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戏剧的创作必须包含满足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和舞台说明三大要素,其中戏剧冲突则是戏剧之魂。一部好的戏剧不仅需要引人入胜的情节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刻画,更需要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贯穿其中。《茶馆》《哈姆雷特》是代表两种文化的经典戏剧创作作品,因此本文二者例,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戏剧冲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作品中冲突的运用差异。

  • 标签: 戏剧冲突 《茶馆》 《哈姆雷特》 对比 思考
  • 简介:《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堪称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正因如此,才被列为"《风》之始"。宋祖英版的《关雎》歌声动听、伴奏流畅、思绪宽广,其所表现出来的音乐中和美与我国传统审美情趣相一致,它以哀而不伤的情感浅吟低唱,赞美自然、歌唱爱情、感叹人生。其音乐之主要表现在悠远深长的曲调、流动优美的伴奏肢体清新脱俗的演唱;中和之则主要表现在清丽飘渺的景物描写、积极明确的伦理观念、哀而不伤的情感表达。

  • 标签: 《关雎》 宋祖英 音乐特征 中和之美
  • 简介:  [教学内容]  "春"题的创作  [教学目标]  1、通过"春"创作题材的不同形式如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姊妹艺术,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  ……

  • 标签: 为题创作 春为题
  • 简介:今年,小沈阳周立波成为各大媒体的宠儿,被越来越多观众所熟识,常有媒体采访我对他们的看法。其实对我而言,他们并不算“新面孔”——在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创立不久,我就委托过一个精通上海话的学生将他的演出脚本“翻译”成普通话,介绍给年轻相声演员观摩学习;而“一夜走红”的小沈阳已在东北“红火”了很多年,业内人对他的表演风格也都十分熟悉。

  • 标签: 周立波 沈阳 民间曲艺 相声演员 表演风格 普通话
  • 简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也在随时代的潮流不断的变化。纷繁的电影出现在大众视线范围内,让人眼花缭乱。艺术形式的多变,商业电影的来袭,让我们不禁怀疑,究竟什么样的电影才是不失艺术性又符合现代化潮流的杰作?而香港导演王家卫,用他的电影向大众解释了这疑惑。王家卫的电影不仅个人风格突出,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而且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电影横扫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等众多享誉国际的电影奖项,在世界电影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标签: 电影 《花样年华》 《重庆森林》
  • 简介: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已被普遍接受,大学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同时将人的全面发展与专业技能发展相协调,共同使学生成为有素质的公民、有职业的工作者、有情趣的生活者。许多大学一方面致力于专业学科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也不断深化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成为具有通识素养的专业学习者。

  • 标签: 通识教育模式 师范教育专业 核心课程 音乐 大学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 简介: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历代歌诗是它骄傲于世界、骄傲于人类的文化宝藏。它渊源于《诗经》、《楚辞》、古乐府,发展至唐诗.宋词臻于极盛。《全唐诗》共九百卷,收录了2300多位诗人吟作的48900多首的诗,《全宋词》收录了1300多位词家吟作的2300余体的19900多首的词。自诗三百以来的众多诗词,大都可筲可管可箫,它们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明确地把《诗经》三百篇看作是可“诵”、可“弦”、可“歌”、可

  • 标签: 刘明澜 《中国古代诗词音乐》 古琴音乐 创作风格 民族声乐 歌唱艺术
  • 简介:<正>《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刊有吴钊同志《广西贵县罗泊湾M1墓青铜乐器的音高测定及相关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吴文),后又见载于《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一书(文物出版社1988年8月)附录,题略改为《贵县罗泊湾一号墓青铜乐器音高测定及相关问题》(★)。吴文介绍分析了罗泊湾一号汉墓铜鼓、钟、锣等乐器的测音数据,提出存在一种在时

  • 标签: 青铜乐器 清角 相关问题 测音数据 中国音乐学 广西
  • 简介:<正>曾永义教授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班,获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71),任教于台大中文系三十四载,诲人不倦,育才无数,学术卓越,著作等身,曾荣获国家文艺奖(1982)、中山文艺奖(1993)、胡适讲座教授(1997)、台湾大学讲座教授(2000-2002)、四度国科会杰出研究奖(1988、1993、1995、1998)、国科会特约研究计划主持人(2001-2007)以及财团法人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任期

  • 标签: 文学博士学位 曾永义 戏曲学 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 研究奖
  • 简介:在我国一些戏曲剧种中,流派纷呈,风格独特,是唱腔音乐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唱腔流派是“演员中心”体制的产物。传统戏曲流派的特点是将编曲的第一度创作与演唱的第二度创造集于演员一身。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戏曲音乐创作体制逐渐由“演员中心”向“由作曲家统筹”转化。在“由作曲家统筹”主导下的方式,便失去了产生流派的温床。本文提出,为了繁荣戏曲艺术,应当让“演员中心”与“由作曲家统筹”体制并存,各显其能,互存共荣。

  • 标签: 戏曲流派 以演员为中心 由作曲家统筹
  • 简介:欧阳修中期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论方面,其核心审美观念是"淡"。"淡"不但在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个性特色的集中体现。这种"淡"音乐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产物,在传统诸子百家的思想流变中,道家与儒家逐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道家的美学观点"淡"与儒家审美观点的""也在传统思想的长河中得到融合,其融合的起始在目前学者的观点中多把周敦颐当成"淡"的首创者。本人通过对欧阳修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发现,其中期音乐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淡"方面,而且,欧阳修在26岁时就明确提出了"淡"的观念,其时周敦颐在刚满16岁,因此,"淡"之美的始作俑者应该欧阳修。"淡"不但是一个音乐审美的概念,而且是一种哲学观,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世界观,一种自然观。由于"淡"的内涵丰富,因此,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涉及到"淡"的本质研究,正是历代学者对"淡"研究的不断深入扩展,因此,"淡"的内涵意蕴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

  • 标签: 欧阳修 音乐美学 淡和
  • 简介:21世纪中国大陆审美核心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已经展开,并进入实施阶段。但是有关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充分进行,以致有必要从音乐美学基础问题的探讨入手,提出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希望在反思层面对这次改革的调整有所助益。应该在音乐美学研究中重新确立人的感性地位,拓宽对“音乐”的理解,真正认识音乐审美的规律,纠正以往在利用音乐进行美育的工作上出现的偏差,并从教学方法上探究音乐审美教育的有效路径,确保“审美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顺利落实。

  • 标签: 审美 音乐 音乐教育 亲历的知 不美 反美
  • 简介:性爱音乐活动(EroticMusicalActivity)是一种以情歌演唱(奏)手段、寻求性偶目的的性俗。我于1988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这一命名,简称EMA,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民俗活动,民间音乐演唱(奏)方式并以此为媒介以求达到寻求性伴的目的;这种活动是当地性俗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常与当地婚俗有关联但却不一定相顺应,它的目的不一定包括寻求爱情或婚姻配偶,它也不一定导致婚姻”。EMA是一种在不同地区的许多族群之中长期留存的传统,但在学术研究社会的“主流”叙事中它却被长期忽略。EMA传统被边缘化的现象,可以理解是由“主流”话语导致的一种社会建构。对EMA被边缘化的情况成因进行深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了解EMA本身,也在于了解不同社会话语之间的关系、权势的运作、诛及权势与话语的关系。通过EMA的命名、界定与研究路向的阐述,对黎族EMA实例的文化志陈述,以及“社会文化对立共生体”理论的提出,我希望能够对性爱音乐活动的深层社会成因作出阐释,也希望能对丰富人类学理论有所贡献。

  • 标签: 性爱音乐活动 EMA 性俗 婚俗 黎族 海南
  • 简介:长期以来,高中音乐课堂沿袭下来一种“重音乐本体、轻音乐文化审美”的教育模式。这种授课方式的不足首先体现在教师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高中生的特性及学生个体的自主性探索意识。中学音乐教育例,2011年国家出台了新版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的制定,缓解这一矛盾从某种程度上指明了方向,教材内容的编写授课方式的理念无不彰显出从教师“主导”课堂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同样的授课过程因不同“主”角色的转变,使音乐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授课效果。

  • 标签: 主导 主动 审美教育
  • 简介:音乐作为人类用声音媒介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创作、表演、欣赏(即"创、演、听")三个环节。国民音乐教育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欣赏审美基础,培养目标是提高每个公民的音乐审美修养。

  • 标签: 义务教育 民族音乐 多元文化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理论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它揭示了人物与环境、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的关系。除了文学以外,美术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同样涉及并面临着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所着眼的实质问题。本文将以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例,对其中蕴藏的“典型”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马恩“典型”理论 艺术典型 《父亲》
  • 简介:<正>会馆演剧是明清戏曲演出中一种普遍而独特的现象。明清以来广东会馆在各地林立,其中的戏剧演出既反映出明清时期各地会馆演剧的共同特点,又呈现出自己独具的特色。本文试以广东会馆演剧例,兼及其他会馆演剧,试图窥一斑而见全

  • 标签: 广东会馆 戏剧演出 闽粤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 明清戏曲 行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