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暮色中,黄龙溪的轮廓依稀可辨。近前看去,古镇那宁静的街道纯系条石铺就,雕花的窗棂、木柱门廊、翘角屋宇瓦当缀檐,楼宇之间“勾心斗角”煞是好看!单是那屋脊上青瓦堆砌的翎花就呈各种招式,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装饰得既朴素又雅致,着实精湛极了。

  • 标签: 古镇 旅行 乡土生活 风景
  • 简介:随着商业时代的来临,消费主义文化以强劲之势扩张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与利益群体,重写、戏说与大话成为时尚文学的流行范式自然顺理成章。不过,文学的终极意义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轻浅谑浪终究难以拥有长久的生命活力,敬畏崇高才应是时尚与流行的终极选择。

  • 标签: 商业时代 消费主义文化 时尚文学 大众文化
  • 简介: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坎坷曲折决定了文化大家郭沫若的复杂性,从而使得单一的“光辉旗帜”研究范式难以较好地解释晚年郭沫若,借鉴鲁迅研究的成功经验,郭沫若研究有必要优化研究生态,以“现代学”等多种研究范式,共生互补地发掘其巨大的潜在研究价值.

  • 标签: 郭沫若 郭沫若研究 生态 范式 文化旗帜 现代学
  • 简介:中国现代戏剧(戏曲)研究“不祧之祖”王国维称,“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然而,王国维本人的戏曲研究,却恰恰偏离戏曲之综合性艺术定位,局限于文学考证之法治戏曲,重“案头”而轻“场上”。此间,“力矫王国维之失,”祛除文学研究范式之弊,而建构“场上”重于“案头”的戏剧研究范式者,首推周贻白。

  • 标签: 文学研究范式 戏剧研究 周贻白 案头 戏曲研究 剧场
  • 简介:历史转型的肇始向来为研究者所关注。然而,在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除了在一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里有所论及外,针对1949年前后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研究并不充分。杜英著《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1949—1956》(以下简称《重构》)一书引入了西方当代空间理论,使其研究从时间维度拓展到空间维度,弥补了先前研究的诸多不足与不见,为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重构》 文艺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上海 范式 文学史研究
  • 简介:在语言学意义上,“白话”只是一种话语表达方式,而在中国新诗发生的生命链条,“白话”早已成为汉语诗歌写作的一个理论命题,将“白话”作为汉语诗歌的美学范畴纳入中国新诗的审美意识生成、生长的历史视闽,完全合乎“范式”理论对“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在一定历史语境中的相关作用、形态、价值进行考察的科学假设。

  • 标签: “范式”理论 新诗发生 白话 言说 母语 文化
  • 简介:摘要英语写作学是西方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起源与北美,研究的是美国高校的写作,后来经拓展延伸后,兼具了社会科学的特性。不同的修辞学派对英语写作学的研究范式有不同的见解,主要经历了三大转换写作成品研究范式、写作过程研究范式和写作后过程研究范式。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很大困难,特别是在写作和口语上,从修辞视角对英语写作学的演变及研究范式的转换进行深入探讨,能够为中国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学生特点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 标签: 修辞学 英语写作学 研究范式转换
  • 简介:两年前,吕进、骆寒超及其它一些学者共同提出了“新诗二次革命”的主张。两年来,有关新诗二次革命的问题,受到新诗创作、批评与研究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将“新诗二次革命”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之中,对新诗精神重建、诗体重建等重大问题获得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新诗研究所和《文艺研究》编辑部于2006年9月24日至28日在重庆主办了“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

  • 标签: 新诗创作 诗学建构 国际论坛 审美范式 名家 华文
  • 简介:“凝情半日懒梳头”是指思妇因所爱之人不在身边,感到寂寞无聊而懒于梳洗打扮。所谓抒情范式,是指一种文体在其发展演进中逐渐形成、确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且为后人反复使用的审美规范。“凝情半日懒梳头”这一抒情范式萌芽于诗经,并在部分诗人手中得以运用,但其真正定型、强化,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审美效果的抒情方式却是在词体中完成的。这一抒情范式在文人词之祖《花间集》中受到词人的普遍青睐,他们反复运用此种抒情范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在此后的词史进程中,晏几道自觉地学习“花闻”传统,在自身的创作中大量运用这一抒情范式。小晏并非只对该范式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灵心慧性,为该范式增添了新的审美内涵,大大延长了此种抒情范式的艺术生命。

  • 标签: 凝情半日懒梳头 抒情范式 晏几道 《小山词》 《花间集》
  • 简介:李碧华、池莉是香港大陆颇具代表性的女作家,虽然个性风格迥异,故事人物各殊,但作品同样广涉"情爱",且不约而同站在现代立场,秉持新女性主义态度,对传统古典范式的言情模式进行了揶揄、质疑和颠覆,从池莉的"不谈爱情",到李碧华的"拆穿爱情",两地女作家惊人一致地完成了对传统言情叙事范武的解构.

  • 标签: 两地女作家 情爱范式 颠覆 解构
  • 简介:中西文化和内在精神的差异带来了相应的艺术形式和审美类型的差异。作为历史悠久且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之一——戏剧,分别代表着中西方各自深层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理想。在大众文化日益兴起的当下情境中,戏剧尤其是中国传统戏剧经历数百年的传承还保有着独特的艺术样式和审美品格。戏剧作为中西艺术分析的一个文本参照和范式比较的切入点,对这种艺术类型进行认真细致的考量和比照,从而分析出中西艺术潜在的差异。对于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提供更多的理论佐证。本文以中西戏剧艺术的具体文本为参照,从实际的戏剧作品青春版《牡丹亭》和音乐剧《猫》入手,对显在的艺术内容和形式进行尝试性分析,进而得出些中西艺术内在的深层次差异,从而使我们深化对中西艺术理念的理解,作为窥见以人为审美主体的中西文化创作者在审美精神上的差异。

  • 标签: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牡丹亭》 《猫》 艺术审美精神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