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近来,有不少人询问先生提倡的生产劳动教育和我们所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什么区别.也有人认为先生所提倡的"生产教育"和我们今天的"勤工俭学"没有多大区别.我在这个问题方面,发表些意见,供大家评价先生的学术思想时做个参考.先生开始提倡生产教育大约在1927年左右.他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文中:"活的乡村教育,教人生利.他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农民自立、自治、自卫.他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国,村民都变成快乐的活神仙."大家都知道当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正在以大无畏的精神单独

  • 标签: 生产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克思主义 劳动教育 陶行知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正>先生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也是位爱国主义.他毕生致力于农村教育和普及教育的事业,数年如日地辛勤劳动着,这种苦干实干的精神,的确令人钦仰!可惜用以指导先生思想的理论基础,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实用主义,这就使他的教育思想和无产阶级教育思想始终保持着定的距离.为了对先生教育思想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有必要先简略地谈谈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这三大主张是导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 标签: 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 教学做合一 普及教育 教育方法 陶行知
  • 简介:<正>凡是对先生熟悉的人、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或间接了解他的活动的人,大多数是敬佩他的.我过去也是极其崇拜他的人,现在仍是很尊敬他的.但今天我们批判他的学说和尊敬他个人是两回事,应该分别开来看.我们今天批判他的学说,为的是他的学说曾给了我们很大的影响.到今天,他的学说对我们还有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是好的,还是有害的呢?可以,有害的远远超过了好的.当然,先生为人态度方面优点很多,如:同情革命,爱护进步分子,尊重劳苦大众,热爱民族国家.又如艰苦朴素,牺牲自己,以

  • 标签: 陶行知 教育系 实用主义教育 教育学说 杜威 民族国家
  • 简介:人民教育,原名文浚。26岁,由于受明代理学家“知行合”学说的影响,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知行”。后来,他发明了学做合教育方法,又把“做”规定为“在劳力上劳心”。这就很自然地相信“之始,

  • 标签: 陶行知 “知行合一” 教育方法 教育家 名字 自然
  • 简介:的思想能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进步。他原名文濬,后来赞成“知行合”的命题,改名知行。以后又认识到实践应在认识之前,“之始,之成”,又改名。他原来赞成实用主义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后来在实践中纠正了他原来的认识,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他自己身体力行,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同大家

  • 标签: 社会即学校 知行 教学做合一 教育思想 教育家杜威 教育即生活
  • 简介:与胡适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他俩不但同乡、同龄,而且都是美国著名教育杜威的得意门生。他们的教育思想有共同之点,亦有相异之处。如在教育理论上,他俩都师承杜威,但取弃有异;在普及教育方面,都积极提倡,但观点分歧。可贵的是在提倡白话文和开放高校女禁方面,他们的观点竟是如此致。

  • 标签: 陶行知 胡适 杜威 教育思想
  • 简介:<正>我今天的发言是代表赵杰、张蕙、张文选、刘美娟、王顺禧五位同志和我自己,发表我们对先生教育思想评价的意见.我们认为先生是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人物.是中国资严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伟大的人民教育".他对中国教育界有很大影响.评价先生教育思想,在目前开展教育思想上的两条道路的斗争具有很大意义.在党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的教育下,我们勇敢地参加了这次讨论.我们都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战线上的新战士,意见不成熟,认识很浮浅,很可能有错误,请同志们批评.

  • 标签: 陶行知教育思想 民主教育 社会主义 教学做合一 历史人物 政治态度
  • 简介:,是位受人敬仰的人民教育,又是位伟大的爱国者。为了发动华侨并广泛联合国际进步人士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战争,1936年9月,他自筹经费辗转香港、比利时、法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控诉日本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以求得道义、人员和经费上的支持与帮助。1937年7月30日,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

  • 标签: 陶行知 白求恩 抗日民族战争 中国人民 自筹经费 人民教育家
  • 简介:的名气,逾出了他的专业圈。提起,连教育界以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有名的教育,因为他选了条非常崎岖的路,披荆斩棘,踽踽独行。因此,在同时代知识分子中,"另类"的标记很明显。自然,他的人生价值也恰恰在于此。他为此奋斗,为此赴死。

  • 标签: 陶行知 民主教育 国民党 新华日报 中国民主同盟 政治协商会议
  • 简介:郭沫若与同是中国文化界、教育界的名人,是在争取民族解放、民主斗争中,患难与共、并肩战斗的战士,更是相互关心、志同道合的挚友。他们的相识、相知和相交,是从30年代下半叶开始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参加抗战。不久,在国外从事国...

  • 标签: 陶行知 郭沫若 育才学校 国民党 李公朴 民主运动
  • 简介:两年前,笔者受民盟贵州省委托咐,为民盟贵阳市委主办在小河开发区的中学和民盟安顺市委主办的中学,撰写生平事迹,借以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我从大量史料中证实是伟大的人民教育,这早为人熟知,同时还发现是杰出的民间

  • 标签: 白求恩 陶行知 贵州 教育家 民间外交家
  • 简介:春节期间,不少人计划外出旅游,这时候不管是个人还是家庭,需要有保障意识。出门在外,风险增大,买份合适的旅游保险,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所以,保险专家提醒市民,出门前应该根据自己的出游情况选择适宜险必要的。

  • 标签: 春节期间 出游 险种 旅游保险 最低限度 风险
  • 简介:伟大的人民教育先生生重视教育,倡导读活书。他在《怎样选书》中对选书、读书和用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干个动作又干了个动作的力量;

  • 标签: 陶行知 选书 读书 人民教育家 动作
  • 简介:2010年春的次会议上,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书记、主任丁旭初在评价无锡高等师范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时讲到,陈之芥校长是“教育办学的典范”。确实在他30年的教育管理生涯、特别是任校长以来的办学过程中,“教育办学”直是他不懈的追求,教育型校长直是他的职业理想。

  • 标签: 办学过程 教育家 校长 高等师范学校 领导班子成员 2010年
  • 简介:自2003年9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时提出“要有流的学校,就要有流的教师队伍,有批出色的教育

  • 标签: 教育家 教育主张 路径 应然 成长 契合
  • 简介:教育》杂志由光明日报社主管,光明日报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作为国家级期刊,《教育》以前沿、专业、深度和实用的办刊风格,见证教育变革,参与教育改革,引导教育风向。教育影响和改变着教育进程,杂志围绕'教育'这一时代教育热词,全面、深入解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成长规律与必备素养,立足国内外教育前沿,倾听睿智的改革声音,记录时代的教育智慧,讲述打动人心的教育故事,为当代教育群体的成长鼓与呼。

  • 标签: 教育家杂志 杂志邀 稿函
  • 简介:回家了1947年5月,中共上海局青年组组长朱语今派我由上海回到武汉,利用家庭社会关系开展地下活动。我父亲童璋当时是湖北省银行经济研究室主任,全家住在汉口保华街保元里9号楼上,是银行职工宿舍。父母和五个孩子,共有七口人。我是老大,1921年生于北京。恩施高中(湖北七高)毕业后,1942年暑期考取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当时父亲在湖北农业改进所工作,养活祖父母、夫妻二人和五个孩子,生活非常艰苦。

  • 标签: 湖北省银行 国文系 保元 地下活动 大学师范学院 新湖北日报
  • 简介:<正>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生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卒于清朝康熙十四年(1675),原籍直隶容城县,后改入河南辉县籍。十七岁中举,屡经会试不第。明清两代,朝廷多次征聘他为官,他都予以拒绝,而以讲学著述终其生。因长期在辉县夏峰村开堂讲学,故有“夏峰先生”之称,其文集也以《夏峰集》命名。他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教育。当时讲学活动最盛的有三大支。在东南,黄宗羲在浙东证人书院讲学;在西北,李颙在关中书院讲学;在中原,孙奇逢在苏门山百泉书院讲学。孙奇逢、黄宗羲、李顒被学人尊为清初“三大儒”,而其中又以孙奇逢的辈份最高,声名最大。他还是位气节奇伟之士,曾经勇敢地参加反对魏忠贤阉党和抵抗清军侵扰的斗争,因此获有“始于豪杰,终以圣贤”的美誉。梁启超曾经这样称赞孙奇逢:“他是位有肝胆,有气骨,有才略的人。晚年加以学养,越发形成他的人格的尊严,所以感化力极大,屹然成为北学重镇。”对于孙奇逢的学术思想笔者曾撰有论文,这里仅着重对他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作初步探讨。

  • 标签: 孙奇逢 明清之际 黄宗羲 学术思想 东林书院 百泉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