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整个西方的文学社由斯达尔夫人首创。法国文学社研究源远流长,直到今日,法国文学社家们以及重要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社会家大多论及文艺的社会价值之尺度。法国文学社理论在国外现当代同类研究中占有举足重轻之地位。本文将法国文学社研究划分三个大的时期加入论述:①发生期(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②,发展期(从斯达尔夫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③,繁荣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今)。

  • 标签: 法国文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斯达 二十世纪初 文学社会学 文艺理论家
  • 简介: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科学版)是湘潭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科学学术理论期刊。本刊高度重视学术档次和理论品味。具有鲜明的办刊宗旨,立足本校,面向全国和世界。刊物充分体现湘湘大学的校训精神;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版 大学学报 湘潭大学 学术理论期刊 办刊宗旨
  • 简介:对“群学”的最初认识,使梁启超认识到“合群立会”的重要性,“合群立会”的政治理念促使他去“新”史学;对社会理念的吸纳而使他确立了“进化史观”,进化史观的确立,对中国史学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梁启超晚年专意于学术后,他的社会的治史视野又得到充分体现,以至当今学者论断,梁启超开启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先河。

  • 标签: 梁启超 “群学” 社会学 进化史观 “社会学者的眼光”
  • 简介:美国著名社会家彼得·伯格的这本《与社会同游》(英文原名InvitationtoSocialogy,即社会的邀请)是一本社会入门读物,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这本书就像一张请柬,邀请你进入对社会问题的探究中。社会是理解人与社会的一种觉悟,一种知识,一种人文修养。与许多社会著作类似,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我所阅读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著作。我为什么要读社会著作?作为一名老师,我什么要读社会著作?我的第一批学生,也已工作二十年。有一次聚会,他们

  • 标签: 修养读 具备社会学 应该具备
  • 简介: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概况薄音湖(Buyanhuu)政治大学民族学系是台湾大专院校中唯一研究少数民族问题的教学科研单位。1955年政大在台湾复校,即设有边政学系。1969年改称民族社会,同年设立边政研究所(硕士班),1990年改名民族研究所。198...

  • 标签: 民族学系 台湾政治 台湾原住民 蒙古史 民族文学 民族政策
  • 简介:在中国史学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解读中国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学术与政治关系的最佳范本。本文钩沉索隐,梳理出该历史地图编绘事业的来龙去脉,以图彰显学术与政治之复杂关系,从而达到重新认知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历程的目的。毛泽东具有读史偏好与用图习惯,这就为《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提供了原始动因。而这一动因的付诸实施,却经由了复杂的人事安排。学界中人参与重绘和改编"杨图"(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冷热亲疏,既缘于个人学术旨趣之异同,也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有关。当然,离开了社会主义大协作的时代氛围,众多兄弟单位也不可能全力投入这一研究之中。《中国历史地图集》并非纯粹的学术行为,还是与时局密切相关的政治行为。因而,国内政局和国际关系的变动,均对《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产生影响。

  • 标签: 《中国历史地图集》 科学社会学 中国地理学史
  • 简介:尽管暴力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普遍现象,但长期以来,暴力研究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对于这种忽视,最常见的理由,也是绝大部分社会家的共识,就是:现代性意味着人类普遍的理性化、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与社会和平。暴力既不是现代社会的常规状态,也不是社会生活的内在特征,它是非理性化的远古时代的遗留物,随着"文明的历程"必将烟消云散。虽然上述观点颇有道理,但这种判断显然过于草率和乐观。

  • 标签: 非理性化 现代性 常规状态 研究评述 遗留物 边缘地
  • 简介:我没史学的根底,也没方志编纂的学识。如果说,与方志有点关系的话,那是在我关注某一社会生活史问题时,会掠夺式地翻一翻志书,向它吸取些可贵而又难掏的文化养分而已。这个“而已”绝非客套,是向读者交底,是为自己壮胆——省方志办公室给我出的这道概念作文题,一大半是我知识的“雷区”。却之不恭,忐忑下笔,我谈两句话的感想。

  • 标签: 方志编纂 志书 史学 杂谈 掠夺 学识
  • 简介:<正>引言我在50几年前写过一篇拙作《民族学与社会》,刊登在1934年4月出版的《社会刊》四卷三期。我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起因于1929年2月8日中国社会举行成立大会时蔡元培先生作过的一次学术讲演,题目叫作《社会与民族学》。这篇讲演曾由杨炳勋国音速记,刊登在《社会刊》一卷四期(1930年9月出版)。蔡先生这篇讲演是我

  • 标签: 民族学 社会学 蔡元培 学术讲演 中国社会学 杨炳
  • 简介:音乐社会的研究是一种经验的方式,是对音乐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音乐现象所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音乐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特殊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又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本文应用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作者从事音乐创作研究的实践经验对其进行新的综合研究。

  • 标签: 音乐社会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 简介: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中国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综合性科学社团,它团聚了数千名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精英,促成并参与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生发展,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本书运用科学社、历史学、社会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梳理了这一科学社团在震荡的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演化及其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科学发展与社会变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国科学社在变迁社会中的社会角色调适、

  • 标签: 上海社会科学院 近代中国社会 中国科学社 科学社团 历史研究所 最新成果
  • 简介:1867年,京剧传播到上海,迅速盛行,成为晚清上海城市流行艺术。戏园观剧是上海市民闲暇生活重要部分,捧角和玩票也是市民乐此不疲的消遣;京剧女伶滥觞于上海,女伶登上城市戏剧舞台是晚清上海女性解放的重大成就;京剧及伶人与晚清上海社会变革紧密相连,京剧被赋予启迪民众的重任,伶人被视为教育民众的大师。以京剧为经纬可以勾勒出一幅晚清上海社会色彩斑驳的图画。

  • 标签: 京剧 上海 城市娱乐 京剧女伶 女性解放 社会变革
  • 简介:1958年,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来沪调研,从1月6日至1月16日的短短10天时间内,他先后召开经济学界、法学界、新闻界、文学界、哲学界、出版界、电影界、教育界、历史学界等9次座谈会。本文主要以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座谈会的档案材料为重点,分析考察1957年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之后,陆定一来沪调研如何促进上海学社科学的力量聚合和研究定向,并为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陆定一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
  • 简介: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实体单位。它必须履行两个方面的职能:一方面是适应外界对它的冲击;一方面是调整其内部的关系,使自身更完整、更充实地适应社会的设置。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也可以说家庭是婚姻当事人个体活动的各种社会产物的总和。撒拉族家庭也具有个体单位与社会设置两方面的联系与互动。本文以韩热木赞老人一家的家庭生活为代表,通过对撒拉族的婚后家庭居住形式、撒拉族家庭的规模与结构、撒拉族的家庭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民族社会考察,揭示了撒拉族家庭在新时期的功能。

  • 标签: 散拉族 家庭 民族社会学 家庭结构 家庭居住形式 家庭规模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于1997年在北京举行全国地方志评奖。我忝为评委,有机会在北京读到许多参评的志书。这中间有通志,也有专志。时间不长而佳志如林,评委们都有应接不暇之感。其中有一部《哲学社科学志》是《河北省志》之一。我清楚地记得,在初评推荐的180部志书中,以《哲学社科学志》为名的,仅此一部,说明这种志书修纂的不易。我当时对这部志书引起注意,不仅是作为一部专志,在中国方志史上绝无前例,

  • 标签: 志书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复兴 浙江省 机会
  • 简介:<正>徐凯、宋柏年、徐万民主编:《杰出历史人物与澳门》,澳门:澳门理工学院出版,2007年5月。王新生主编:《21世纪东方思想的展望》,澳门:澳门大学出版部,2007年11月。李孝聪编著:《历史城市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邓广铭等著:《宋史专题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翦伯赞著:《翦伯赞全集》(1—10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 标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翦伯赞 澳门理工学院 历史人物 历史学系 城市地理
  • 简介:1930年我进燕京大学读书,1980年在北京大学筹建社会时我又担任了北大的教授,其间虽然跨越了50年,却一直与北大保持着很深的关系,这是因为燕京、清华、西南联大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无法与北大分开.而从北大正式建立社会到今天,已经20个年头过去了.回头看一看,七十多年来,我从青年时代选择了社会和人类学这一门学问,把了解认识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实现"志在富民"的愿望作为我一生追求的目标,因之这门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成了我一生中一项主要的天职.

  • 标签: 21世纪 社会学 中国
  • 简介:遵照浙江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和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开展省志编修工作的意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于1986年底发文组织编纂《浙江省社会科学志》,并成立不专职的编辑部,开始修志。整个编纂工作大致经历了调查研究,确定入志学科;设计布局、草拟凡例、纲目,广泛征集意见;走访专家,落实学术研究编撰稿任务,试写初稿,然后反复修改、补充、复核等阶段,多数三易志稿,部分章、节作四五次修改。

  • 标签: 编纂工作 修志 地方志 编修工作 经历 设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