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音乐学术,西方与东方:藏人音乐作为个案研究》(MusicScholarship,WestandEast:TibetanMusicasaCaseStudy),1998年发表于北美民族音乐学重要学刊《亚洲音乐》(AsianMusic)杂志第29卷。作者吴犇原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研究人员,1995年、1998年于匹兹堡大学分别获得民族音乐学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本文的写作,以吴犇之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展开,对20世纪下半叶中-西方学界的藏人音乐研究做出举要、比较与评述。作为中西方民族音乐学界双向的局内人,吴犇写作此文的目的不仅在于呈现出中西方学界对藏人音乐的整体研究状况,更重要的是,希冀以此族群音乐的研究为例,梳理并诠释双方学界在研究理念、方法、目标上的种种差异与关联。《音乐学术,西方与东方:藏人音乐作为个案研究》一经发表,便在欧美学界相关领域引起关注,尤其文中对中西方学界种种区别的讨论成为英语学术界了解中国学者藏人音乐研究乃至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西方民族音乐学 音乐学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个案 东方 硕士学位论文
  • 简介:本文借用符号学要素理论框架,对欧洲艺术音乐经典中的三首“安息经”旋律进行剖析后,得到启示——旋律学研究的学术定位,如果能在旋律形式要素与意义要素的结构中、在旋律形态与深层背景(语境)的各种呼应关系中,去理解、把握旋律符号承载的外显和内隐的整体文化信息,将可能把旋律从一般意义的形态载体提升为真正的文化意义的符号,使它能在与人类大文化结构互补互融中成为人类精神永恒的特定存在象征。这样的定位,也才可能使旋律学这门学问,具有扎实的学术底蕴和学科意义上的存在价值。

  • 标签: 旋律学 学术定位 符号学 形式要素 意义要素 结构关系
  • 简介:桂南采茶戏是广西博白客家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当地客家人生活方式、审美习惯、精神诉求活的显现。立足博白这一桂南采茶戏流行的核心地域,通过对该县青山民间剧团深入的田野考察,管窥桂南采茶戏及其音乐的生存现状与文化生态;围绕民间剧团观众的审美趣味,以青山剧团当家花旦的生活轨迹、艺术经历等为切入点,初步探寻桂南采茶戏民间戏班、戏班演员、行当唱腔等要素间互为建构的关系。

  • 标签: 桂南采茶戏 博白客家 青山剧团 旦角唱腔
  • 简介:国内对于西方早期圣咏写本的研读展开甚少,本文将做一简单的圣咏写本个案研究,力图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达到尽可能完整地搜索有效证据信息,从而对其音乐内容做出一定程度的合理判断。吕内,修道院档案馆,第31号是最近在德国吕内堡-海德地区的吕内修女院中所发现的约16世纪的交替圣歌集写本片段,本文将以该片段中的两页正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写本学和音乐学的双重研究方法,力图解读该写本片段的音乐内容,由此进一步展开对圣咏写本研究的思考。

  • 标签: 写本研究 吕内修女院 交替圣歌 应答圣歌
  • 简介:茶馆书场,是我国曲艺表演艺术的摇篮,承载着一代人的美好记忆,见证着传统曲艺的兴衰。鼎盛时期,杭州有书场100多家,说书艺人100余人,而如今,杭城书场所剩无几,杭州市拱墅区大关的"百姓书场"是其中之一,目前仍在每天坚持,受到听书迷的追捧和喜爱,2014年,被认定为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

  • 标签: 杭州市 拱墅区 困境与出路 书场 百姓 公益型
  • 简介:民国时期沪宁杭三地天主教音乐包括很多方面,本文试就这一时期的仪式音乐和音乐文本展开考察研究,并希望通过对它们的梳理来达到对天主教传行中国过程中一些细节的理解。通过这一考察,我们得以理解,外来的天主教大传统是如何在与地方文化互动过程中日益本土化,并在中国土地上形成其小传统的动力与进程。

  • 标签: 天主教音乐 仪式音乐 音乐文本 沪宁杭地区
  • 简介:以金华市金东区农村社区老年音乐教育为研究个案,通过实地考察调查描绘出农村社区老年音乐教育的现状,总结得失成败,肯定成效,明晰问题,探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期许为提升农村社区老年音乐教育水准,促进农村社区老年音乐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照。

  • 标签: 农村社区 老年音乐教育
  • 简介:我国于1978年恢复研究教育制度,1979年中央音乐学院即开始招收硕士研究。1981年中央音乐学院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目前招收和培养多层次的博士、硕士研究,包括统招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2010年停招)、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2006年开始招生);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 硕士学位研究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
  • 简介:本文针对音乐在情绪、健康护理和认知发展三个方面的影响,对相关实验研究个案进行了简要综述,总结了这三个领域实验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情绪 音乐效应 莫扎特效应 放松效应 健康护理 认知发展
  • 简介:<正>民歌概念是人民群众中的部份音乐艺术客观存在的本质、特征在我们观念中的概括、抽象。思想内容的人民性,创作过程的口头性、集体性,流传中的变异性,形式的传统性,是民歌概念内涵的全部内容。其中口头性与集体性,制约着民歌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传统艺术特色。但是当我们对其中的口头性、集体性深入考察时,我们将发现,口头性中包含“笔头”因素,集体性中包含个体因素。

  • 标签: 概念内涵 艺术特色 口头性 集体性 民歌传统 个体因素
  • 简介: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20世纪上半叶曾留学海外而后归国的女性歌唱家之群体风貌.进而叙述张权作为该杰出群体之一员,其在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和事业上的执著追求与艰辛历程。

  • 标签: 张权 声乐家 生平
  • 简介:2009年2月20日,澳大利亚华裔音乐人类学者杨沐博士应邀在我院为研究部举办题为“二十一世界的音乐人类学——国际潮流与中国实践”的学术讲座。杨沐对照中国音乐的社会实践与国内学界的现状,介绍了国际上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当前潮流,

  • 标签: 学术讲座 研究生 音乐人类学 讲坛 国际潮流 社会实践
  • 简介:张琼顺利通过研究论文答辩(本刊讯)11月18日下午,硕士研究张琼毕业论文答辩会在院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如期进行。师从王光耀教授学习的张琼同学,于1993年考入我院作曲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以视唱练耳教育为研究方向。于是日举行的答辩会上,她在《中国视唱...

  • 标签: 研究生论文 视唱练耳教学 顺利通过 答辩会 硕士研究生 硕士学位研究生
  • 简介:3月14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五会议室春意融融,院长王文章和知名艺术家欧阳中石、田黎明、朱乐耕、杨飞云、吴为山及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志强等,与研究研究院师生齐聚一堂,见证“中国艺术研究研究院助学基金”捐赠仪式。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生院 助学基金 欧阳中石 控股集团 捐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