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1-01
  • 简介:[39]指出郑观应的经济思想,郑观应及时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郑观应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提出了

  • 标签: 应研究 研究综述 郑观应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1-16
  • 简介:[15]认为郑观应的政治思想,作者指出郑观应的思想代表着自19世纪60年代以后到戊戌变法以前改良主义的思想,[5]    二、郑观应生平与思想的综合研究  1957年发表的王炳义的《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6]和1958年发表的王永康的《郑观应其人及其思想》

  • 标签: 应研究 研究综述 郑观应
  • 简介:妇女观是郑氏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妇女观是解放的,包括妇女身体解放、精神解放和人格的解放诸方面,具有积极而伟大的意义;同时,其妇女观也有保守的一面,具有消极影响。

  • 标签: 妇女观 解放 保守 矛盾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5-18
  • 简介:[39]指出郑观应的经济思想,郑观应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提出了,郑观应及时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

  • 标签: 应研究 研究综述 郑观应
  • 简介:郑观应是晚清著名实业家和维新思想家。早年为洋行买办,后以所学“商战”经验积极倡办实业。在长期的实业、政界生涯中,注重了解中外形势,对比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忧心国家和民族命运,致力于探讨国家富强之策,写下以《盛世危言》为代表的一系列著名篇章,对晚清吏治腐败进行了揭露与抨击。

  • 标签: 吏治腐败 郑观应 晚清 先进思想文化 《盛世危言》 国家富强
  • 简介:郑观应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实业家和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先驱。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女子教育思想占有重要地位。郑观应在女子教育目的观的认识上表现出从"佐子相夫"到"执业以自养"变化;在教育内容的论述上呈现出中体西用的特点;而在教育制度上则透显出强烈要求规范化的主张。

  • 标签: 女子教育 教育目的观 教育内容观 教育制度观
  • 简介: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教育价值论,是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家,对于现实中处于大变动和大发展过程的教育价值关系的观念反映体系。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需求,在这里被折射为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方针和教育价值评价之间的冲突。郑观应(1842—1922)作为19世纪60年代崭露头角的新兴

  • 标签: 郑观应 教育思想家 教育价值取向 阶级利益 近代教育 教育目的
  • 简介:19世纪下半叶,随着我国东部沿海边患加剧,边塞诗创作重心逐渐转向万里海疆,当时不少诗人投身海疆边塞诗创作,郑观应是其中重要的一位。由于郑观应首先是启蒙思想家,又是实业家,故其诗歌成就向未受到世人重视。郑观应以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的海疆边塞诗反映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深沉的忧愤意识和迫切的变法要求,为当时诗坛增加了光彩,值得关注和研究。

  • 标签: 郑观应 边塞诗 中法战争 海疆 彭玉麟 中日甲午战争
  • 简介:面对近代中国“群雄环伺,祸变靡常”的局面,郑观应认为教育是富强救国的根本大计。他以天人观、道器观为基础,用诗性的笔触,阐发了自己的教育哲学。他主张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构建中国的新教育体系,尽快实现近代教育的蜕变与超越,为民族的复兴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他的诗性教育哲学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提供了助推力。

  • 标签: 郑观应 教育哲学 中国教育现代化
  • 简介:在中国近代思想家中,郑观应有着独特的商业资本家身份。他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从政治、经济、教育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其教育思想百年之后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郑观应 商人 《盛世危言》 教育思想
  • 简介:郑观应(1842~1922),清代教育家,思想家。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人。1858年到上海学商,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同时自己经营贸易。1880年后历任上海织布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汉阳铁厂总办,粤汉铁路总办等职。

  • 标签: 近代女子教育 郑观应 中国 轮船招商局 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
  • 简介:在中国近代思想家中,郑观应以其出众的工商业经营实绩、卓有远见而完整的维新思想体系,成为推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一名最优秀的旗手,为近代中国走向富国强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郑观应一生著述颇丰,150万字的《郑观应集》为我们展现了这位思想家从爱国的封建知识分子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先驱的心路和远大的政治思想。在其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盛世危言》中,郑观应在探讨当时中国社会各专题解决方案的同时,

  • 标签: 郑观应 海关管理思想 《盛世危言》
  • 简介: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启迪心智、唤醒国人。无论光绪、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还是孙中山、毛泽东,都被这本书打动、激励过。其中孙中山与郑观应为同乡,在思想上视郑观应为名师。

  • 标签: 郑观应 探索者 近代 《盛世危言》 孙中山 李鸿章
  • 简介:人教社2007年版《历史》必修2第42页“学思之窗”引用材料:“晚清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他说:‘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并附有思考题:“思考: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 标签: 郑观应 材料 言论 维新思想家 2007年 洋务运动
  • 简介: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早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和企业家,其经济思想颇为丰富,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征。第一,政治功利。郑观应身为近代企业家,他经营企业的主要目的不是谋求个人经济利益,而是将振兴工商、富强国家以与泰西各国争强竞胜置诸首位。第二,借鉴创新。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是对列强的学习和模仿,郑观应的经济思想始终结合中国实情,择取各国优势,有针对性的引进创新,甲午战后则更注意对日本经验的吸纳;同时他又以弱小国家的反面教训为中国的镜戒。郑观应经济思想的特点反映了近代早期中国社会的过渡特质

  • 标签: 经济思想 特点 郑观应 政治功利 借鉴创新