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和,生于1933年。安徽桐城人。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庆市黄梅戏二团二级演员。1957年从事戏曲表演艺术,主演过《霓虹灯下的哨兵》、《金色道路》、《夺印》、《社长女儿》、《年青一代》等;在与严凤英、王少舫合作参加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女驸马》中饰演刘福。

  • 标签: 《霓虹灯下的哨兵》 电影制片厂 戏曲表演艺术 《女驸马》 协会会员 安徽省
  • 简介:人物:孙伯龙——男,38岁,枣庄薛城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时任鲁南军区副司令、运河支队首任支队长、峄山支队支队长。

  • 标签: 黄埔军校 支队长 军区
  • 简介:〔阴阳〕是沪剧唱腔的簧腔类曲调,它的渊源是苏滩(苏剧的前身)的〔太平调〕。〔太平调〕有“男平调”、“女平调”之分(当时的生旦角均由男演员扮演),扮旦角者谓“阴面”,扮生角者谓“阳面”。沪剧在滩簧时期将〔太平调〕吸收融化运用于《庵堂相会·盘夫》中“问叔叔”一段男女声对唱,故名〔阴阳〕。〔阴阳〕曲调清新激扬,华丽明朗,旋律起伏较大,多为高起渐落,婉转流畅;音域宽广,节奏稳健,在句中有衬字运腔,其特点是字稀腔窄;速度有适中、稍慢等几种,节拍为一板一眼(2/4),曲调基本情绪是亲切、温顺、

  • 标签: 庵堂相会 男女声对唱 主胡 男演员 运腔 丁是娥
  • 简介:—百年来,一个秦腔剧团能为世人所推崇者,一个是它的优秀剧目,一个是优秀演员。一百年间,演员随时光流逝者众,唯有优秀的剧目,成就了一代又一代演员,依然活跃在当今的秦腔舞台上。在观众十分熟悉的易俗社大戏中,《三滴》应是流传久远、影响至今的当红第一剧目。

  • 标签: 《三滴血》 演出 秦腔剧团 剧目 演员 易俗社
  • 简介:2016年12月3日晚,受北京文史馆、长安大戏院之邀,百年易俗社经典名剧《三滴》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火爆上演,受到首都观众的欢迎。2017年1月8日,应《今日中国》杂志社和澳大利亚东方歌舞团邀请,易俗社首次将秦腔经典传统剧目《白蛇传。断桥》带到异国他乡,受到外国友人、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

  • 标签: 北京长安大戏院 《三滴血》 《断桥》 秦腔 悉尼 《今日中国》
  • 简介:近年来,国家各项传统戏曲扶持与保护政策连续出台,传统文化与传统戏曲的价值日益凸显,戏曲文化繁荣局面即将来临。众多戏曲院团抓住机遇,挖掘整理了一批能代表本剧种艺术特色、美学价值,彰显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的经典剧目传承并加以整理复排,使众多优秀传统剧目重现于观众眼前。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发表关于优秀传统剧目传承与复排的评论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 标签: 传统戏曲 《三滴血》 传承 青春版 传统剧目 保护政策
  • 简介:那是2002年秋天的一个上午,明媚的晨光照进我的画室,我应约为陈明谋老师画水墨肖像写生。当时我仔细端详眼前这位80多岁德高望重的老师,那饱经风霜的脸部清瘦而矍铄,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一丝刚毅与执着,而花白的胡须蕴含了老人家的慈爱和宽厚。他的人生履程在我脑海中隐隐闪现。当我以激越的笔调一气呵成画就陈明谋老师的人物形象后,突然想起了他的《报春图》《霜雪精神》画中的梅花。梅花是陈明谋老师喜爱的画材之一,梅花傲雪见精神,梅花俏也不争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标签:
  • 简介:昆剧《手记》和京剧《欲望城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戏曲改编莎士比亚戏剧比较成功的两个案例。然而,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两剧在艺术呈现上是迥异的《》剧基本遵循昆剧传统,即使有所创新也是在中国本土戏曲传统之内互相借鉴;《欲》剧则大大地突破了传统,借鉴了戏曲之外的话剧、电影、舞蹈等现代艺术元素。

  • 标签: 欲望 手记 文章 莎士比亚戏剧 戏曲改编 艺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