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语言交际表义方式有两种:直义表达与蕴含表达。蕴含表达是将想要表达的意思"包含"于另一个字面义完全不同的句子之中体现出来,这就是非字面义表达。字面义表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要从理论上说明这种表达如何实现曲折地表达说话主体的意向:如果表达的不是以自己实际要表达的对象本身作为所表达出来的,而是用同对象及其行为有关时空、历史、因果、条件、发展等因素做出描述,与对象建立"曲折"的关系,以进行推论、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因而获得意义,这种表达就是这一意义的字面义表达。字面义表达式具有系统性,包含三个子系统:含义表达、词义变异的修辞表达和词义变义的惯用语的表达;它有四个特性:异质性、生成性、关系性以及历史性。字面义表达这样的运用需要利用含意思维,并要求使用者要对对象表达的本体论事实做出本体论承诺。

  • 标签: 非字面义表达 异质性、生成性、关系性、历史性 含意思维 本体论事实 本体论承诺
  • 简介:作为社会交际的要素,言语行为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随处可见,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密切关注。随着交际教学法的流行以及互动假说等理论的提出,互动越来越成为二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课堂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人们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言语行为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言语行为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直到十几年前才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在对言语行为的定义和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的研究,回顾了西方二语习得领域的言语行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尝试性建议。

  • 标签: 二语习得 教师非言语行为 学生非言语行为
  • 简介:该文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在梳理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基础上,提出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原则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同时,指出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的新任务,新思路。

  • 标签: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能力培养 教学原则
  • 简介:通过英语专业学生在不借助词典或其他资料独立完成的译文,评估了其汉英翻译能力现状,发现多数学生译文存在以下问题。词汇层面:词汇使用不当,未能有效使用固定搭配;句子层面:语法错误频现,中式英语当道;篇章层面:衔接不到位,缺乏连贯性。结合专家对汉英翻译能力发展的理论阐述和实践研究,建议大学英语汉英翻译教学从以下方面着手:一、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二、教学中引入实践性较强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

  • 标签: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汉英翻译能力 英语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