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组建的国内最大规模的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机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今天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组建中国广播影视节目交易中心,是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广电集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广播影视业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

  • 标签: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 广播影视事业 广播电视事业 节目资源
  • 简介:王春辰问:请高老师说说这次大会的基本情况。高建平答(以下省略问答人名):这次会议共有四百多人参加,来自四十多个国家。应该说,这次会议还是比较成功的。有不少精彩的发言,有几场专题,水平都比较高。在会上见到不少熟人朋友,用美国美学家柯提斯·卡特的一句玩笑话,更新友谊(renewfriendship)。我已经是第五次参加国际美学大会了,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美学家 国际 玩笑话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式传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传播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编辑是精神文化产品的把关人,编辑工作是广播信息传播的一道关键防线,编辑的诚信意识直接影响着我们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影响着公众对广播的信任程度。强化、提高广播编辑的诚信意识,对确保传播信息的科学性、有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广播编辑 诚信建设 诚信危机
  • 简介:2014年9月18日—21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1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延边大学与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比较文学与中国:百年回顾与展望”。围绕这一主题,大会设定14个工作议题和圆桌会议议题,具体为:(1)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2)普遍性与差异性:比较文学的学科方法与文化分野;(3)中国作家、批评家与世界文学;(4)汉学与国际中国人文研究;(5)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6)诗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7)比较文学、国别文学与世界文学;(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师资培养;(9)翻译与比较文学;(10)中韩文学及东北亚文学关系研究;(11)[圆桌[比较文学与宗教研究;(12)[圆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13)[圆桌[文学符号学;(14)青年论坛。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学会 年会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 简介:中国艺术话语权是中国艺术遭遇西方话语霸权所出现的文艺理论新问题,由于理论表述对艺术话语呈现与话语权获得至关重要,因此文艺理论话语权是中国艺术话语权的核心。国际地位是话语权走向国际性的问题深入,它更为自觉地将话语权纳入整体性的全球框架之中。然而,全球文艺理论框架中的中国文艺理论却是“无声的中国”,由此中国文艺理论国际地位问题也就逆势而出。针对国际地位这一问题,中国文艺理论界强调“国际化”方向,但遭遇两大困境,其一翻译不够,文论走出去的力度欠缺,其二是西方中心主义。故此,加大翻译力度与反思西方中心主义就成为国际地位问题难以回避的任务。国际地位问题的真正解答应着眼于中国文艺理论的精神与身份、国际影响力和世界文艺理论这一基本论域,即立足自身(民族性),经由全球化(多元性),最终走向世界文艺理论建构。

  • 标签: 艺术话语权 国际地位 国际化 西方中心主义 世界文艺理论
  • 简介:由本刊编辑部主办、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和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共同承办的“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体系研讨会暨《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国际化推进会”于2017年10月10日在苏州举行。本次会议的具体议题包括:国内外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体系的现状和未来;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期刊的定位与发展;本刊国际化目标与策略等。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学术评价体系 国际化目标 人文社科 苏州大学 文学研究会
  • 简介:全国高校国际汉学与中国文化外译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5月12至14日在南开大学隆重举办,该会议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承办。

  • 标签: 国际汉学 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化 研讨会综述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译
  • 简介:姚华是当今广播剧剧作家中杰出的一位。她创作的《默默流淌的爱》、《格桑花开》等多部广播剧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广播剧奖、广播剧政府奖等。这些剧作,显示出姚华创作的艺术功力,更展示了她艺术上的卓越匠心与精益求精。一、以新颖独特的多视角、全方位写照生活,直面现实,弘扬主旋律,构成了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广播剧是声音艺术,容量小,

  • 标签: 直面现实 广播剧 创作风格 声音艺术 五个一工程 现实主义
  • 简介:编者按:2004年8月8日-15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在香港召开第17届年会.这是ICLA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年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在会上的发言,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首先从"反本开新"与"参照他者"、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对话两大方面,观察并论述了当今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继而全面回顾了中国比较文学20年来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对比较文学观念的推进、文学人类学和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现代诠释、关于翻译文学的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与流散文学研究等7个方面,对中国比较文学在当代的复兴与繁荣做出了总结性描述,并深信:"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比较文学","将在消减全球主义意识形态,改善后现代主义造成的离散、孤立、绝缘状态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文学发展 当代 散文 文学人类学
  • 简介:摘要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是国际环境法缺乏保证执行、遵守和争端解决的有效手段。国际环境法律责任在主体、调整范围、适用领域、归责原则等方面的巨大发展,强化了国际环境法的效力,彰显了国际环境正义,使得环境领域的国际条约得到遵守和有效实施,弥补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环境法理论的缺陷。

  • 标签: 国际环境,国际法律责任,全球治理
  • 简介:一个伟大的诗人或作家,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为在他的心灵宇宙中涵纳着整个世界;同时,他也为世界所景仰、所包容.普希金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俄罗斯诗人和作家.最近读到张铁夫先生主编的《普希金与中国》(岳麓书社2000年9月出版),对这一点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

  • 标签: 普希金 诗人 作家 心灵 包容 民族
  • 简介:文化批评与批评的国际化王宁近十多年来,由于西方理论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中国当代文学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传统的以直觉印象为出发点的感悟式批评依然在很大的读者范围内受到欢迎,批评的指向或者是作者或者是文本本身,批评实际上仍未摆脱简单的作品评点或...

  • 标签: 文化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批评 “文化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人文精神
  • 简介:2008年10月12日至14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承办、北大、清华和人民大学协办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语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法、美、英、韩、印、日、新、墨、匈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学者出席了这次空前规模的学术盛会,其中有14位学者作大会发言,258位学者在18个分组和圆桌会议上宣读了论文。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比较文学 第九届年会 文学对话 文化互动 学会
  • 简介:如何阐释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焦虑,即使对于中国中国人来说,这也并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说清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感受息息相关。如果从长时段来看,我们可以将当下中国视为从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转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仍然没有完成;同时这一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不断扩张、

  • 标签: 中国文学 阐释 “转型” 现代中国 传统中国 鸦片战争
  • 简介:<正>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写成或纂成以来,至今至少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之巨大、之深入,是众所周知的。至于对中国的影响,过去学者们多半强调《罗摩衍那》没有译成汉文,言外之意就是说,它对中国影响不大,至少对汉族影响不大。实际上

  • 标签: 罗摩衍那中国
  • 简介: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巴尔扎克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的专门著作。作者运用比较文学传播研究的理念和方法,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对近百年来巴氏在中国的翻译、评论、

  • 标签: 巴尔扎克 中国 传播研究 比较文学 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