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戴汉志先生去世十周年之际,曾与之工作过的张离(黎)撰文追忆其人并描述其超前、严谨、独立的工作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贡献。

  • 标签: 汉斯 回忆 中国当代艺术
  • 简介:西奥多·弗朗西·波伊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同时代作家,他没有卷入到上个世纪初期英国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论争之中,但他独树一帜,以鲜明的观点,犀利的词锋,探索着人类共同关心的美与丑、爱与恨、生与死等问题。他大力颂扬美德,奋力鞭挞丑恶,把人类残酷、贪婪、虚伪、淫荡和自私的一面描述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充满着浓厚的乡间文化旋律。

  • 标签: 英国20世纪文学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西奥多·弗朗西斯·波伊斯
  • 简介:在英国全民庆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登基六十周年、期待伦敦奥运会的2012"欢庆年","坏男孩"吉尔伯和乔治,用他们的"伦敦图像"系列,把人们带到一个灰暗、喧嚣、属于罪犯和精神病患者的伦敦。在展览现场,艺术家常用的鲜艳色块被灰色与土色代替,画廊里完美的白墙和挺括的玻璃镜框,不但没有削弱这个组合的不合作态度,反而在某个程度上强调了一种严肃的神情,并在其中生成了一个抵抗的空间。像这对组合以往那些著名作品一样,"伦敦图像"系列的每件作品,

  • 标签: 伦敦 图像 乔治 精神病患者 合作态度 伊莉莎
  • 简介:“天使”缓缓跌入油亮的水面,一道似来自天堂的光撕破了无限延展的黑暗。他的身体被四溅的泡沫缠绕,时而潜入底部,时而于上空盘旋,发出如子宫回声般尖锐的巨响,又好似痛苦的嘶鸣。看到这里,你或许会以为这是艺术家程然对比尔·维奥拉某件经典录像作品的又一次致敬.但随之,两名身着潜水服的救生员闯入画面,打破了原本唯美的冥想空间,将人拉拽回现实中。

  • 标签: 艺术家 程然 艺术作品 沃特威尔茨·霍 录像作品
  • 简介:题记:年逾八甸的法国电影导演、装置艺术家阿涅-瓦尔达对喧嚣繁冗的当代艺术圈来说,也许显得不够时尚和先锋。但正如著名电影学者——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所说,瓦尔达艺术的意义,在于她的作品,依然属于那个艺术可以阐释的时代。瓦尔达坚持用女性视角看待社会生活,关照女性生存处境。这使得她的电影,她的装置艺术品或者呆照都保持着与社会,与时代的互动和对话。另—方面,她并非偏激,但卓有效率的女性主义创作,又与自己的生命进程息息相关,向外界传递乐观艺术家的信念和纯粹、开放、豁达、睿智的艺术态度。

  • 标签: 乌托邦 土豆 当代艺术 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导演 社会生活
  • 简介:一展览的缘起"浙派"词初见于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元季四大家浙人居其三:王叔明湖州人,黄子久衢州人,吴仲圭钱塘人,惟倪元镇无锡人耳。

  • 标签: 浙派 灵气 品特 绘画 明代 盛衰
  • 简介: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与巴黎有着不解之缘,巴黎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成长与成就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巴黎的文学历程与美学积累,使贝克特在民族与世界、文学与政治之间找到了最适合的位置,并帮助他铸就了爱尔兰文学在世界的辉煌。将贝克的戏剧创作与巴黎进行文化地理视角下的考察,将为我们研究贝克戏剧提供一个新的维度,有助于更加深刻、宏观地解读贝克特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贝克特 巴黎 戏剧创作 文化地缘学
  • 简介:哈罗德·品特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以其独特的视角来表现人类的生存状况。在其早期作品“威胁喜剧”里是如此,在其中期作品“记忆戏剧”里亦是如此。本文拟从性别视角对记忆戏剧代表作《风景》进行剖析,旨在揭示人类之间的无法沟通及其隔阂乃是人与人对外界理解的巨大差异造成的结果。从《风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构成社会生活的两性之间,世界在他们眼中有着别样的风景,正是两性对外界感知的角度、侧重不同,使他们无法沟通交流。

  • 标签: 性别 哈罗德 品特 生存 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