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这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在游览涠洲的时候留下的诗篇。从广西北海市起航,一路向南,水云天际间,一座海岛宛如碧绿的翡翠浮现在汪洋之中,这就是涠洲岛。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海岛,也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彩的独特地貌,清澈的海水,细腻洁白的沙滩,千万年海浪冲击形成的海蚀崖,让这座远离大陆的海岛有了一种别样的美。它的美不是刻意营造,更像一股清泉直击心底。靠海为生的涸洲人,世世代代在这座小岛上耕作、生活,一起迎接风浪,也一起共享这一片海天-色的壮美。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汤显祖 剧作家 北海市 海岛 涠洲岛
  • 简介:金钱,我所欲也;良心,亦我所欲也。当二不可兼得时,被生活所困的教师如何从学生身上谋取利益?一边是柴米油盐的煎熬,一边是唾手可得的诱惑,谁会沦陷?谁会独善其身?一陈光明把去县职业中专考察的消息在班上刚一宣布,教室里马上就炸了窝。除了银丰等几个尖子生置若罔闻,一如既往浸泡在书山题海里,交头接耳的、欢呼雀跃的、击掌明志的,不一而足。对他们来说,考县一中二中无异于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 标签: 陈光明 王中华 告密者
  • 简介:1他走到一棵树下,站住。这是个晴朗的好日子,天空中,由于前几日连续下了几场大雨,此时见不到一丝云朵。天空湛蓝而赤裸,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因其本身所映照的事物太过庞杂、繁复,且意义不明,于是这些事物干脆混合到了一起,变成了纯然的蓝色。当问题太过复杂,他想,有时反而会显得异常简单。

  • 标签: 蓝色 混合 事物 替代者 天空 云朵
  • 简介:鲁迅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演讲稿——《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把汉末魏初既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又称为“曹丕的一个时代”。缘何不以“三曹”中的曹操、曹植,而是以曹丕来命名这个时代,从鲁迅先生的论述中,至少可以找到这样两条理由。一是曹丕著有《典论·论文》,其中的文学见解如“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等,代表了那个“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文论最高水平;二是“曹丕做的诗赋很好”。这两条,迄今并无异议。

  • 标签: 文学 鲁迅 自觉
  • 简介:朱大可的职业身份,多元而斑驳:学者、批评家、小说家。我甚至还要加上诗人两个字。作为一个语言的炼金术士,朱大可对汉语的提纯与密炼,比很多中国诗人更为娴熟。他对汉语有着深入骨髓的情欲。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一位汉语诗人对母语应该产生的依恋,然而,这种依恋却罕见地融入一位批评家的书写血液。

  • 标签: 小说家 评论 嬉戏 游牧 文化 职业身份
  • 简介:太阳和月亮,是天上的两个泉眼,光的泉水源源不断,从瞳孔里喷涌出来,洒向无边的虚空,世界因此得以显现。太阳之泉过于湍急、炽烈,像火的瀑布,令人不敢靠近,不似月亮之泉那么柔曼、清凉、含蓄。月光的流水如小提琴的弦音,微茫地萦绕开来,汇成辽阔的湖面,人可以全然浸没其中,做一条鱼儿随意漫游。月亮善解人情,不嫌不弃,它的莹辉关照着每一种事物,不遗落一株小草、一粒沙石。对入的关怀最好像月光,正午太阳似的可受不了。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你会有这样的感慨:如果没有月光的抚慰,这个世界会变得躁乱不安。

  • 标签: 收藏者 月亮 太阳 小提琴 世界
  • 简介:马卓新写的小说《告密》,主角是同事眼中的'小人'。但这篇小说有着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深长意味,马卓在书写'小人物'的文学传统中捏合了一个复杂的告密小人。陈光明的'告密'并不是为了私利。时值高年级学生毕业择校之际,他作为指导老师本来就有职责帮助学生选学校。问题就出在其中的“职业中专”上,这类职业学校是改革开放的宠儿,在国家计划之外独立招生,不同地方有不同政策。有商业头脑的人,在这差异中浑水摸鱼,招生,便成了有利可图的事情。

  • 标签: 《告密者》 陈光明 告密者
  • 简介:汉语学习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出现中介语现象,事实上他们还会同时出现中介文化现象,即带有目的语和母语两种文化特征。了解中介语有利于留学生的汉语知识学习,关注中介文化也有利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

  • 标签: 中介语 中介文化 对外汉语 文化
  • 简介:作为草原的儿子,胡学文十分珍爱养育了祖先也养育了自己的辽阔草原。他曾说:“我对坝上草原的景致有一种偏爱。”他将这种爱浸透进了小说文本,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布满了坝上的风景,充满了草原的芬芳。与此同时,胡学文并没有沉迷于对地域风情、人情世故的描述,而是向着更为深层的人生和时代的思考。他认识到,“地域并不是隔绝、孤立的,它有着超越时空的共性。

  • 标签: 小说文本 胡学文 草原 地域风情 人情世故 养育
  • 简介:在报告文学阵营里,他是当代报告文学界的领军人物,是对报告文学有许多独到、深刻和理性评价的研究得最具权威性的专家。他曾自称为当代报告文学的“账房先生”,也有人说他是大管家,是报告文学之道明道、布道、守道的道长,观察、总结叙述中国当代文学史,不能没有报告文学,没有李炳银.

  • 标签: 报告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史 领军人物 理性评价 文学界 叙述
  • 简介:首届“当代对联创作金奖”获得,吕可夫,吕可夫,祖籍湖南新邵,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楚风吟草》副主编,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老干部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湖南老年诗词》主编,长沙市楹联家协会主席、《联海探骊》主编,长沙市诗词协会副会长,中华国粹网顾问。

  • 标签: 对联创作 作品展示 当代 中国楹联学会 艺术研究院 湖南省
  • 简介:普拉东诺夫的《以太通道》采用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但又有着独特的叙述形式,其鲜明的叙述形象构成普拉东诺夫小说的显著的叙述特征和叙述风格。小说的叙述不只是全知全能的客观事实的陈述,还是有着自己独立思维并加以表现的立体形象,他在知识与爱情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持有明确的价值判断。本文采用叙述学研究方法,通过叙述的介入性评论分析小说的叙述形象。

  • 标签: 叙述者 叙述者形象 介入 评论
  • 简介:艾蒂安·皮维尔·德·瑟南古(EtiennePivertdeSenancour,1770-1846)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之一。在他的笔下,同属东方的迦勒底、埃及与印度却与中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他形象”,前者往往与“神权”或“迷信”相联系,而后者则更像是崇尚“理性道德”的“乌托邦”。文章从“形象学”入手,结合历史背景、作者思想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等因素,分析瑟南古作品中“东方他形象”的生成过程,揭示其在西方文化“自我反思”与“自我审视”中所起到的例证与反衬作用。

  • 标签: 瑟南古 “东方” “中国” “文化他者” 形象学
  • 简介:滕凤谦先生是中国剪纸领域具有开拓性和转折性意义的学者与艺术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新剪纸的先行者,也是开中国民间剪纸文化研究之先河的探索。滕凤谦对中国剪纸的研究与艺术创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影响是深远的。滕凤谦,1920年生于河北省迁安县。1939年,他从迁安县县立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河北省第一师范学校,至1942年毕业后,又考入北平国立师范大学工艺系学习。

  • 标签: 剪纸艺术 中国 文化 开拓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艺术创作
  • 简介:再也不会有西部了玉门关早在,开拓的步履中洞开,捧一把黄沙扬向天空,散落出茂绿的梦环,就在山口,那口井依旧在吗,父亲用脊梁托起的高炉.

  • 标签: 钢铁工业 西部 建设者 共和国 凝固 玉门关
  • 简介:由于第一手文献匮缺和研究方法的套路化,胡风研究大多集中在三四十年代,所用材料基本雷同,话题始终在重复,研究较难推进,无形中也造成了一种'空降感'和'横断感',即将青年胡风置放在历史暗区,且以'诗'论'史'。本文以'带着日期思考'为基本方法,对青年胡风的诸多史实重新考辨,用历史事实与贴切的理论'描述'历史整体。

  • 标签: 胡风 文学青年 理想主义者
  • 简介:在全知叙事作品中,叙述可以隐藏于文本之后做客观陈述,也可以介入其中作公开评论,隐蔽的叙述冷静、客观,避免做出公开评论,将判断和态度隐藏在叙述语言之中,将解读权利交给读者,增强故事的客观性。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短篇小说《太阳的后裔》与《月亮炸弹》中的叙述都是隐藏在文本之后的隐身叙述,巧妙的隐蔽叙事艺术使得叙事更加客观真实,更具感染力和启发性。

  • 标签: 隐蔽叙事 叙述者 隐身
  • 简介:《伤逝》作为鲁迅唯一一部爱情小说,它新颖的叙事形式,复杂的思想情感,激烈的心理冲突,使简单平实的爱情故事演绎出诗歌一般的复杂张力,也给文学批评提供了无限广阔的阐释空间。

  • 标签: 《伤逝》 两性关系 思想导师 形象 涓生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