明0引言金人王若虚(1174-1243)《滹南遗老集》旧时图书分类属诗文别集(见《丛书集成初编》),但全书45卷,41-45为诗文作品,38-40为诗话外,绝大部分是...

  • 标签: 中国古代语法学 语法分析 王若虚 新唐书 句法结构 辨惑
  • 简介: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他是元代著名散曲家中少数几个官位较高的汉族作家之一,先后任过监察御史、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后弃官归隐达八年,其间朝廷曾七次征召,他都未再出。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朝廷任他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去救灾,他毅然复出。到职

  • 标签: 张养浩 监察御史 散曲家 济南人 双调 贯云石
  • 简介:2000年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史研究大师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2.9-1995.3.23)博士诞辰百年纪念。蒙中国科学史学会不弃,要我在这里发言,但我不想重谈他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因早已有人作了介绍。我想我们今天纪念他的最好行动是学习他如何研究中国科学,完成他的未竟之业。而要学习他,就要了解使他取得学术成就的个人素质、治学经验和研究方法,这是我要谈到的内容。

  • 标签: 中国科学史 李约瑟 治学精神 汉学
  • 简介:在美国,收藏东亚藏书而校具规模的著名图书馆.除了国会图书馆外,有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密西根大学亚洲图书馆、

  • 标签: 美国 哈佛大学 燕京图书馆 中国 古籍藏书
  • 简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很多人对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这首《小池》并不陌生,对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的教师刘超来说亦是如此。不过,这首诗对他而言,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笔者前几年应德国华裔为志研究所(InstituteMonumentaSerica)邀请作学术访问,在德期澡访问了德国一些汉学图书馆,对德国所收藏的中国籍善本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专门抄录了一些宋元明的善本目录。德国所藏的中国籍善本分布在许多图书馆,这里我首先介绍一下慕尼黑巴伐利亚公立图书馆所收藏的善本情况,下一篇介绍其它图书馆的收藏情况。

  • 标签: 德国 巴伐利亚公立图书馆 中国古籍善本 汉学
  • 简介:即使是从史学要素来讲,在欧洲的背景下,汉学最早似乎也为习惯于借助古典研究(希腊和拉丁研究)方法的一门法国专业①.它经受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标志着美国汉学突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为如此,

  • 标签: 法国 中国 哲学史 儒教 汉学
  • 简介:华慈,是揭示毛泽东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超出苏联控制的共产主义的第一批学者之一,他是哈佛大学历史与政治科学系的荣休教授,因患癌症,于星期日逝世于麻萨诸塞省坎布里奇的家中,享年82岁。

  • 标签: 史华慈 中国革命史 学术精神 《中国古代思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