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等职,官至朝奉郎,自幼好学,知识渊博,擅长诗歌,精于鉴别古器物,尤以绘画著名、、凡人物、史实、释道、士女、鞍马、山水、走兽、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元符三年(1100)因风痹告老致仕,归居龙眠山庄(位于桐城龙眠山),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

  • 标签: 李公麟 宋代 画家 知识渊博 宋神宗 古器物
  • 简介:長期以來,人們對宋代南戲《趙貞女》故事由何而來衆説紛紜。本文嘗試採用民間故事創作的視角,考察《趙貞女》的故事原點、情節模式、情節單元。以趙貞女爲代表的早期南戲婚變故事,體現了鮮明的民間故事創作风格。它們依託於科舉時代的家庭文化背景,對應了素樸普遍的民衆情感。在具體故事形成過程中,創作者又向廣袤的民間故事傳説取源,選擇有用的情節單元,加以移植與聚合,生成新的故事内容。

  • 标签: 趙貞女 故事形成 故事原點 情節單元 民間創作
  • 简介:通過對日本京都金光寺所藏《佛説目連救母經》卷末木記年代、地名的逐步篩查,可以確定此經實為南宋初年的寧波刻本。韓國高麗大學藏《佛説大目連經》爲此經的同文異版,二者皆有'變文'的文本格式,當爲宋元佛講的底本。後世的《目連寶卷》和目連戲文皆繼承了《佛説目連救母經》的部分情節與文字,這説明北宋末期從佛教講經文學之中産生了中國戲劇的成熟劇本。從目連戲的例子可以看到宗教和文學在東南沿海的互相滲透,戲劇傳播的路綫等同於福建商人的商路。

  • 标签: 祭祀演劇 變文 東京夢華録 宋元戲劇史 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