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从出土的纺织品可以看出,古代羌族地区纺织品的着色工艺已经相当成熟,羌族地区的服饰是当地特有的畜牧文明、农业文明成果的体现,也是纺织技术发展的结晶,尤其是汶川羌族人民的挑花刺绣技艺,历史传承很悠久,抢救、保护和传承羌族这些古老艺术意义重大。

  • 标签: 羌族 纺织 服饰 刺绣
  • 简介:雅美族是台湾原住民各族中唯一具有锻冶金银工艺的族群,他们精于炼银打金片,其中银盔的制作工艺最具特色也最具代表性,它传承着雅美族的文化与精神,表达了雅美族人民朴素的审美观,是千百年来雅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文通过对雅美族的银盔的制作工艺与祭祀活动的研究,探讨雅美族特色的锻冶术及祭祀文化。

  • 标签: 台湾原住民 雅美族 银盔
  • 简介:宁波的梁山伯庙又称义忠王庙、梁圣君庙,一直被认为是梁祝传说源于浙江的重要证物,关于该庙至今存在诸多疑问。而历史上并无梁山伯其人,梁山伯庙本为萧衍生祠,后人将梁圣君附会成梁山伯;萧衍受封梁王前还封过义忠王(义忠神圣王),因未见正史而被后人忽略了;梁山伯庙建立于公元502年2月,与今人对其认识并不相同。弄清梁山伯庙的来历,不仅对梁祝传说中匪夷所思的现象可做出相对合理的解释,还为研究传说的起源提供了新路径。

  • 标签: 梁山伯庙 梁武帝 梁祝 起源
  • 简介:在石涛研究中,有一个人常被提起,这就是一位名叫刘小山,号石头,被称为“刘石头”的友人。

  • 标签: 石涛 石头 真伪考 作品 考辨 山水
  • 简介:作为近年来为西方学界所重新"发现"的文化理论家,克拉尔在流亡美国之前的"早期思想"应该得到更多关注。不同于晚期克拉尔对电影媒介的"本体论"思考和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批评",克拉尔在魏玛时期通过对"散心"这一日常概念的再建构,试图发掘都市大众在电影院中所获得的感官体验背后蕴藏的政治潜能。而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更是进一步延伸克拉尔关于"散心"的思考。在如今"理论之后"的困境之中,重访克拉尔与本雅明的审美—政治理论也许能为我们突破既有的文化理论和批判理论的思维限定,重新辩证地思考大众文化提供新的可能。

  • 标签: 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 日常概念 艺术作品 政治理论 电影史
  • 简介:为了鼓励青年新锐艺术家发展,香港的艺术公益机构K11艺术基金会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开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通过调查-发掘-孵化-展览的模式培育未来艺术英才。双方的合作以2015年1月15日开始的“第二届CAFAM未来展”为开端,K11艺术越金会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合作的展览、巡展提供香港及上海的场地支持。基金会创始人郑志刚先生在谈及此次选择央美美术馆作为合作对象时表示,“我们一直以来的愿景和使命是培植大中华区年轻新晋艺术家、设计师,并提升社会对中国内地、香港与及国际当代艺术的浓厚兴趣。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馆 基金会 合作 艺术
  • 简介:保利二0一一年秋拍出现的石涛款《罗汉四条屏》,曾引起收藏家和学界的广泛注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十六应真图》,显示石涛在人物画方面有卓越创造,但这毕竟是孤例。二00六年《莲社图》于嘉德秋拍中出现,其后又有国内收藏家公布其收藏的《石涛百页罗汉图》,突然有一百页精致无比的石涛人物画出现,其效应用“令人震惊”来形容也不过分。

  • 标签: 石涛 条屏 大都会博物馆 应真 莲社图 真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