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4月1日,《放舟三百里》作者重聚黄龙溪.在那棵黄葛树下,我们开始汇报各自的十——有的浓墨重彩,有的平淡如常.最令人刮目的是李芳,依然被我们敬重的是伍松乔老师,已成大器的是蒲秀政,友情不变的是邵永义.而我却因眼疾,畏光,怕烟,谢绝了大多数会局和饭局,只有实在想朋友了,才偶尔参加文学聚会.吕历把我介绍给年轻人:“这是你们原来的前辈诗人,现在不写了,简称‘原前诗人'.”杨通说:“你就是不写,也是诗人.”我说:“我要写,用手机写.”

  • 标签:
  • 简介:<正>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也越来越高。可由于人口问题,用最少的面积种又多又新鲜的蔬菜成了科学家们努力的目标。所以,摩天农场就在大家的期待中应运而生了。摩天农场是一个由"绿色秋木"与"白色积木"一起搭建而成的16层高的大厦。一进摩天农场,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大果园——红彤彤的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紫红色的大串葡萄,使人垂涎欲滴;如灯笼般的柿子,沉甸甸的挂在枝头。还有水灵灵的蜜桃,黄灿灿的梨子……各种各样的水果让人应接不暇。而且这些水果绝对没有喷洒农药,是百分

  • 标签: 人口问题 使人 绿色水果 蔬菜品种 家亲 无土栽培
  • 简介:就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独居一室创作《百孤独》时,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已蔚然成风,逐渐演变成世界现象。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已经发表小说集《首领们》(1959),他在这群作家里不仅年龄最小(1936出生),而且精力最

  • 标签: 百年孤独出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先师严迪昌先生撰著《清词史》时,尝根据词在清代这个特定时空运行之特质,选定地域、家族、流派/群体等"中观"视角进行史程构架。^(1)考察近百词之历程,以上几大特点整体上走向消沉淡散,而自晚清至民国末共和国初,乃至新时期以来——包括网络时代——词社的大量崛起构成了一道崭新的风景线。文学社团从根本上说,乃是审美共同体和创作共同体的集成。无论是嘤鸣求友、切磋琢磨,还是标举风气、月旦人物,文学社团的存在均可起到其他样式无可取代的作用,历来是辨认文学生态系统最应关注的焦点之一。

  • 标签: 词社 考论 文学社团 清至民国 网络时代 生态系统
  • 简介:本文通过梳理点评方重先生译介与研究乔叟的论文和著作,追溯和评价其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的发展历程及其丰富的学术与文化内涵,论述他为中国读者系统译介乔叟的学术意义和历史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分析和论证,昭示方重先生在乔叟研究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

  • 标签: 方重 乔叟 《乔叟文集》 《坎特伯雷故事》
  • 简介:1920代,一大批作家将目光转向了民众,主要是农民身上,由此开辟了一个更为新鲜和广阔的视域。乡土小说作为一股持久的创作潮流,不仅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清新的泥土气息,也拓展了新文学的题材,泥土气息一直蔓延着整个现代文坛。长期以来,受启蒙主义的影响,一般认为1920代乡土小说的价值在于批判乡村社会的落后愚昧以及反人性的原始习俗,和鲁迅一样改造国民性是这些小说的重要主题。但是也有论者对乡土小说的国民性批判在美学上的“分离”现象提出质疑,即这些作家在讲述“别人”的时候,是否掩盖了另一种形式的傲慢。

  • 标签: 国民性批判 乡土小说 个人主义 民族寓言 重读 改造国民性
  • 简介: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有建制的学科,当代中国比较文学不知不觉地走过了30个春秋,在学科理论、国际文学关系、比较诗学、华人流散文学、译介学、文学形象学、文学人类学、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从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两个方面夯实了“中国学派”在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地位。从独尊法国学派或美国学派到主张两者共奉,再到倡导建议“中国学派”;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当代中国 三十年 跨学科研究 文库
  • 简介:《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以前部分》(20119月第一版)是“通天塔丛书”中第一本付梓的著作。此套丛书由香港浸会大学张佩瑶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张旭教授共同主编策划,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标签: 1937年 英诗汉译 史论 中国 方法论 翻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