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打开中国书法史,董其昌是明末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之一。他生于明嘉靖34年(1555),卒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九年后闯王李自成率农民军攻进燕京,而吴三桂又引多尔衮大军驻扎山海关,从此开始了长达270年之久的满清统治。虽说在康、雍、乾三代,屡兴文字狱,迫使许多汉族

  • 标签: 交游党争 党争倾向性 范凤翼交游
  • 简介:雕塑创作的最终成品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最满意的雕塑草稿的模仿制作,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对雕塑的最后定稿的放大处理。尽管在模仿放大过程中也可能适当作出一些创造性的发挥,但基本上不会脱离已经确定的图样或者模型。因此,可以说,雕塑草稿是雕塑成品的"预先匹配",雕塑创作的最后完成实际上就是对雕塑草稿的设想计划之最终实现。

  • 标签: 雕塑创作 草稿 匹配 创造性 模仿 成品
  • 简介: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亦作晓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土等,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因此他的画署款多写“山阴任颐”。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画家,在“海上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

  • 标签: 任伯年 指向性 公众 绘画 杭州市萧山区 画家
  • 简介:受清朝廷以“政统”兼并“道统”的诸多措施和理学本身的影响,清代中叶士人形成正体化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观念,因而,书法创作也呈现出正体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但表现为楷书和篆隶等正体文字书法的兴盛;还表现为文字构形与朝廷规定的标准字书的一致,绝少异体、别体;更表现为点画用笔的踏实沉稳、起收动作的完整,单字体势的完美和端庄,字与字之间缺少意态的呼应,章法排布的大小匀称甚至界格整齐等。作为经过严格书写训练的书法创作主体,士人的这一倾向构成清代中叶书法的时代风貌。

  • 标签: 清代中叶 士人 书法 正体化
  • 简介:近年来,中国画坛的写实油画出现一种与摄影越来越近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了画家对于照相机视角的依赖与对相片表象的复制,更为深刻的影响是导致画家的艺术感受力不断下降,这种写实油画摄影化的倾向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因为它必然导致写实油画的异化而使写实油画的本体走向消解。

  • 标签: 写实油画摄影化倾向 “中国写实画派” 绘画语言 自律 消退
  • 简介:主持人按:“点击·2003”栏目的品评文章,至本期已全部结束。从今年第1期始至本期,该栏目收到来稿60余篇,“点击·2003”精彩回应短文30余篇,刊发20余篇。特别感谢老辈书家、青年朋友、作者、读者对本栏目的厚爱,亦感谢被点评的著名中青年书法家、篆刻家宽厚的学术胸怀。本期“点击·2003”栏目推出了《陈振濂:古典文人化倾向与当代情结》、《“思想”的创作——谈陈振濂先生的书法创作》、《浅谈熊伯齐先生的篆刻艺术》《熊伯齐的中年变法》4篇文章,从创作理念、思想、风格、笔墨技巧、刀法效果、图式构成等方面进行了诠释与评析。广大读者自可从中获得见仁见智的批评质量。如有不同看法,可撰写500字左右的短文,寄本栏目大河诸子收,信封注明“点击·2003精彩回应”字样。大河诸子

  • 标签: 气韵非师 倾向
  • 简介:就字面而言,“逸”有超过一般(超逸)、隐遁(逸民)、放任、不受拘束(逸荡)等义项,超逸豪放的兴致被称为“逸兴”,超脱绝俗的艺术品被称为“逸品”。而“逸”在中国画的形式审美取向上主要体现为对程式化画法的逸出或超越,所以在审美批评的实践操作中,什么都好说,“惟逸之一字最难分解”。明人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专列《逸品》章节,其中有云:“山水之妙,苍古奇峭、圆浑韵动则易知,惟逸之一字最难分解。盖逸有清逸,有雅逸,有俊逸,有隐逸,

  • 标签: “逸” 中国画 审美倾向 审美取向 实践操作 审美批评
  • 简介:一般把1970年代末的“星星美展”视作中国当代雕塑的发端。当代之于中国雕塑,一方面是对历史时间的标示,另一方面是对雕塑品格特质的标示。

  • 标签: 中国当代 雕塑 日常化 平凡 70年代 历史时间
  • 简介:在今天,照相机似乎早巳成了“艺术”和“设计”发生的工具。然而,在照相机刚刚开始被人们使用的时候,对于十九世纪欧洲“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画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从表面上看,似乎他们的价值被一部小小的机器轻易地取代了。甚至像《蒙娜丽莎》这样用了四年才被制作出来的“神秘微笑”,也能在“嘭”的一道白烟之后,瞬间呈现出来。这就使“准确再现”变得廉价和不神秘。从那时开始,艺术就不得不走向了另一条路:一条与原有的以视网膜准确呈像为标准的原则相反的路。它把“外观世界”留给了照相机,自己却走向了内心世界的“里面”,而那里正是照相机无法到达的地方。当艺术家掉转回头时才发现原来“里面”有一块新大陆。那里有如此巨大的空间没有被挖掘,那空间大得足以和这个外部世界相抗衡。

  • 标签: 艺术化 设计 产品化 房间 《蒙娜丽莎》 内心世界
  • 简介:本雅明·布赫洛所著的《新前卫与文化工业——1955到1975年间的欧美艺术评论集》一书是一本新前卫艺术史的研究性文集,也是西方20世纪末研究新前卫艺术史的最重要文本之一。笔者通过对此书的研究,分析布赫洛的理论来源与倾向,进一步剖析布赫洛的理论,厘清其与彼得·比格尔、法兰克福学派和"情境主义"等的关系。

  • 标签: 本雅明·布赫洛 新前卫 文化工业 理论倾向
  • 简介: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它包括两个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方面:一是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物化.这样,一幅油画作品在成为艺术品之前要经历两个大的阶段,前者是创作的构思活动阶段,后者是美术创作的传达活动阶段.这种创作活动是一种追求艺术美的过程,我每画一张油画作品都会与我的心灵沟通,让意识与现实达成共识,通过我自己的手法,将它表现出来.油画是从西方传人我们国家的一种绘画方式,我将它视为上天赐予我的另一个灵魂.我喜欢它,研究它,越研究就越发现它给我带来的奥妙实在是太多,太多.

  • 标签: 油画家 唯美主义 靳尚谊 杨飞云 中国 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