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在文化消费时代,文化场域像个万花筒,又像个大转盘,飞速旋转又令人目迷五色,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如何在这个“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时代留下一点痕迹,并引起人们关注从而产生“注意力经济”的效应呢?命名是一个学术性地实施利益企图的文化策略。

  • 标签: 文化场域 身份焦虑 新文人画 “注意力经济” 编码 消费时代
  • 作者: 孟文玉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0期
  • 机构:看完《乡试》,大部分观众还留在座位上站着给演员鼓掌,叫好。掌声在演出中间也有响起,而叫好声却是演员谢幕时才有。这是演员们最幸福的时刻。观众们鼓掌,叫好,是对戏的肯定和对演员的尊重。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舒然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有过演唱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演唱时望着台下涌动的人群,心狂跳不止,口干舌燥,仿佛有什么东西堵在喉咙,以至发不出声音。这种紧张的心情使演唱大打折扣,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这种现象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声乐课堂上都普遍存在。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考试、演出、比赛时,由于过度的紧张,在演唱的时候不能很好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导致心跳加速表情呆滞、气息上浮、跑调忘词甚至演唱中断等情况。一些学生在课下演唱得很完整,很有表现力,一到台上效果就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演唱的效果。这种不良的心理使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音乐思考,导致其声乐演唱水平不能进一步的提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类文学史是创作者在克服和超越先驱作家“影响的焦虑”中进行文学创新的不断积淀的过程。英国剧作家贝克特在剧作《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中,运用“误读”、“非戏剧化”和“螺旋”等理论方法,克服和超越了受传统剧作家们在戏剧语言、技巧和结构三个方面的“影响的焦虑”,创造性地确立了荒诞派戏剧的“反戏剧”形式,揭示了人类存在的荒诞和虚无,并使观众重新认识到作品中体现的艺术价值。

  • 标签: 影响的焦虑 “误读” “非戏剧化”和“螺旋” 荒诞和虚无
  • 简介: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或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从标题即可看出该作品是对经典形象的一次重写抑或颠覆。为了全人类的福祉盗取火种牺牲了自己的普罗米修斯,在工业革命时代化身为创造了反人类恶魔怪人的“有罪的”科学家,

  • 标签: 国家剧院 焦虑症 灵与肉 普罗米修斯 上古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