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本篇拟就《金瓶梅》第一回的素材来源作些探索与考证。丈夫只手把吴钩本回开头“词曰”: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请看项籍并刘季,一似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紧接这阕词后,有一段白文:

  • 标签: 水浒传 潘金莲形象 西门庆 武松形象 考证 故事
  • 简介:清朝道光年间,马子琴观瞻蒲松龄画像后题诗赞颂。马子琴名桐芳,号西坡,今邹平县人。他是王培荀二舅王祖嵋的女婿,与王培荀又是儿女亲家,其女嫁给王培荀儿子为妻。马子琴自幼聪慧,富有诗才,与鲁中诗人王培荀、孙锡嘏等人交往颇多,诗词酬唱,著有《憨斋诗删》《饮和堂诗存》《马子琴诗》等诗集。《憨斋诗话》大多论述山东文人的诗作,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 标签: 蒲松龄画像 马子琴 憨斋诗话 乡园忆旧录 东泉诗钞
  • 简介:据1996年11期的《鲁迅研究月刊》转引《传记文学》的资料,陈彬铄回忆当年《申报·自由谈》全面革新以后,稿酬优厚,甚为尊重作家。只是对别人是稿件被采用才付稿费,唯独鲁迅一人的作品,则不论用与不用(甚至包括被新闻检查处禁刊的文章),一律稿酬照付;对其他人“文稿致酬,至少每千字十元”,

  • 标签: 《鲁迅研究月刊》 《自由谈》 稿费 考证 传记文学 稿酬
  • 简介:提起胡适的小说考证,有些人总是摇头,认为尽是“胡说”。诚然,胡适的小说考证,情况复杂,其中确有需要批判否定的东西,但是,只要我们撇开成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就不难发现,它给我们提供的材料还是相当可观的,对二十年代的整个小说研究的开展,也起过推动作用;至于其判断和结论,有的,就是在

  • 标签: 小说考证 胡适之 中国古典小说 小说界革命 小说研究 《镜花缘》
  • 简介:这是从中国传统家谱的角度撰写的一篇文章。全文基本是铺陈史料,叙述作家莫言小学辍学、自学中学语文、在军艺和鲁迅文学院完成大专和硕士课程的大致情况。有些史料已披露报端,有些是首次引用,读者借此可知作家备尝艰辛的个人奋斗之路,也可纵横观察他生活的时代与个人之间错综的关系。而对于农村出身的作家来说,则可推演至中国七十年代农村教育制度和教育史对他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乏这种自学成才的杰出小说家,例如茅盾、沈从文等等。当然莫言的情况与他们有别,这是另一篇文章考虑的角度。但是假如从这个比较角度来观察两代作家的创作道路,也不失对百年中国教育史与文学的关系,做出进一步有意思的分析。

  • 标签: 莫言 教育 七十年代农村
  • 简介:一部唐诗研究的力作——评《全唐诗人名考证》王友胜由于唐诗中涉及人物往往只称官职、行第、籍里、谥号及职业而不知其名,或仅知其名而不知其生平事迹,后人阅读原诗较为困难,因此,全面集中地从事唐诗中人物姓名及其事迹的考证便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陶敏...

  • 标签: 唐诗研究 《全唐诗》 《全唐诗人名考证》 《文苑英华》 考辨 中书舍人
  • 简介:由弗朗兹·库恩博士(Dr.FranzKuhn,1884-1961)翻译的《红楼梦》德文译本(《DerTraumderrotenKammer》)自1932年出版以来,至2002年已经再版20余次,发行超过10万册,并且被转译为英、法、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等多国语言文字出版,不仅在德语世界,更在整个欧洲广泛流传。德文译本以其优雅的语言、详略得当的删节以及适应西方读者口味的创造性改造,赢得了万千欧洲读者的心,至今畅销不衰。

  • 标签: 《红楼梦》 译本 德文 考证 底本 1932年
  • 简介:康熙五十一年、五十三年,蒲松龄接受淄川好友孙圣佐邀请,前往其家夜饮赏菊,赋诗言志。孙圣佐以及孙圣华、圣文昆仲,是淄川北沈马庄人,文名不显,社会地位不高,《北沈孙氏家谱》有其记载。

  • 标签: 蒲松龄 赏菊诗 孙圣佐 孙圣华 孙圣文 考证
  • 简介:蒲松龄毕生以设馆授徒为业。王枝忠先生认为蒲松龄南游归来最初几年是设帐于淄川县城北的丰泉乡王氏家中。笔者对蒲松龄设帐的地点——丰泉乡有异议。主要依据:王氏家族的王崇义一支,明嘉靖年间移居淄川县城以及城东仙人乡一带;蒲松龄曾设帐于王氏家族的第十世王体正兄弟家中;王氏兄弟的居住地是仙人乡马家庄。据此考证:蒲松龄南游归来的最初几年设帐地点不是在本县城北丰泉乡,而是在城东的仙人乡马家庄。

  • 标签: 蒲松龄 设帐地点 淄川县城东马家庄
  • 简介: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民间喜好皮影戏形成了悠久的传统风俗,甚至成为民间大众传播伦理道德的重要途径,所谓“民不知书,独好观剧”。许多学界前辈如顾颉刚、孙楷第、周贻白、常任侠、虞哲光等人,

  • 标签: 皮影戏 田野调查 文物考证 文献 证据 传统文化
  • 简介:蒲松龄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不仅为世人留下了《聊斋志异》这部传世名著,还创作了大量民间通俗戏曲。本文通过第一手资料,挖掘整理《八仙过海》戏,并从《八仙过海》戏的主题与蒲松龄的时代思想、唱词风格、音乐,以及蒲松龄与毕盛钜的关系,对手抄本《八仙过海》戏做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考证,论证手抄本《八仙过海》戏应出自蒲松龄,使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与保护传承价值。

  • 标签: 蒲松龄 俚曲 《八仙过海》戏
  • 简介: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时之间,本已成为'显学'的莫言研究,便更加热闹非凡。在这样一阵极度的兴奋中,一些早先对莫言的作品和家世并不太熟悉的学者,更是以一种快出'成果',抢占学术高地的心态,对莫言开始了大规模的'火速研究'。这其中,尤以程光炜发表在《南方文坛》《新文学史料》《文艺争鸣》《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等学术期刊上的'莫言家世考证'等系列文章为代表。程光

  • 标签: 不能捕风捉影 作家研究 家世考证
  • 简介:"北京四合院"的历史一贯被追溯至元代,认为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元代的住宅建筑目前在北京已无实物遗存,唯一能供参考的就是在元大都旧址上发掘出来的"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通过这座遗址并结合元代宫殿大明

  • 标签: 北京四合院 历史溯源 四合院历史
  • 简介:<正>感冒,不宜外出。方始读懂欧阳健先生所写《春柳堂诗稿辨疑》一文。憾客岁只是匆览一过,未经在意。读后,首先感受到的是:何以未曾考证该诗稿作者宜泉先生年籍,是否是《八旗艺文编目》的《春柳堂诗稿》作者“兴

  • 标签: 八旗 史料 辨疑 曹雪芹 三十年 生存年代
  • 简介:根据徐志摩的作品和与他人来往的书信,他在剑桥应该有三个住址:初期和张幼仪在沙士顿(Sawston)同居的普林斯居(Prince'sCottage;曾被翻译成王子居。但在这里Prince是姓氏,不作王子意。)、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吉布斯楼和维多利亚路55号(徐志摩在1922年2月3日给罗素的信中使用这个地址)④。在这三个住址中,国王学院吉布斯楼和维多利亚路55号的位置在历史上是明确的。但沙士顿普林斯居的现址,一直以来都无法被确定。

  • 标签: 剑桥大学 徐志摩 考证 故居 维多利亚 普林斯
  • 简介:1931年11月13日,时在青岛大学任教的沈从文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6天后徐志摩坠机遇难,因此这也成为沈从文给诗人的最后一封信函。遗憾的是,因为信件的首页遗失,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完整地阅读这封信了。

  • 标签: 考证 书信 冰心 1931年 青岛大学 徐志摩
  • 简介:在民间,传讲我国古代官吏故事最广泛的当属包公的故事。其人史书有载:“包拯,字希仁,公元999年生于庐州合肥(今属安徽)。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考中进土,朝廷任命大理评事(相当于现在的法院陪审员),嘉{右六年(公元1061年)迁升枢密副使。1062年病逝,生年64岁。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赐溢号‘孝肃’。”

  • 标签: 包公戏 传统剧目 故事 二人转 考证 流变
  • 简介:<正>蔡义江先生和梁归智先生在他们的著述中,对雪芹原稿黛玉之死的情节都进行了精密的考证,提出了明确的推想。蔡先生说,雪芹笔下的黛玉之死,与高鹗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一样。在八十回后的原稿中,黛玉之死与婚姻问题无关。她既不是死于外祖母及其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淡厌弃,或者在给宝玉娶媳妇时选了宝钗,也不是由于误会宝玉对她薄幸变心;而是由于贾府被“抄

  • 标签: 黛玉 宝玉 贾府 红楼梦 考证 王夫人
  • 简介:<正>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于一九二一年发表以来,已经整整七十年了。这部“新红学”的奠基之作,经历了七十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并未动摇其权威地位;后来的红学家,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脱离胡适的考证模式,或者说基本上仍在胡适当年设置的框架

  • 标签: 七十年 抄本 三十年 钞本 十七年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