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5月17日-19日,中国客家博物围绕今年国际博物日的主题“博物(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举办“梅州市文物博物学会”成立大会、文物收藏家李永庆文物捐赠仪式:邀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李遇春和省文物鉴定站副研究员谢海山等专家为梅州藏友免费鉴宝;举办“让孩子走进博物”亲子活动、梅州市文博系统业务培训班;免费派发“世界文化遗产与围龙屋‘申遗’常识”宣传册等。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客家 中国 文物鉴定 鉴定委员会 世界文化遗产
  • 简介:藏品管理是博物的基础工作之一。藏品管理的中心环节是藏品分类。笔者从我实际出发,采取质地优先和属性功用相结合的藏品二层分类法,以充分发挥藏品分类在藏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藏品管理的计算机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事实证明,这一藏品分类法,有利于藏品的保护、研究和利用,达到藏品管理“鉴定明确,帐目清楚、编目详明,保管妥善,制度健全,查用方便”的要求。

  • 标签: 藏品管理 二层分类法 藏品分类
  • 简介:“展示”是博物基本功能的核心内容。博物陈列展览是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是博物向社会提供的特殊精神产品,也是博物实现其社会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基本陈列是博物宣传教育的基础,临时展览是基本陈列的有力补充。面对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仅办好基本陈列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临时展览的推出在当前博物工作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质量的临时展览是激活博物的良方。

  • 标签: 博物馆临 时展览 陈列
  • 简介:本刊讯2012年11月,由中国客家博物编著、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桥溪古韵》一书正式面世了。这是中国客家博物继《[亻厓]客家——广东客家博物陈列》之后出版的又一本专著。

  • 标签: 博物馆 出版社 客家 中国 古韵 专著
  • 简介:影视专题片目前已成为现代博物陈列的重要辅助手段,文章从多媒体展陈入手,介绍博物中涉及到的制片管理的相关问题,并针对涉藏博物的特殊性,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制片管理 博物馆 多媒体 应用
  • 简介:从充满崇山峻岭和沙漠戈壁的中国西北走廊,再到西伯利亚及中亚腹地,许多文化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中,同时也完整地将那些沉寂已久的书籍保存下来。众所周知,以敦煌为例:这里保存了长达6个世纪敦煌的宗教文献以及世俗典籍、标识有最早日期的刻本——《金刚经》。

  • 标签: 西夏文 馆藏 《金刚经》 中国西北 西伯利亚 宗教文献
  • 简介:木雕是用锋利的手工工具在木料上进行艺术创造的雕刻艺术,它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属“精细木工”,是以雕刻材料进行分类的著名“民间工艺”。中国木雕分布极广,由于各地民俗、文化、资源条件不一,工艺各有侧重,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最为著名的“中国四大木雕”就有潮州木雕,可见其工艺之精湛。

  • 标签: 民间工艺 木雕 潮州 中国 馆藏 客家
  • 简介:朝鲜洪大容的《乾净衕会友录》与《乾净笔谭》,是18世纪东亚地区诞生的一本奇书。它们不仅是中朝文化交流史研究最重要的史料之一,更是解读当时中国士大夫心态和生活世态的贵重史料。《乾净衕会友录》是洪犬容回国后立刻编纂的北京交友记录,但因原本佚失,所以韩国学术界代用之以《乾净衕笔谈》。但是《乾净衕笔谈》是20世纪之后编纂的杜撰品,而《乾净笔谭》则是洪大容在《乾净衙会友录》基础上亲自改编的。3册《乾净衕会友录》中的第2册现存于崇实大学校基督教博物。对比《乾净衙会友录》、《乾净笔谭》、《乾净衕笔谈》,以及参考洪大容韩语版的《乙丙燕行录》与李德懋的《天涯知己书》,可以揭开《乾净衕会友录》中的部分内容被改编的具体过程。

  • 标签: 朝鲜 洪大容 《乾浄衕会友录》
  • 简介:周建人(1888—1984),初名松寿,乳名阿松,后改名建人,字乔峰,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周建人是鲁迅的三弟,从1921年10月起,经鲁迅推荐,他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前后达23年之久。期间,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民主革命事业,反对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法西斯暴行,组织并参加各种进步团体,

  • 标签: 周建人 上海 中国民主促进会 妇女解放运动 鲁迅研究 社会活动家
  • 简介:《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0)指出,我省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的重点文化设施。广东方志就是省委、省政府文化大省规划重点建设的文化设施之一.是我省集地方志书编纂、地方志文献收藏、省情展示与教育、省情检索与服务、省情研究与交流等为一体的标志性公众性文化设施。广东方志经科学规划设计,即将面向社会开放。如何全面建设方志.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笔者根据工作实际.谈点粗浅认识。

  • 标签: 《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 方志馆 文化设施 向社会开放 功能与作用 志书编纂
  • 简介:上海旧校场年画,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而在当时全国年画中一枝独秀,实为中西文化交流、新旧技术更替以及消费群体趣味变化的产物。从产生到消亡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在中国近代民间年画艺术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上海旧校场年画产生的背景到制作团队和赞助人的研究,可以管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流行的图像文化,对当下年画艺术的发展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 标签: 上海 旧校场 年画
  • 简介:陈化成殉国后,上海陈公祠建成,香火不断,每年均有祀典,地方士绅例行祭拜。陈公祠成为上海民众活动的“场域”之一,感化着上海地方官员与民众,同时感召着经元善、王韬等文人士绅。陈化成从殉国将领到城市之神,从上海到中国,由海内及海外。他被百姓口耳相传,被文人吟咏歌颂,被书籍反复记载。本文主叙述陈化成战死后,被纪念、歌颂、神化的过程以及陈公祠建立对上海地方信仰、区域社会的影响。

  • 标签: 上海 陈化成 陈公祠
  • 简介:方志是近20年兴起的文化设施.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范畴。2006年《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建设方志更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举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已建成省、市、县三级志140多个,还有很多省、市方志在建或在争取立项之中。①不过目前各界并未对方志的定位、功能、组织、运作等形成较为清晰、合理、统一的认识。笔者通过对昔日成都市立通俗(民众)教育的考察发现,民众教育的宗旨、组织、运作等对今日的方志建设或有一定借鉴意义。一、从成都市立民众教育谈起

  • 标签: 民众教育馆 方志馆 历史启示 民国时期 地方文化 《地方志工作条例》
  • 简介:1912-1915年间,上海发生了一系列庙产纠纷案。这些庙产纠纷中,虽然有群体性暴力事件,但司法诉讼案件占据绝对多数。从争讼的主体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普通乡民与社团的争讼,二是僧人与官厅的争讼,三是僧人与社团的争讼。这些庙产纠纷既是经济利益的激烈争夺,又是新旧观念的严重对抗,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庙产兴学运动的持续发展是其经济原因,禁止迷信运动的迅速蔓延是其文化原因,庙产管理政策的不断变化是其政治原因,宗教社团的空前活跃是其社会原因。

  • 标签: 辛亥革命 庙产纠纷 社会转型 上海
  • 简介:2006年9月,《红寺堡开发区志》出版后,由于机构改革,红寺堡开发区档案史志被撤销。2012年11月,红寺堡区档案史志再次成立。由于工作人员少;设备配备不到位,工作一直无法正常开展。

  • 标签: 红寺堡开发区 设备配备 史志 档案 机构改革 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