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晚清继李鸿章之后最重要、成效最卓著的洋务首领,张之洞通过多种途径聘请了众多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军事、文化知识的外籍人员,进入其创办的实业、教育、军事等各领域,担任着各项事业的筹建、生产指导与人才培养的工作.他还在总结前人引进人才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聘用与监督机制,较好地消除了洋揽权的现象.因此,其幕府中的洋大多都能恪尽职守,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张之洞的功业,也使其经营的事业显现出更多的先进性和时代特色.

  • 标签: 张之洞 洋员 幕府
  • 简介:我从钟祥县委书记调省委当巡视,是1931年7月上旬。这时正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失败之后,又集结大量兵力准备进行第四次围剿。敌人为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改变其策略,倾全力先进攻鄂豫皖,再进攻湘鄂西,两处得手后,即回师南下。红四方面军机动灵活,为保存实力,主动撤离鄂豫皖苏区,挥师北上。敌人在肆意践踏鄂豫皖苏区后,又扑向湘鄂西苏区,企图消灭湘鄂西红军。在这紧急关头,各革命力量理应同仇敌汽,精诚团结,以对付敌人。可是事实恰恰相反,王明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夏项却借抓住被俘人员张钩侯离间我军的假供词,假称:他与我天汉军事部长杨成茂密谋暴动,不作调查研究,就在革命队伍内大搞残酷斗争,

  • 标签: 巡视员 湘鄂西 鄂豫皖苏区 蒋介石 国民党 敌人
  • 简介:本文依据一些"一史馆"及"省档案馆"新发现的档案,对清陵寝役制度作了剖析,并从役数量的多寡、官员级别的差异及守陵人在不同时期的待遇等变化中,阐述了清陵寝役制度的实质.

  • 标签: 陵寝 员役 清关外三陵 清东陵 清西陵 官员诠选等
  • 简介:,在古代社会名称很多,也简称吏。但就职务而言,主要指古代政府机构中办理文书之类事务的公务人员,甚至包括一部分低级职官。吏的数量远大于官员,并且起着'官民交接之枢纽'的作用,为封建官僚政治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古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阶层和政治群体。

  • 标签: 吏员 古代社会 公务人员 令史 政府机构 封建官僚
  • 简介:毁誉一身甘自休,丰碑坛下敬低头。仰听卫星鸣大宇,老来何幸颂宏图。写这首诗的人名叫袁殊,诗成于人造卫星上天的1971年,当时他正受潘汉年冤案牵连在湖北劳改农场“改造”。在这首题名为《寄诸儿》的诗作里,他向儿孙回顾了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即赴国难走上艰途,直至为服从情报工作需要,几次不惜毁誉打入敌巢,当过国民党军统、中统特务,加入过青、洪帮,还扮演过“汉奸”角色的奇特人生。他在中共的情报战线上屡建奇功,获取过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情报,并为此几经生死磨难。然而和别的功臣、英雄人物截然不同的是,他的功绩却鲜为人知。现在,应该是还历史真面目的时候了。左翼文化人翻开《新文学史料》、《左联词典》和《中

  • 标签: 潘汉年 情报员 情报工作 党组织 报告文学 汪伪政府
  • 简介:新疆是清朝政府发遣"废"的重要地区之一."废"中的不少人在新疆"效力赎罪"期间,作了许多有益于边防建设、发展生产和繁荣文化的事.但是,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过去史界对其从事的活动研究不多.本文正是为了弥补清史或新疆史研究中的这一缺憾而作.

  • 标签: 清代 废员 新疆 效力赎罪
  • 简介:日前刚刚结束的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提出:动员全省史志工作者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质量为中心,以续志为重点,以精品为目标,努力打好续志攻坚战,为实现我省地方史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 标签: 《河洛史志》 地方志 文献资料 质量意识
  • 简介:续志要改革创新,要提高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贡献,这是新世纪地方志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目前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 标签: 地方志 编撰人员 素质能力 “三个代表” 精品意识
  • 简介:陈独秀从青年开始,即投身改造中国的革命运动,先是参加反清的辛亥革命,接着反袁世凯的专制复辟,继而创建中国共产党。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他一生东奔西走,浪迹天涯。家庭的亲缘极难相聚相欢,更谈不上顾及其亲人的生养死葬。陈独秀的生父去世,他才一岁多,不懂人事;他的母亲查氏逝世,他正在东北,等他与兄长孟吉赶回安庆,母亲已是“长已矣”,早已入土,未能得见一面;他的嗣父陈衍庶病死时,他正逃亡在外。

  • 标签: 陈独秀 反清 逝世 革命运动 蒋介石 袁世凯
  • 简介:在一个春意融融的午后,我们如约拜访了一位老人。他13岁在河南参加红军,15岁在西安被邓颖超挑选到重庆“周公馆”担任周恩来的警卫,19岁以后赴前线,身经百战,屡建战功。解放以后,他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官虽当的不大,但对党对人民的一片赤心永不改变。尽管他和敬爱的周总理天各一方,但数十年间,彼此结下的革命友谊却有增无减。他就是现住在河南省南阳市干休所的军队离休干部曹显亭老人。至今,谈起那战火纷飞的年月和在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的一幕幕难忘的情景,老人仍充满了深深的怀念。烧牛棚为解心头恨放牛娃报名当红军  1924年冬季的一天,河南省泌阳县上曹村一个贫雇农家中,一个瘦小的男婴呱呱坠地了,这个男婴就是曹显亭。显亭出生时,已有3个哥哥,在他儿时的印象中,家里真是穷得抖抖掉渣儿,大冷天,兄弟4个只有一条破棉裤,谁要出门讨饭谁穿上,其他3个兄弟只能偎在一堆草窝里取暖。显亭9岁那年,春旱夏涝,地里收成极少,但家里仅有的几亩租地仍得像丰年一样给地主缴租。曹家缴不足租,父母只好强忍泪水把瘦骨伶仃的显亭送到地主家放牛抵债,而后带上几个大一些的孩子出外逃荒要饭。小小年纪的显亭来到地主家,地主的心又黑又狠,家里大大小小共十...

  • 标签: 亲自周恩来 周恩来挑选 挑选警卫员
  • 简介:宋代阆中陈氏父子是吾蜀历史上的名人,其父位居清要,其子出将入相,可算有宋一代的能(萧望之称张敞为"能吏",许子将谓曹操为"能臣",刘备评向宠为"能").虽然蜀人未必尽知,但是为之立传.他们的言行举措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值得我们文史工作者研讨.对于陈氏父子的家教、治学、处世,笔者曾有短稿论及,现在根据史籍记载,着重研究他们担任地方官员时的为政言行,以此探讨宋代能对地方开发的重视和措施,作为今日研究文史"古为今用"的借鉴.事实胜于雄辩.摆出事实,自然能够据事判断,明白道理.所以笔者采用抄书点评,即事说理之法,以求节省笔墨,避免空谈.

  • 标签: 陈省华 宋朝 地方开发 陈尧叟
  • 简介:马通先生的新著《丝绸之路上的穆斯林文化》已经付梓,作为先生的弟子,欣喜之余,不禁为先生笔耕不辍之精神所感动。三年求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又浮现于眼前。借此之际,聊作小文,祝贺先生。当然,为先生撰文的人很多,我只想写写我眼中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研究的奠基人”——马通先生。为此,我拾起珍藏在记忆中的几枚贝壳,串起了以下文字。

  • 标签: 中国 伊斯兰教派 门宦制度 马通 宗教信仰 治学风格
  • 简介:刘正宗,1938年4月出生于肥东县湖滨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6年1月入伍,1960年4月入党。历任战士,文书,见习书记,群工科副科长,总参动员部参谋、副处长、办公室主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省人大常委等职,并兼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 标签: 安徽省军区 原副司令员 刘正宗 军事家
  • 简介:应该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建国以来50年的发展。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过去史学的发展。要科学地看待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价值,它是唯物史观的基石。不同学术思想的学者应该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开展百家争鸣;研究方法应该多样化。马克思主义史学要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大师级的史学家一定会在21世纪出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史学 实证研究 学术批评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唯物史观
  • 简介:1980年6月,国民党对日特工人员何崇校先生据自己的亲历,发表了《蒋帮招降日伪华南海军司令甘志远经过》一文,很有价值。但何氏与甘氏接触并不多,所以此文对甘氏的此前及此后的情况并不大了解。从1941-1950年,甘氏拥有一支势力不小的海上部队,在广东以港澳为中心的沿海岛屿地区活动,从事走私、贩卖毒品及情报等活动。他以曾留学日本的无线电子电台专家的身份,一方面为日本海军效力另一方面也为国民党对日情报机构工作。

  • 标签: 日本侵华 司令 华南 日伪 广东 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