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独具的人文意蕴。一轮明月,给了中国诗人以无限美好的艺术想像。冰轮的清寒冷洁,契合的正是诗人那颗寂寞孤独的心魂。于是月亮成了诗人最好的情感愿望的寄托。“诗心无知音,惟有月相明”,“清辉艳影,孤心夜语”,这是中国诗人们独有的风雅。于是,在中国古代的月亮诗歌中,就有了那一章章“冷孤心篇”。

  • 标签: 中国诗 传统文化 人文意蕴 艺术想像 中国古代 月亮诗
  • 简介:成语“三令申”的“三”、“”沿用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指三次、次,比喻多次。“三令申”谓多次命令,反复说明,即再三告诫的意思。古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没有动量词。一般只用数词表示动量。数词表示动量有两种情况:

  • 标签: “三令五申” “三” “五” 上古汉语 动量词 表示法
  • 简介:大诗人海涅有旬名言:“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救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使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因此说,作为连队干部,当你面对一个需要说服的普通战士时,很有必要把握好语言的分寸。

  • 标签: 连队干部 战士 说服 语言 名言
  • 简介:笔者最近参加了“WTO与金融监管”青年辩论赛,从预赛、半决赛到决赛,经过几个回合的唇枪舌剑,深感竞技性辩论魅力无限.特别是自由辩论阶段.时时有机会,处处是“陷阱”,奥妙无穷。笔者结合自己在参赛中感悟的点滴体会.谈谈自由辩论阶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辩论爱好者参考。

  • 标签: 自由辩论 语言特点 声情并茂 简短精炼 配合默契 提问
  • 简介:<正>《幽风·七》:“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献豜于公。”“于貉”二字,毛传:“谓取狐狸皮。”郑笺:“往搏貉。”朱熹《集传》:“谓往取狐狸也。”陈奂:《传疏》:“取貉皮。”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貉,通假作貌。《说文》:(豸舟),似狐,善睡兽。《论语》:狐貉之厚以居。”现代各家或继承古注,或释“貉”为动词,“于”为动词词头。诸注皆将“貉”释为“狐”,或似狐之兽,或变其体。我们认为,若如此训释,则《诗》义将和《周礼》等古代文献不合,恐怕不是诗人作诗的本意。唯王夫之《诗稗疏》曾提及:

  • 标签: 《七月》 诗稗 狐狸皮 词头 诗经 王先谦
  • 简介: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2007年6版)中,有杜甫名作《咏怀古迹首(其三)》,诗曰:

  • 标签: 唐诗宋词 选修教材 苏教版 选读
  • 简介:2005年7,有人在讲话中用“七流火”描写天气炎热,引起了一些人的议论。有人根据《诗经·豳风·七》“七流火,九授衣”,说是“七流火”本来是指大火星(心宿)向下流降,不能用来形容天气炎热。也有人发表了不同意见。

  • 标签: “七月流火” 札记 语文 不同意见 天气
  • 简介:东方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主管屈辉在她8年的从业经历中.面试过不下1000名求职者.其中包括不少高层管理者。她认为。有些忌讳一定要尽力避免,这样才不至于给自己的求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让我们通过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来印证专家的真知灼见吧!

  • 标签: 求职面试 自信心 人格修养 自我介绍
  • 简介:36日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增聘榮新江、劉玉才兩位教授爲《國學研究》編委.414日國學研究院舉行了2016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面試.今年的招生工作從2份開始正式啓動,經過中文、歷史、哲學與考古四個院系的初評與筆試,共有八位同學進入復試階段.14日上午,由袁行霈、吴同瑞、嚴文明、鄧小南、張學智、李中華、錢志熙七位教授組成的面試小組對八位考生逐一進行了面試,經過會評,最後確定録取位考生爲國學研究院2017級博士生.朱邦芳、耿琴、程蘇東參加了招生組織工作.

  • 标签:
  • 简介:編寫?中華文明史?教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之一,北大國學研究院獨立承擔此項任務,袁行霈院長委託張帆教授全面負責。714日,張帆主持召開作者會議,商討任務分工和進度安排,一致同意2016年元旦前完成初稿,2016年5完成定稿。鄧小南、王邦維、閻步克、劉玉才、王博、劉勇強、王錦民、韓巍以及吴同瑞、耿琴、王宣標、張林、莊芸出席會議。

  • 标签: 北京研究院 大事記 研究院大事
  • 简介:我们这儿是乡下,老师们除了叫我们读书写课内作文外,还叫我们一律不许发展爱好,说是形势需要。有个同学写了篇文章想请老师修改,却被他骂了好几次。这一切难道都为了中考?!感触深了,我便把自己的感叹写给你们。

  • 标签: 作文 中考 题外 老师 爱好 形势
  • 简介:(四)汉字的查频工作1.汉字查频工作的意义查频是频率的统计,汉字查频指调查统计汉字在某一范围内反复出现的次数。口语一闪即逝,难于进行统计,查频只在书面语言中进行。事物的质和量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任何质都体现为一定的量,量的变化可以促成质的变化,...

  • 标签: 普通话异读词 “国语” 推广普通话 汉字改革 推普工作 审音原则
  • 简介:  "谷"最早出现在:"四体不勤,谷不分."这说明至迟在战国时期我国已筛选出了几种主要农作物.经历秦汉间的人祸与战乱,到汉朝经师为先秦文献作注解时,人们对"谷"概念的解释大体分为三种:……

  • 标签: 五谷考略
  • 简介:对于祖籍大陆,困守孤岛的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来说,故乡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水中,镜中花”。乡情这杯酒在作家的心中愈酿愈浓。正是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故乡情结,使得《登楼赋》这篇散文

  • 标签: 文学评论 余光中 散文 < >
  • 简介:文章从韵类和调类两个角度对台方言的入声进行考察,指出台方言的入声在韵类上正由三组类型向两组类型演变,在调类上正由促声向舒声发展,并分析造成变化的一些原因,展示了台方言入声的特点。

  • 标签: 五台方言 入声 韵类 调类
  • 简介: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甲骨卜辞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文献记录。由于深埋地下已久,甲骨大多残断,这对学者研究字形、考释字意、探究商代文化造成诸多不便,因此,甲骨缀合成为研究甲骨的最基础的工作。笔者在整理材料过程中发现卜骨新缀则,兹列于下,就教于师友同好。

  • 标签: 卜骨 殷墟 甲骨文 文献记录 甲骨卜辞 商代文化
  • 简介:审题是进行作文写作的第一个步骤。只有在写作前把题目蕴涵的意义充分挖掘并揭示出来,才能进一步地确立写作的观点,明确写作的范围和构思行文的思路,然后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述成

  • 标签: 作文审题 审题要素
  • 简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诸多领域都在借鉴中进步创新。在书法绘画领域,国内外都强调临摹、写生,其实质就是借鉴;在文学领域,古希腊先贤明确提出“文学起源于摹仿”,我国南宋的朱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 标签: 学习方法 写作 思维方式 人类文明 文学领域 文学起源
  • 简介:王十的中篇小说《国家订单》获得了第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无碑》则被评为2009年十大好书,2011年,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入选候选作品名单榜。可以说,他的中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已经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和推崇,相比之下,他的短篇小说似乎受到一些冷落。

  • 标签: 中篇小说 王十月 艺术探索 茅盾文学奖 中长篇小说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