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月27日,易科国际在深圳观澜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举办了“科技与艺术视听新体验——EAwAnna适应系统发布与试听&E-Coustic声学优化系统鉴赏”,来自全国音响、灯光领域的知名专家、合作伙伴及龙华区领导近500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大系统 国际 文化艺术中心 优化系统 合作伙伴 小剧场
  • 简介:由山西省文化厅主办的“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精彩的演出让大家领略了戏曲的魅力,给欢度春节的太原人民带来了一场精神大餐,充分展现了山西省戏曲界近年来丰厚的创作实力与丰硕的创作成果。此次展演活动中,我着重关注的是戏曲音乐创作的整体情况,明显感觉音乐创作逐渐呈现出一种专业化的状态,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音乐主题的写作与丰富多样的音乐素材的运用。一、音乐主题的写作运用音乐主题是西方古典音乐创作方法中的主要

  • 标签: 剧目音乐创作 戏曲剧目 新编戏曲
  • 简介:  "新民乐"是近些年来热门的音乐形式和文化现象,它指的是将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进行新的商业包装,并赋予一些现代元素,开始以"另类民乐"的姿态出现.然而,随着"女子十二乐坊"的日益走红,关于"新民乐"的争议也日趋白热化.……

  • 标签: 新民乐 民乐现象 浅谈新
  • 简介:《购物导报·文化周刊·书市》(2009.11.16)上刊登了由中华诗词研究院举办的《顾随诗词学术研讨会》的报道,文章说,顾随先生是20世纪出色罕见的国学大师,超群轶伦的文学巨匠,一代宗师。顾随先生古今中外,文史禅理,兼容博采,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创作和治学风格,常常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对词学、曲学、文字学、音韵学、禅学、书法都有独特建树,

  • 标签: 中华诗词 学术研讨会 国学大师 融会贯通 治学风格 研究院
  • 简介:本文旨在以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具体实际为基础,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的存量电影现象

  • 标签: 存量电影 原因 出路
  • 简介:表演者拿着一串三个连在一起的圆圈,扬手向空中抛去,落下来时就变成大方框带着一个小圆圈了(照片3、4)。

  • 标签: 表演者 《圆圈变方》 魔术 揭秘
  • 简介:安徽省太湖县自古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旧有“戏曲之乡,状元故里”之称。清朝嘉、道年间,有文士赵文楷、李振钧魁天下,使太湖县名振皖上,誉满江淮。这位状元文学造诣可想而知,然而他俩看戏剧写戏联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山区状元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望天乡赵家冲人,为当今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曾高祖,清嘉庆丙辰(1796)恩科状元,曾代驾出使琉球封王,官山西雁平兵备道。著有《搓上存槁》、《楚游稿》、《石柏山房诗存》、《独秀草堂古今文》等著作。

  • 标签: 赵文楷 中国佛教协会 文学造诣 太湖县 清嘉庆 赵朴初
  • 简介: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如今明星们的出场价呀,蹭,蹭,一个劲儿地往上涨!这是我模仿电视剧《篱笆、女人、狗》主题歌,演绎出来的几句词儿,想必还够不上侵权。不过,这篇文字谈的不是星星和月亮,我们要说的是关于风行全国愈演愈烈的“炒”明星现象

  • 标签: 明星现象 “炒” 演出市场 港台 演唱会 出场费
  • 简介:2014年8月中旬在济南百花剧院观看的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共同复排的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架山》,令我这个不太懂戏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也很受震撼。这部戏古朴浑厚,立意高远,情节曲折,主题鲜明,唱念俱佳,场面恢宏,既是挖掘传承非遗的扛鼎之作,也是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此戏复排与展演的成功,使我联想到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问题,斗胆在这里谈一些个人的感受。

  • 标签: 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弘扬 优秀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弦子 能量
  • 简介:经过个多月的精心复排和准备,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联合打造的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架山》于8月19日在济南百花剧院成功举行了汇报演出。

  • 标签: 汇报演出 经典剧目 古老剧种 济南 传统 弦子
  • 简介:“后现代”对于我们所置身的文化语境而言,不再是一个恍如隔世、处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异已,而是我们自身语言/生存的表征。随着商品经济对艺术铺天盖地的轮番冲击,全球文化越来越被大众传媒和全球性的商业及文化活动系结在一起,用法兰克福学派重镇阿多诺的话来说,“商品已经成为它自己的意识形态”。这种无所不在的商品化特性,势必促成那“后现

  • 标签: 当代戏剧 后现代社会 异已 法兰克福学派 文化活动 全球文化
  • 简介:《金瓶梅词话》在情节叙述中利用大量的戏曲材料(如剧名、曲名、曲词、戏曲人物、戏曲情节等)来建构小说,这些戏曲材料与小说情节叙述间的建构关系,体现了小说作者对戏曲材料有目的、有意识的选择与改造,以为推动情节、刻画人物、渲染情境、表达主题服务.《金瓶梅词话》所表现出的利用戏曲的思路和方法,不仅对《金瓶梅》本身有着积极、有效的建构作用,而且在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过渡性、开创性意义.

  • 标签: 《金瓶梅词话》 利用戏曲 开创性 过渡性
  • 简介: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慢板”多为一板三眼,4/4节拍。而在西洋乐中.专有名词为LENTO.常见于交响曲或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每分钟52拍。

  • 标签: 慢板 老人 空巢 LENTO 第二乐章 专有名词
  • 简介:2004年10月。奥地利因为女作家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ElfriedeJelinek1946-)摘取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而大放异彩。耶利内克,这位自幼学习音乐、25岁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管风琴硕士学位、最初是以女诗人的面目闯入文坛和剧坛的文学家、戏剧家,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倍受关注的焦点。尽管。她先后获得过海因里希·伯尔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施蒂利亚州文学奖等许多奖项,但对遥远的中国读者来说还是陌生的,直到她的成名作《钢琴教师》(1983)于2001年被奥地利导演迈克力·哈内克拍成电影,并在当年的嘎纳电影节上获得三个大奖: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我们才对耶利内克这一名字有了印象,对她的创作风格有了一点儿感受。因此,当耶利内克荣膺诺贝尔文学大奖的消息刚一传来,中国的学者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取了版权,翻译并出版了她的小说和戏剧。

  • 标签: 戏剧现象 诺贝尔文学奖 《钢琴教师》 中国读者 维也纳大学 硕士学位
  • 简介:什么样的现象是艺术现象?什么样的评论称得上是艺术评论?具体的艺术现象又是在什么时间产生?这很难回答.因为是后人在研究艺术的发展中给艺术现象下的定义.而在艺术现象产生时.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艺术现象。所有对当时发生的事件,作为好事者记录下这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起因与结果.并对此提出具有主观性质的看法.后人就将此称为是艺术评论。

  • 标签: 艺术现象 艺术评论 发生时间 事件
  • 简介:“男旦”即“男扮女妆”是戏曲表演行当的类型之一。在中国古典演剧史上它却曾是一个重要存在和主流构成。20世纪上半叶,京剧“四名旦”的出现是男旦艺术最高成就的形象符码。而且其呈现出卓越的技术、技艺,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背后所蕴含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也同样发人深省。本文从“男旦”艺术现象的形成概况为切入点透视其文化内涵。

  • 标签: 社会文化内涵 男旦艺术 艺术现象 “四大名旦” 戏曲表演 中国古典
  • 简介:大门口冷冷落落,然而,昔日的辉煌还没完全逝尽,迎面的那尊铁像——对身穿背带服的青年男女左手揣着宝书,右手高举锤子和齿轮,依然在满面自信地告诉人们:创造世界未来的只能是他们。

  • 标签: 《大铁像》 中国 当代 话剧剧本 赵京洲
  • 简介:现代舞台演出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突破了传统舞台空间的概念,本文结合"九艺节"相关舞台演出对舞台空间的需求,谈如何合理地确定剧场的舞台规模,以及舞台灯位应用功能的问题。

  • 标签: 剧场 九艺节 演出形式 舞台尺寸 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