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首先阐述了西方学界关于后经典叙事两个发展阶段划分。文章认为,在第二,后经典叙事彰显出六个特别值得关注动向:叙事新流派不断涌现;、对叙事研究跨学科路径重访与反思;三、叙事研究'历时转向';四、叙事研究'跨国界转向';五、对叙事学家个人学术思想研究;六、后经典叙事流派之间交叉整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动向也是后经典叙事第二主要特征与核心命题。

  • 标签: 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阶段 命题
  • 简介:为了进步推动叙事研究发展,加强国内学界同仁交流与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筹委会将于2005年11月10日至12日(9日报到)共同举办第二届全国叙事研讨会,在会上将成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这次研讨会主要议题有(1)叙事作为学科在国内外建设与发展;(2)叙事理论:东方与西方;(3)跨学科叙事研究;

  • 标签: 全国叙事学 叙事学研讨会 征集论文
  • 简介:<正>孙绍振教授曾说,不管在大学还是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个重点,个难点,也是个薄弱环节。事实证明,文本细读道无法绕过坎,只有细读文本,才能真正完成阅读和欣赏。那么,如何才能跨好这道坎,真正细读文本呢?下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些摸索,以求正大家。

  • 标签: 阅读教学 孙绍振 现代散文 听听那冷雨 山重水复疑无路 阅读欣赏
  • 简介:句话概说叙事(narratology)也称叙述,①受结构主义影响而产生研究叙事理论,已走过将近40年发展历程,可分为"经典"与"后经典"两个不同派别.经典叙事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对叙事作品之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展开科学研究,并探讨在同结构框架内作品之间在结构上不同.后经典叙事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与读者阐释相互作用规律,转向了对具体叙事作品之意义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交互作用.

  • 标签: 叙事学 结构主义 形式主义 叙事结构 小说 历史主义
  • 简介:今年端木蕻良诞辰一百周年,在这样个重要历史时刻,重读端木蕻良件极具意义事情,也是对他最好纪念。回顾端木蕻良研究,我们发现,文学外部研究直占据强势地位,尤其人事纠葛以及历史主义成见在很大程度上对端木蕻良文更多还原

  • 标签: 端木蕻良 文本细读 意义空间 外部研究 审美价值 语言特色
  • 简介:扬·阿尔贝当代西方非自然叙事阵营中最为活跃、最有建树理论家之。尽管受到布莱恩·理查森激发和影响,但阿尔贝无论在非自然叙事概念界定、特征描述还是在阐释策略方面都与理查森有着明显不同。在概念层面上,阿尔贝把非自然叙事界定为物理上、逻辑上、人类属性上不可能场景与事件;在特征描述上,他主要聚焦于非自然叙述者、非自然的人物、非自然时间和非自然空间;在阐释策略上,他倡导以认知方法为导向自然化解读策略。本文在评述阿尔贝非自然叙事学理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出:关于非自然叙事界定与判断至少涉及“程度”与“层面”两个问题,而对非自然叙事特征考察需要扩大至更多类别与内容,如非自然聚焦、非自然心理以及非自然情感等;在非自然叙事批评实践上,所谓自然化解读与非自然化解读不是“非此即彼”关系,而是种“两者皆可”选择,即我们应该在有效保留非自然叙事之“非自然性”同时对其做出合理阐释。

  • 标签: 不可能性 非自然叙事 非自然叙事学 扬·阿尔贝
  • 简介:无锡惠山有"天下第二泉",名扬天下(图1)。唐常州刺史独孤及有《惠山寺新泉记》文,可知唐代以前已有惠山泉。后经唐代"茶圣"陆羽亲品其味,评为"天下第二"而得名,故又名"陆子泉"。唐代诗人李绅酷爱家乡此泉,称其为"人间灵液",并携泉水赴京,分赠友好。宋代文豪苏东坡多次来品泉,留有"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诗句。清代康熙、乾隆也是多次前来巡游品泉。明代画家文徵明曾与友人茶会于惠山,并挥毫

  • 标签: 二泉 惠山寺 清代康熙 灵液 州刺史 陆子泉
  • 简介:《名作欣赏》杂志与忻州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第二届"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征稿时间为2017年9月1日到2018年3月31日,共收到全国大学生参赛稿件2356篇(首)。经过三个月紧张初评、复评、终评,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评委名单及颁奖事宜附后)。

  • 标签: 《名作欣赏》 获奖名单 文学作品 大学生 大赛 师范学院
  • 简介:次大战后英国戏剧第二次浪潮”通常是指继“愤怒青年”之后,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崛起批更年轻英国剧作家。在谈论次大战后英国戏剧发展时,英美学者和评论家,特别重视1956年和1968年这两个日期,往往把它们称作当代英国戏剧两个里程...

  • 标签: 英国戏剧 剧作家 第二次浪潮 莎士比亚 审查制度 剧院
  • 简介:早在1979年,利奥塔在《后现代情景》中指出,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现正改变着知识性质,任何称作知识东西,如果不能转化为新形态,终将遭到淘汰,而学术研究方向将取决于其成果是否有可能转换成计算机语言。随着信息处理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利奥塔预言似乎正迅速成为现实。除了互联网上每天涌现新信息、新知识以外,

  • 标签: 东西 后现代 预言 现实 利奥塔 情景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了《蛙》中姑姑这悖论悲剧形象,研究了姑姑性格特点之间悸论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生姑姑悖论悲剧形象社会与人性原因;最后总结了作者莫言塑造姑姑这悖论悲剧形象目的在于警醒世人,在现实或者文学中所要承担责任不仅仅是谴责与诘问,更多理解过后理性面对与宽容。

  • 标签: 姑姑 形象 悖论式悲剧 现实意义
  • 简介:《劳燕》张翎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创作长篇小说,作者在给读者不断带来陌生化阅读体验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叙事风格转变。小说以三个男主人公刘兆虎、牧师比利和大兵伊恩为叙述者,共同聚焦于女主人公姚归燕。这种新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封闭性单向叙事,形成了种多向交叉叙事。其次,作者还使用了幽灵叙事方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局限,并在时空跨越中呈现了深厚历史纵深感。此外,作者使用了动物视角作为补充,以及书信、日记、新闻报道等形式作为补充叙述,形成小说叙事全面对话性。

  • 标签: 《劳燕》 多向交叉叙事 幽灵叙事 全面对话性
  • 简介:本文由叙事角度切入对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讨论,用叙述者言说困境表明意义不在场,用因果律失败表现终极解释迷失,由此阐释作者对宏大叙事解构。与此同时,文章分析了小说中侦探、迷信、童话、谣言及传奇等成分,旨在发掘这些非主流叙事策略如何建构个人及家族历史。这些叙事策略也在不同层次上建构了种循环模式,深刻表明历史和生活循环往复特质。文章认为,小说解构与建构双向展开成功尝试,造就其“叙事关键因素。

  • 标签: 斯威夫特 《洼地》 宏大叙事 叙事 循环模式 解构
  • 简介:《少女小渔》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代表作之,由此改编而成影视作品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而小说文本中对移民女性关注也受到了研究者青睐。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叙事理论解读小说,探讨小说在女性视角下对人物形象塑造,并分析其叙述声音折射出移民女性现状,以此更加全面地审视严歌苓作品中对女性世界关注。

  • 标签: 《少女小渔》 女性视角 移民女性 叙述声音
  • 简介:《换位》部奠定戴维·洛奇当代英国最佳小说家之地位校园小说。本文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从聚焦、结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换位》体现了洛奇主张元文化沟通与对话思想主旨,在坚持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同时,糅合现代、后现代小说技巧创作风格。本文研究对于深入解读《换位》,准确把握洛奇小说整体风貌及批评趋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戴维·洛奇 《换位》 叙述
  • 简介:为促进叙事研究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研究者之间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首届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全国叙事研讨会定于2007年10月16日-19日在南昌赣江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和《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

  • 标签: 国际会议 叙事学 南昌 《江西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院 文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