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江苏省志·文化艺术志》是专记江苏文化艺术事业的历史与现状的专业志,文艺集成志书是由文化部会同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的有关文艺协会先后联合编纂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等10部集成,是志书的总称。省文艺志和文艺集成志书同为专志,有许多相同之处。首先,它们同具志书存史、育人的功能,同具志书科学性、

  • 标签: 文艺 异同辨析 扬剧 专志 江苏民间舞蹈 综合性与专业性
  • 简介:普定虽说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县,但在解放以前,她就有自己的相当深厚的文艺传统。我出生在号营,记得儿时每当“过年”(春节),这个小小的山村就活跃起来,自发地举行一次现在看来可称名符其实的“民间艺术节”。首先是白天“跳地戏”,其次是晚上“玩花灯”。这“地戏”是远古与祭神和巫术结合在一起的戏剧的罕见的遗存,具有人类学、文化学上的重要价值,但同时又和明代派镇贵州的军队中的娱乐有密切联系。

  • 标签: 花灯 遗存 “过年” 远古 自发 故乡
  • 简介:75年前的春天,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是为了化解当时延安文艺界内部团结问题,以及文艺队伍与军政队伍的矛盾对立情绪,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毛泽东、凯丰个人名义,邀约延安文艺界一百余位知名人

  • 标签: 再解析 历史精神 延安文艺座谈会历史
  • 简介:本文以魏初刘劭所著《人物志》中品评人物的标准,与魏晋思潮中“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的思想作一评比,以探讨《人物志》中审美标准对魏晋思潮的启发与影响。

  • 标签: 五行 建安风骨 才性论 正始玄风
  • 简介:保守主义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与此相同的是保守主义研究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近现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术界关于中国近现代保守主义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此外,还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脉络中保守主义的形成时间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形成了三种比较合理的说法,同时,学界还研究了中国近现代保守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国近现代保守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激进主义、民族主义等其他思潮之间的关系也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如何正确评价保守主义则成为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议题。

  • 标签: 保守主义 思潮 述评
  • 简介:我于散文艺术,本未深研,平生教学,偶有触发,试述所闻,聊在就教于读者。一、从古代散文特点谈散文用以尽意之艺术欲言散文之艺术,必先讲明散文之特点。古代散文中有艺术性的,也有实用性的;实用性的文章中“也应该能产生美感”(朱光潜语)。但既讲艺术,当然要以“艺术性散文”为主要对象来谈;两者混在一起,就永远无法谈清。

  • 标签: 古代 散文艺术 艺术手法 意境 白描手法
  • 简介:在延安整风和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前,延安的文化艺术曾经繁荣一时。其表现之一,就是各色文艺社团组织活跃在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之中,为延安抗战文艺的繁荣、自由创作的开展、艺术水准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整风和《讲话》之后,原有的文艺社团组织,大部分消失了。

  • 标签: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社团组织 兴衰 延安整风 文化艺术 文化环境
  • 简介: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共同构成了“新史学”思潮的开端。《中国史叙论》表现为“建设”大于“批判”;《新史学》表现为“批判”大于“建设”。两者都以建设中国的新史学为共同目标。“新史学”思潮涵盖了许多不同政治取向、却都看重史学的社会功能并且要求改变旧史学面貌的多数进步学人。“新史学”思潮以批判旧史学为特征,但是其构建“新史学”理论体系的努力和撰述新型中国通史的尝试等学术建树,亦不应被忽视。

  • 标签: 新史学 “新史学”思潮 梁启超
  • 简介:近二十年来,三民主义思潮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新旧三民主义之辨等方面的研究,孙中山逝世后三民主义的流变,包括邓演达三民主义、戴季陶主义、汪精卫三民主义、蒋介石三民主义等各种三民主义形态的研究,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等其他社会思潮关系的研究,皆取得了不少新研究成果,将三民主义研究推进到一个新发展阶段。

  • 标签: 三民主义 孙中山 思潮 述要
  • 简介:关于东汉名节思潮问题,前人已多有论述,但由于以往忌讳甚多,所论一般都比较简略,往往只是轻轻几笔代过而已。其实,讲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东汉名节思潮倒是一个重要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打算对东汉名节思潮的特征及其成因略加论述,抛砖引玉,以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一东汉名节思潮的特征翻开二十五史,对照比勘,就会发现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各个朝代都有一批志士仁人、忠臣孝子、贤达特行、良吏烈女,垂名青史,流芳万世。但是几乎没有其它任何一个朝代在注重名誉气节

  • 标签: 忠臣孝子 汉记 郑众 祭遵 孔褒 范书
  • 简介:坊间提到“新年”,往往指春节,“过年”亦即“过春节”。2018年的农历戊戌年到来之际,人们自然又谈起了过年。笔者多年在河北省直文艺界工作,结识了不少省内外文艺界名家,年节将至,通过不同的采访形式,听他们讲过年故事,叙亲情,谈友情,忙工作……桩桩件件令人感动,而在这些“故事”中,又无不打上时代烙印,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获知了文艺圈的不少“内幕”……

  • 标签: “过年” 文艺界 故事 名家 采访形式 时代烙印
  • 简介:<正>常安,叶赫纳拉氏,字履坦,满洲镶红旗人。据《奉天通志·人物志》、《八旗通志·艺文志》、《八旗文经·作者考》《雪桥诗话》等著作记载可知,常安为康熙癸酉年举人,任山西巡抚椽史,不久又提拔为理事通知。雍正初年,他转任山西济宁道,后累迁贵州布政使、江西巡抚,补盛京兵部侍郎,转刑部侍郎,出任漕运总督,乾隆年间官至浙江巡抚;一生为官,转任多处。常安著作颇多,主要的有《受宜堂集》、《受宜堂驻淮集》、《廿二史文钞》、《古文披金》、《澄观楼倡和诗》、《明史评》、《从祀名贤传》、《箕踞冷语》、《遁甲吾学编》、《受宜堂居宦说》

  • 标签: 澄观 文艺理论 倡和 侍郎 文钞 穷而后工
  • 简介:<正>1989年底,蒙古成立了文化部和科学院直属的文艺科研所,科研所下设四个科研室、文化方法室,集中了一批年轻专家。这个科研所的工作任务旨在联合国内文艺研究家的力量并在国际上扩大蒙古学家的合作。科研所重视研究、统计和保护蒙古的文化遗产。着手恢复和发展民族博物馆、电影、造型艺术、民间音乐、舞蹈和其它形式的表演。计划同国外的文

  • 标签: 科研所 蒙古学 文化方法 文化遗产 造型艺术 民间音乐
  • 简介:《新疆通志》编纂方案(修订稿)确定将文艺篇从《新疆通志·文化志》中分离出来,独立编修《文艺志》,这是突出民族特点、地方特点极为得体的设计。新疆是丝绸古道必经之地,曾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荟萃之所。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环境、产生了丰富多采,别具一格的文学艺术。由于历代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岐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也一直受到岐视、冷遇和摧残。在旧的方志中,对新疆民族地区文学艺术的记载十分简略。《新疆图志》的艺文类,也只收录了两种少数民族作

  • 标签: 新疆通志 新疆图志 新疆民族 民族特点 文化交流 历史环境
  • 简介:文艺新报》与《罢委会通讯》  联大自1944年纪念“五四”的活动以后,诸家壁报先成立了壁报协会,《文艺》、《耕耘》、《生活》3家壁报当选为报协常委。秋季开学后又组织了更广泛的壁报联合会,和各系系会一起酝酿并进行学生自治会改选。新成立的学生自治会为进步力量所掌握,齐亮、陈定侯、程法当选为常务理事,张源潜、王楫也先后当选为理事。学生自治会有时单独、有时联合云南大学等校及其他团体,对时政问题发表宣言,表明立场和态度;有时还组织学生参加全市性的游行,如1944年的护国纪念游行,1945年的“五四”纪念游行。《文艺》壁报已有两年的历史,在联大校园内有广泛的影响。社员的作品,不仅发表在自办的壁报上,还

  • 标签: 西南联大 毛泽东文艺思想 学生自治会 李广田 闻一多 《通讯》
  • 简介:从《文艺》壁报到文艺社西南联大在昆明成立之初,就诞生了群众组织和校园文化活动,出壁报就是一种基本的活动形式。1938年秋成立的群社,除主办文艺专题讲座外,还出版综合性的壁报《群声》。冬青文艺社是从群社的文艺小组发展而成的,后来成为联大文艺团体中的老大...

  • 标签: 西南联大 文艺晚会 壁报 闻一多 李广田 新文艺
  • 简介:西藏自治区一直是一个出文化精品的地方,也是一个能够酝酿和创造文化精品品工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精品是文化的精髓,它能够反映时代的精神,引导和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团结并鼓舞人民创造新的生活。

  • 标签: 文化精品 文艺 西藏自治区
  • 简介:唐宋之际,儒、释、道三教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三教合一'发展为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在这一融合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三教都具有一种共同的思想倾向,即将外在的修养转向内在的修养,以至在'修心'问题上达到大体一致的认识。所谓'外在的修养',即注重于修身处世的行为规

  • 标签: 三教合一 思想倾向 修心 内丹派 外丹派 符水
  • 简介:最近一篇关于商战思潮的新论认为,郑观应的商战思想重视的是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内的竞争,《辞海》中“商战”词条的解说违背了近代“商战”思潮的原意;而汪廉年的《商战论》仅有商战之名而无商战之实,以此来为解说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尽管新异但有失偏颇。西方拟就“商战”思潮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它的原意以及郑观应“商战”思想的主旨等问题作一简要论述,说明尽管郑观应的商战思想已经顾具特色、颇有体系,但是如果要理解“商战”思潮的本意。应该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郑观应的商战思潮以反整个商战思潮进行整体、全面地把握。

  • 标签: 近代 中国 商战思潮 郑观应 商业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